河南西峽:小香菇“三級跳” 育出百億大産業——伏牛山看新變
地處伏牛山區的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是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唯一的“天窗縣”——被眾多貧困縣“包圍”的非貧縣。而幫助這個縣打開貧困“天窗”的“金鑰匙”之一便是小香菇。
從全國最大的標準化生産基地到全國最大的交易基地,再到全國最大的出口和深加工基地,西峽香菇“三級跳”,不僅讓這個山區縣跳出貧困,跳出生態之困,而且培育出百億級大産業,從而與世界緊緊相連。
20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深山的西峽縣還是河南貧困的山區縣之一。為擺脫貧困,西峽縣抓住“南菇北移”機會,大力培育香菇産業。“1982年到1997年,西峽縣成為全國最大的椴木香菇生産基地,但也走了不少彎路。”西峽縣菇農多達5萬戶、近20萬人,許多從業者至今還記得,椴木香菇以整段樹榦為培基,“樹木越砍越少,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
形勢倒逼香菇必須“起跳”。面對剛上規模就遭遇的嚴峻生態之困,1997年至2015年,西峽縣一邊探索禁伐,從林木資源豐富地區外調菌材;一邊號召全縣菇農轉産基質利用效率和科技含量更高的袋裝香菇,並將産業鏈從種植向附加值更高的交易環節延伸。
一批“菇農”變身“菇商”,西峽縣培育出全國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場。進入全國最大香菇交易市場所在的雙龍鎮,香菇元素和香氣撲面而來。在該鎮僅千余人的雙龍村,香菇交易門店就多達400家,常駐外地客商300余人,常年從事香菇加工、分級、購銷的人員5000余人,市場年交易幹菇360萬公斤,交易額超過14億元。
種植技術的提升和産業升級,讓西峽香菇産業的“標準化”突飛猛進。2015年,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産率超過98%,這也為西峽香菇“跳向”深加工和海外打下了堅實基礎。
標準化最大的優勢是讓産品質優可控。在西峽縣河南伏牛山百菌園的企業園區內,4座共佔地1.6萬平方米的標準化智慧溫控大棚正在繁忙出菇,不遠處還分佈著菌棒、菌種以及香菇加工車間,每年有800萬袋菌棒從這裡源源不斷運向周邊鄉鎮。而在園區倉庫,加工包裝好的各類香菇食品碼放整齊,等待出海。
“一公斤香菇腐竹在海外可以賣到28美元。”創辦百菌園的晉東亮正是西峽縣較早的“菇商”之一。他從香菇購銷經紀人起家,把自己的銷售網從國內拓展至海外後,返鄉創立了集研發、生産、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百菌園公司,身份也從“香菇販子”變成了企業家。
2016年,晉東亮又在園區創辦電商培訓基地。“現在,基地已經培育了20多家企業淘寶店和200多家個體淘寶店,30家農民個體店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晉東亮説。
如今,像晉東亮這樣從香菇産業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如雨後春筍,成了西峽縣寶貴的人才資源。據統計,截至2019年,西峽縣香菇加工、出口企業已高達300多家,年交易額超過200億元,年創匯超13億美元,15年增加了424倍。
香菇“三級跳”,不僅讓西峽縣跳出貧困,也跳出了綠色發展之困。近年來,為徹底解決香菇菌材的資源消耗,西峽縣大力推廣香菇産業綠色迴圈發展,以果木廢料和菌草生産菌棒,出菇之後,再以廢菌棒生産有機肥還田。2019年,西峽縣森林覆蓋率恢復至80.3%,居河南省前列。
西峽縣委書記周華鋒説,西峽香菇從“靠山吃山”起步,在“守護青山”轉机型,實現“買全國、賣全球”跳躍發展的核心就是解決好産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係。
如今,西峽香菇“三級跳”仍在伏牛深山繼續深化。據介紹,為改變以貼牌出口為主的局面,打造西峽香菇國際影響力,今年元旦,全國首列縣級農産品出口專列——“西峽香菇鐵海快線(中歐)專列”駛向歐洲;志在深度開發國際市場的“西峽香菇集團”組建工作提上日程;而以香菇為特色的河南省農科院西峽分院也將於明年投入使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