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紀念九一八事變89週年 以強國心態回顧歷史

2020-09-18 16:05:00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字號

  中東鐵路滿洲裏站。(來源:中國軍網)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黃子娟、莫仕偉)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悍然炸毀南滿鐵路鐵軌、炮轟北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無論歲月如何更疊,無論時光如何流轉,一句“勿忘國恥”依舊會激起我們血脈中不屈的靈魂,一句“振興中華”仍然能喚起我們內心民族的尊嚴。

  那麼,當時日本侵吞東三省的歷史背景是什麼?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人民進行了哪些抗爭?如今我們應該如何回顧這段歷史?針對上述問題,人民網對軍史專家徐焰進行了專訪,他表示,現在要用強國的心態回顧歷史。

  西方列強自顧不暇,日本擇機侵略

  東北地區資源富饒,當年日本狂妄地稱其為本國的“生命線”——日本最大的投資在東北,大量資源也靠東北供應,因此日本對這塊土地覬覦已久。那麼,為什麼日本會選擇在1931年發動事變?徐焰認為,這與當時世界經濟危機的歷史背景有關。

  早在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就侵佔了南滿,之後在其他列強干涉下,清廷以3000萬兩“贖遼費”為代價收回該地。1905年日本對俄戰爭勝利後,又控制了南滿鐵路並留有駐軍。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英國美國自顧不暇,難以干預日本的行動,而日本一方面需要靠東北緩解經濟危機,另一方面其認為英美不會過多干涉。

  徐焰補充道,此外,美國當時持反蘇立場,也希望日本佔領東北後能夠牽制蘇聯。在上述背景下,即便中國要求國際聯盟前來調查,也並不會帶來實際影響,日本則繼續侵佔中國領土。如果説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對中國的領土是“蠶食”,九一八事變後,就成了“鯨吞”。

  東北軍在訓練。(來源:中國軍網)

  帝國主義滲透,東北快速淪陷

  為何日軍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就以極小的代價攻佔了東北?徐焰提到,除了當時中國陷入內戰,蔣介石、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之外,日本之所以輕而易舉侵佔東三省,最大的教訓在於中國對帝國主義的各種滲透、各種侵略沒有防範、沒有抵抗。

  徐焰提到,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一夜之間”南滿各城市就能被日本控制,實際上,從日俄戰爭後,日本就在東北進行了數十年的“經營”。軍事上的“不抵抗”,更是讓其“一夜之間換了天”。

  早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前,東北已經成為日本的“半殖民地”。日本關東軍在東北任意調動,南滿鐵路各處都駐有關東軍。各主要車站及其附近區域的“租界地”,生活著大量日本僑民。房屋是日本式樣,招牌和路標均為日文,治安由日本警察管理,市場上流行日圓、金票。東北各大中城市都建有日本領事館,株式會社、醫院、妓院等到處都是,其主持者多秘密兼有特務、憲兵身份,職員多為關東軍退伍兵。“一夜之間人家換了軍裝馬上佔領你了”,徐焰表示,東北軍不敢抵抗,因為過去東北講武堂畢業生都是日本教官訓練出來的,“見了日本軍隊都畏懼,他們怎麼能抵抗呢?”在這種背景下,東北快速淪陷。

  活動在吉林省敦化縣牛心頂子一帶的抗聯第二路軍一部。(來源:中國軍網)

  以強國心態回顧歷史,凝結民族精神

  東北淪陷後,敵後群眾自發組織起抵抗力量。徐焰提到,1932年初,由地方民間團體、山林隊等組織的東北義勇軍達到將近40萬人。對此,南京政府非但沒有派一兵一卒支援,還于1933年5月同日本簽訂了屈辱的“塘沽協定”,承諾取締關內抗日運動並不支援東北的“反滿抗日”。領導力量孱弱的義勇軍,不到一年便全部解散。

  東北舊式抗日武裝被歷史淘汰後,只有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有高度政治覺悟和嚴密組織的部隊能堅持長年的武裝鬥爭。這支部隊在1936年改名為東北抗日聯軍,並先後建立了11個軍。東北抗日聯軍始終沒有停止在東北土地上的戰鬥,對關內抗戰和蘇聯對日戰備起到重要戰略配合作用。東北抗日聯軍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堅持鬥爭十幾年,並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民族志士。

  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紀念九一八事變?徐焰認為,我們應該用強國的心態回顧歷史,從中凝練出民族精神。

  銘記歷史,方能在滄海橫流中積累出砥礪前行的力量。我們紀念九一八事變、將“十四年抗戰”概念全面寫入各類教材,就是為了更好地還原歷史、紀念歷史、以史為鑒,也是為了更好地珍惜當下,奮勇前行。歷史的硝煙已然散去,現實的威脅卻無時不在。殷鑒不遠,後人當自警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澱進取精神和昂揚鬥志。

[責任編輯:樊繼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