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印證

2020-09-07 13:43: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印證

  福建寧德下黨鄉的山路,見證了一段動人的往事。

  30多年前,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坐車顛簸幾個小時後,冒著酷暑,沿著崎嶇的山間小路,步行2個多小時到達下黨,並現場召開扶貧辦公會,又用了3個小時披荊斬棘走出這片深山。他後來回憶那次下黨之行,用“異常艱苦、異常難忘”來形容。

  那時的寧德,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轄區9個縣中有6個是貧困縣。一邊挨著福州,一邊挨著浙江溫州,都是富庶之地,到寧德這兒卻“短路”了,所以又被稱為東部沿海“黃金斷裂帶”。

  在寧德期間,習近平同志用腳步丈量閩東的山海川島,關心和思考著如何“擺脫貧困”。今天,寧德實現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清零,曾經的“弱鳥”羽翼漸豐,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領跑全省”的良好態勢。

  弱鳥先飛,久久為功。“山高路長用肩挑,半世光陰路上忙。”路,是下黨人苦澀的記憶。這裡的人,世世代代守著難以逾越的大山,也守著無法擺脫的貧困。村裏人回憶,過去的下黨,僅靠峭壁岩石上一條荊棘叢生的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連。從外村嫁過來的姑娘,能愁得直掉眼淚。

  要想振翅高飛,必須在路上下功夫。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下黨之行後沒幾個月,下黨公路動工。1991年1月,進鄉公路建成。此後幾十年,下黨人在絕壁上修道路、在大山中謀發展,埋頭苦幹,滴水穿石。

  王光朝,當年為習近平同志一行挑解暑涼茶的志願者,雖年歲已高,仍幹勁兒十足。2016年,他修繕了老屋、創辦起“幸福茶館”。問及茶館名字淵源,王光朝感慨地説:“幸福下黨,難忘習總。沒有總書記當年來下黨,沒有他牽掛著下黨,下黨的幸福從哪來?下黨人知恩、感恩。”

  如今,下黨路暢、茶香、新房多,這個曾給習近平總書記留下深刻記憶的貧困山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現在“鸞峰橋上沐春風,茶葉香裏説豐年”。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1988年的186元增至2019年的14777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下黨鄉親們回信:“當年‘三進下黨’的場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經過30年的不懈奮鬥,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

  因地制宜,精準發力。赤溪村,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有首歌謠道不盡這裡曾經的無奈:“長天下山溪,日頭照半邊;種薯山豬吃,種豆無糧收;終年砍毛竹,不足換油鹽;野菜加筍幹,難度半年荒。”赤溪之苦,皆因14個自然村散落在大山褶皺裏,土地資源被擠壓到最低限度。村民們一年忙到頭,出不了幾擔穀子。

  圖為下黨新貌,這是從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調研時走過的山路上拍攝的。從昔日不通公路的“窮困之地”,到現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30多年來,下黨的鄉親們不忘總書記囑託,埋頭苦幹、久久為功,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寧德市委宣傳部供圖

  1988年,在閩東九縣深入調研後的習近平同志,重新梳理“山”與“海”的辯證法:要擺脫貧困,就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用現在的話説,就是帶有産業特色的精準扶貧。針對赤溪所在的福鼎市,他曾專門指出: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堅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們的山上就是“銀行”了。

  當地積極響應習近平同志號召,把“挂”在山上的自然村陸續遷至現在行政村所在地,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難題。同時把森林當作“水庫、錢庫、糧庫”,在生態優勢和山地資源上做足文章,使整個村莊變成旅遊景點。2019年,遊客人數達2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000多萬元,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2698元。

  “90後”年輕人杜贏,是土生土長的赤溪人。畢業時,他主動回家鄉創業,從事白茶加工與銷售,並用各種方式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農村已今非昔比,人人大有可為。我們的夢想是,把未來的赤溪打造成‘中國自強第一村’。”杜贏自信滿滿地説。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赤溪村幹部和村民代表視頻連線時深情地説,你們的實踐印證了現在的扶貧方針,就是要精準扶貧。

  調研手記:

  時間是萬物生長的尺度,也丈量著我們邁向全面小康的腳步。

  把寧德脫貧史放在更大的時空坐標中觀之: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弱鳥先飛”,首先解決思想和觀念上的貧困,今天是“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當年倡導“滴水穿石、久久為功”,今天是脫貧攻堅“決不能鬆勁懈怠”;當年推廣“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今天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當年強調“必須有個好支部”,今天是“加強黨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人們不難在時空交錯中完成各種“連線題”。

  春耕夏耘,時節如流。曾為閩東大地指明前進方向的科學力量和智慧光芒,經過時間洗禮和實踐檢驗,催生了“前所未有”的中國扶貧奇跡。你會感慨,你會嘆服,你會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作者:本刊記者 周昭成 柴瀟凡

  製作:張芯蕊

  審核:張利英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