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畔的抗洪搶險“保衛戰”
新安江畔的抗洪搶險“保衛戰”
——安徽黃山抗擊強降雨洪澇災害
光明日報記者 常河 馬榮瑞
6月入梅,至7月10日,黃山全市出現暴雨降水13次。7月6日至8日48小時內,黃山平均降雨量達221.2毫米,雨帶覆蓋域內三區四縣。145個水文站點降水超過100毫米,其中40個站點超過250毫米,153座水庫超汛限——黃山告急!
面對洪澇災害帶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的嚴重威脅,黃山各界正迅速行動起來:新安江畔,徽州故里,一場抗洪搶險保家園的頑強阻擊戰全面打響。
徽州故里暴雨來襲
“今年的洪災,強度大,來勢猛,損失重!”黃山歙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張衛國介紹,歙縣縣城地處揚之河、布射河、富資河、豐樂河匯集處,四條河流在縣城匯合形成練江,過漁梁壩,至浦口注入新安江幹流。
在汛期,發達的水系往往是洪澇災害之源。
7月6日20時至7日8時,揚之河12小時內降雨185.5毫米(臨溪站),布射河12小時內降雨209毫米(黃村站),富資河12小時內降雨197毫米(上豐站),豐樂河12小時內降雨209毫米(篁村站)。
7月7日零時30分起,城區練江漁梁站水位7個小時內上漲了近5米,直至9時24分,達洪峰水位118.31米——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就此形成。
歙縣餐飲、批發、零售、倉儲等行業2883戶商戶受災;3400余臺車輛被水浸泡;水稻、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4.42萬畝。尤為突出的是,練江正源揚之河自7月6日23點起快速上漲,于7日晨5:50洪峰水位達到136.93米,漫溢的洪水流經歙縣經濟開發區,園區內191戶企業和103戶個體工商戶全部進水,造成損失21.6億元。
無獨有偶,在黃山市黃山區,滂沱大雨令太平湖壩前水位於7月7日達到119.38米。恣意肆虐的洪水給當地留下了纍纍傷痕:全區7121人被緊急轉移,1267公頃農作物因災絕收……
此次洪澇災害,黃山市所轄101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影響,54萬群眾先後受災,各類經濟損失接近53億元。在黃山屯溪,屹立世間近500年的鎮海橋被衝垮;在歙縣,2000余名高考學子被迫延期補考。
“有了黨組織就有了主心骨”
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黃山市政府迅速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Ⅱ級應急響應。全市四級幹部4.5萬人次進村入組,845支、近兩萬人的應急搶險小分隊全部投身抗洪搶險一線。
在黃山區太平湖畔龍門鄉,持續暴雨阻斷了龍門村、秀湖村7個村組近千人的出行路,龍門村村委會主任周雲輝帶領黨員全部到崗,當起了“擺渡人”。渡船一個來回6分鐘,一天下來,僅周雲輝一人就擺渡了60多趟,接送了110余人。
在祁門,18個鄉鎮的黨政一把手全部靠前指揮戰鬥,各包保單位派出工作人員全部下沉至鄉鎮、村進行駐點巡查,抗洪搶險小分隊隨時待命。
在休寧,鄉鎮幹部成為抗洪一線的“主心骨”和“頂梁柱”。在積水嚴重的齊雲山鎮東亭村,村書記吳勝群劃著小船往返數十次,把村民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富溪村黨總支書記范雪平在轄區的衛星水庫徹夜值守,監控水情變化。
“有了黨組織,老百姓抗洪搶險就有了主心骨。”防汛期間,范雪平蹚泥踏水,風雨無阻,村民們給他起了個親切的綽號——“泥腿子”書記。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汛情期間,黃山市分批次轉移群眾148700余人。針對防汛搶險與高考日期疊加的特殊情況,黃山市認真研判,抓實抓細高考組織準備工作。除歙縣外,全市6個考點、5046名考生順利按期完成高考。7月9日,歙縣2182名學子順利完成補考,無一因災缺考。
“關鍵時刻,子弟兵來了”
“橫江水位已漫河堤,城區街道出現內澇,駐地某鎮2個村莊出現塌方,上村出現小規模泥石流,情況緊急!”7月7日8時許,火箭軍駐黃某部接到黃山市防汛部門緊急通報。短短10分鐘,救援指揮車、衝鋒舟、皮划艇、救生衣等物資器材準備妥當,100余名官兵編為3個梯隊,分批向受災區域機動挺進。受災地區村民家的積水最深地方有1米多。官兵們用鍬挖、用手刨、用肩扛,以最快速度展開人員搜救、房屋清淤排危、河道疏通疏導。
“關鍵時刻,子弟兵來了!”在休寧縣萬安鎮古樓村,官兵們冒著大雨,在齊腰深的洪水中推著皮划艇,終於將被洪水圍困的李女士解救出來。
7月11日,火箭軍駐黃某部接祁門縣政府、徽州區政府搶險救災支援請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213名官兵兵分兩路赴祁門縣倒湖鄉和徽州區洽舍鄉參與災後重建工作。
高過小腿的淤泥、散發異味的垃圾,給清淤工作帶來極大挑戰。為了更快清走淤泥,官兵們在街道上撿起了鐵板、櫃門,半跪著向前推進。在清理因泥沙堆積引起堵塞的排水系統時,上等兵陳宇聰等人俯下身子,在狹窄的地下涵洞內匍匐掘進。
截至12日,駐黃部隊、武警及民兵等共出動兵力4161人次,車輛、衝鋒舟200余臺次,馳援歙縣、黃山區、休寧、祁門等重點受災區縣開展高考考點保障、群眾轉移、交通疏導、險情排除等工作。其間,官兵們搶通道路55.7公里,架設兩座應急浮橋、搜救轉移群眾近3萬人次,轉運物資60余噸,排除險情32處。
“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3000噸茶葉,一晚上全部泡掉了!”站在泥濘的工廠門口,歙縣一茶廠負責人老鄭失聲痛哭的視頻片段扯動了無數網友的心。“別哭,一切都會過去的!”在現場,有幫扶幹部安慰老鄭。武警黃山支隊的官兵來了,幫助老鄭搬運茶葉、整理設施、清理廠房;當地政府、銀行也來了,幫助老鄭紓解災後復工復産的各種困難。
洪水已經退去,生活依舊要繼續。為支援受災企業復工復産,黃山市、縣財政緊急調度兩億元專項資金用於災後重建,指導幫助受災企業做好積水清掃、清淤防疫、機器檢修,對200余家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幫扶,發放災後貸款3.85億元、授信8.77億元,努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為搶抓時令推動農業抗災保豐收,2500余人次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市70%的受災農田已開展生産自救,補種改種在田作物2210畝,清淤扶棵24.7萬畝,修復茶園2330畝、畜禽圈舍1萬餘平方米。目前,受災農戶政策性農業保險理賠已受理報案5245筆、保險理賠1727萬元。
截至目前,歙縣9家企業已恢復生産,預計1個月內60%企業可恢復生産、兩個月內全部恢復生産,黃山市其他區縣工業生産已恢復至災前水準。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