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以保促穩 穩中求進
不設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在去年以來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來之不易成績的基礎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全年工作作出部署,特別是綜合研判形勢,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明確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受到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熱議和點讚。
不設具體增速目標不等於不要增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表示,之所以不設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在於全球經濟面臨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其中,部分國家産業鏈、供應鏈迴圈受阻,給我國帶來了一定壓力。正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我國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未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
“儘管沒有提出具體經濟增長目標,但不等於不要經濟增長。”張佔斌委員表示,保住就業、保住民生,實現脫貧攻堅等發展目標,都需要經濟發展作為支撐。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更多是出於問題導向考慮。相對於增長速度來説,現在更重要的是全面落實“六保”,這是根據工作重點及實際問題而確定的,是實事求是的。
“今年,我們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更加專注于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表示。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導向十分鮮明,是貫徹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求的重要舉措。”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説。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大亮點是在積極財政政策方面釋放了明確信號。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等,都離不開保基層運轉,要保證基層財政有基本能力,才能貫徹落實好中央的決策部署,實現“六保”。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通過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是非常重要的舉措,有利於對衝疫情給基層財政帶來的巨大衝擊,有助於緩解基層財政能力不足,以及其他次生風險。”劉尚希委員表示,在籌措資金的同時,要更加注重資金使用效率,把資金用到“六保”上,讓相關政策有效落地。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表示,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穩”的基礎上力求“進”得更大些,在“好”的基礎上力求發展得更“快”些,要發揮好“三駕馬車”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擴大投資方面,搶抓政策紅利“窗口期”,積極爭取國家更多專項債券支援,實施一批新型基建項目、産業項目和民生項目,發揮大項目的乘數效應,穩定經濟增長。
穩企業保就業措施“幹貨”滿滿
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援、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等措施。
“為幫助中小企業紓難解困,國家推出一系列‘幹貨’滿滿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把企業家的信心樹起來、強起來,幫助廣大中小企業緩過來、轉起來。”周鐵根代表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生産基地副總經理余東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著力穩企業穩就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內需等政策措施是一個有機銜接和統一的整體。
“要穩就業,就必須穩企業,讓更多市場主體不僅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好。通過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降低生産經營成本和融資成本等系列措施,讓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活下來,再通過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製造業、發展新興産業,為各類市場主體增活力、添動力。”余東代表説。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近年來,減負政策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我們企業感受深刻。在抗疫特殊時期,國家又出臺了所有稅費優惠政策,我們復工達産的信心倍增。”全國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傑表示。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結束後代表走出會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長江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大春表示,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招。
何大春代表建議,應該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培育産業扶貧“造血力”。
一是始終把産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鼓勵和引導搬遷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扶貧産業。
二是盤活土地資源。對搬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三塊地”,在保護好原有的生態環境基礎上,加快實施舊房拆除和宅基地復墾,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開展農村産權交易等措施,提升“三塊地”的資源效益。
三是降低疫情影響。積極推動安置區周邊的扶貧車間、産業園區、生産基地等復工復産,組織搬遷群眾就近務工、就業增收。
“要主動作為、精準施策,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表示,首先,要在“保”上下功夫,應優先設法保障農民工就業渠道,保證農民的工資性收入。
其次,要在“穩”上想辦法。穩住農民經營性收入,優化農業産業發展很有必要。加大力度支援發展農家樂、農村自媒體電商、農村物流等産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指導和服務。
再次,要在“提”上出實招。進一步穩定各種有關農業農村發展的優惠和補貼政策,探索多渠道提高農民養老金措施,抓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落實。盤活農村宅基地、房屋等“沉睡”的資産資源,提高農民的財産性收入。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今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風險挑戰前所未有。我們要把抗疫中激發出來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齊家濱代表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