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中安時評:推進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畫龍點睛”

2020-05-22 16:01:00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城鄉融合發展要在融合下功夫,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統籌生産、生活、生態,綜合考慮當地地理、民俗、經濟水準和農民期盼。按照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的佈局,實現環境共美、産業共融、家園共管、資源共用真正意義上的“大融合”,為鄉村振興“畫龍點睛”。

  産業融合是核心之“筆”。探索推廣“一産接二連三”的産業融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農業+科技+資訊+文化+休閒”的新型業態模式,將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視角從“賣農産品”,推向“賣風景”“賣農耕文化”“賣風土人情”的廣角,賦予土地更多持續增收的創造力。打造一産強、二産優、三産活的全鏈式發展格局,進一步推動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解決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兩張皮”的現象。在“以業興城,以城促業,産城相融”的框架內,繪就“秀美、富裕、和諧”的現代田園城市發展新藍圖。

  牽牢市場融合的牛鼻子,掌握“用筆”技巧。通過産業聯動、産業集聚、技術滲透、體制創新等方式,優化農業産品結構、産業結構和佈局結構,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集約化配置,推動農業生産企業與設施裝備、文化創意、農産品加工、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等産業組團發展。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土地託管、聯耕聯種等多种經營方式,大力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和智慧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培育出“土壤生根、車間轉換、市場行銷、抱團上市”的本土産業體系。

  找準自然與人文融合的“落筆點”,書寫人文新氣象。瞄準農村生態人居建設、生態環境提升、生態經濟發展和生態文化培育的“靶心”,塑造村莊特色,帶動産業發展,著力打造風情淳樸的農耕文化、環境宜人的趣味鄉村,建設“形神皆美”的美麗鄉村,把美麗鄉村打造成農村人的公園、城裏人的田園、旅居者的景園、人類共同的家園。以“環境共美、産業共融、家園共管、服務共用”發展理念為導向,以“田園、公園、家園”基礎建設為目標,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會建設體系,形成産業更強、城鄉更美、群眾幸福感更高的全面融合。

  將人才振興與鄉村規劃、産業振興作為融合發展的“筆鋒”。搶抓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機遇,完善城鄉融合貫通的社會保障體系,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的通道,引導外出農民工、退伍軍人、農村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返鄉創業創新,吸引社會各類人才支援服務鄉村,借東風、引外力、注活水,做到“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對農村實用人才、專業人才、經營人才、管理人才、公共服務人才等,實行分類評價、動態管理、精準激勵,努力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産業、資訊匯聚的良性迴圈。

  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論述的重要內容,是貫穿《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一根主線,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農業農村領域的具體體現,只要在以改革促轉型、促發展上出成績,就會在城鄉融合跨越發展的征程上培育出新亮點。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