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抗疫鬥爭中汲取強軍勝戰的精神力量

2020-04-17 23:05:00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字號

  開欄的話

  前不久,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對聚焦“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部署。為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探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路徑,引導廣大官兵深化理論武裝,著力改造學習、改進學風,打牢維護核心、聽黨指揮的思想政治根基,本報從今天起推出“思想政治教育大家談”專欄,敬請關注。

  從抗疫鬥爭中汲取強軍勝戰的精神力量

  ■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不畏疫情洶湧來,敢為砥柱立中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經過艱苦努力,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正向著贏得疫情防控最終勝利的目標前行。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展現出來的偉大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銘記、倍加珍惜,在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的實踐中不斷發揚光大。

  增強必勝之心,在黨的絕對領導下敢於鬥爭、贏得勝利

  必勝之心,是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精神。這一必勝之心,體現著對黨的堅強領導的無比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的強大自信。有了必勝之心,我們才有信心和希望,才有敢於鬥爭、贏得勝利的精氣神,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正能量。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直面疫情大考,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激揚起偉大鬥爭精神,譜寫了感天動地、盪氣迴腸的英雄凱歌。黨中央、習主席高度重視,審時度勢、綜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實際行動,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廣大醫務工作者主動請戰、服從調遣、迎難而上,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態向著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進發。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方力量、各種資源緊急馳援,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凝聚起新時代“送瘟神”的洪荒之力,形成對抗疫情、殲滅病毒的“汪洋大海”。

  偉大抗疫鬥爭中彰顯出來的必勝之心、鬥爭精神,對於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要深刻認識必勝之心源於黨的堅強領導,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在黨的絕對領導下鑄就強軍勝戰的新輝煌。要引導廣大官兵堅信人民軍隊是強國復興的堅強戰略支撐,堅信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一定能實現,堅信我們能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要強化鬥爭精神,不斷提振士氣,化解忘戰懈怠這個最大危險,迎著強軍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銳意進取、闖關奪隘,推動強軍事業開創新局面。

  增強責任之心,著眼有效履行使命主動擔當、敢打硬仗

  責任之心,是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的宏大使命情懷,是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高度責任意識。責任之心飽含著時刻把黨中央的決策指示放在心上的赤誠,堅決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使命任務的決心,在困難和危險面前不推託、不退縮的勇氣。有了責任之心,我們才能在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

  危急時刻顯初心本色,大事難事看使命擔當。在疫情十萬火急的關鍵時刻,擔負抗疫任務的各條戰線敢於啃最硬的骨頭,挑最沉的擔子,成為不負初心、不辱使命的“勁旅”“鐵流”,成為黨最托底、人民最放心的力量。他們認清自身職責不推諉,主動請纓,聞令而動,毅然出征,把赤膽忠心和使命責任詮釋在生死線上。他們扛起如山使命不鬆勁,各醫療隊火速擔負起救治任務,加大收治重症患者力度,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第一批進病房、第一批進“紅區”;科技工作者盡銳出戰,産、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緊前開展篩選有效藥物和疫苗研製等工作;各相關企業把疫情當號令,迅速復工復産,保障醫療設備産業鏈正常運轉,確保醫療救治設備滿足抗疫需要;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65萬個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日夜奔波,構建起疫情防控和社區生活“可迴圈生態系統”。

  社會各界在抗疫鬥爭中體現的責任之心、擔當精神,讓人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筋骨和脊梁”,也為人民軍隊扛起強軍重任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全軍官兵要提高站位拓展胸懷,堅持站在時代和戰略全局高度,堅持把打贏能力視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切實擔負起“四個戰略支撐”的新時代使命任務。要反覆砥礪強能力,堅定不移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推動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有一個大的躍升,以鐵肩膀寬肩膀托舉國家發展實現由大向強關鍵一躍。要攻堅克難闖關,在練兵備戰的大舞臺上、在作戰理論的大創新中、在國防科技的大競爭中、在人才素質的大較量中,以愈難愈進、愈險愈進的精神勇往直前、頑強拼搏,在重大危機來臨時確保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

  增強仁愛之心,在踐行根本宗旨中服務人民、無私奉獻

  仁愛之心,是疫情防控鬥爭中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是勇當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捍衛者守護者的愛民之心,是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仁愛之心本質上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大愛情懷。有了仁愛之心,才有“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的承諾踐諾,才有甘冒風險、前赴後繼、無怨無悔的英雄壯舉。

  疫情無情人有情,決戰抗疫顯初心。黨中央、習主席多次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體現了把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赤子情懷和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執政理念。為“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黨中央統籌調度300多支醫療隊、4萬多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指揮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改造、擴容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確保疫情嚴重地區的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廣大醫務工作者把對人民的大忠大愛書寫在抗疫戰場上,以對待家人般的耐心和愛心,滿腔熱忱關愛、守護著每一個患者,把一名又一名重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回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協同助力疫情防控:疫情期間確診患者、疑似患者救治的費用由醫保基金和財政資金共同負擔,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醫保費和實施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財稅、金融、社保等方面的支援政策,緩解中小企業困難,推動復工復産……這組政策“組合拳”,有效解除了群眾生活的後顧之憂。

  抗疫鬥爭中體現出來的仁愛之心、為民精神,是我們黨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我們要堅守初心本色,堅持把人民軍隊的根脈深紮在人民這一深厚沃土,保持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關係,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聖職責,堅決保衛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要發揚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與軍政軍民團結的特有政治優勢,始終不忘人民軍隊與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不斷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係,凝聚起同心築夢、共創未來的磅薄力量。

  增強謹慎之心,在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引領下慎終如始、善作善成

  謹慎之心,就是“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的底線思維,就是對解決問題一抓到底,一時一刻不放鬆,一絲一毫不馬虎,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嚴肅態度。謹慎之心體現了黨領導人民在抗疫鬥爭中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的嚴謹求實精神,在疫情積極向好時仍保持防疫力度不松、韌勁不減的憂患意識和釘釘子精神。有了謹慎之心,我們才能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迎來華夏大地的春暖花開。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習主席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對疫情防控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2月21日,在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形勢下,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要求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隨後,習主席強調,“必須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發生逆轉”。抗疫的各個部門各條戰線按照守土有責、守土有方的要求,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廣大醫務工作者專注每一個病例,盡心每一次出診,以更加精心、細心、用心的醫者情懷,給無數人帶來感動、帶來希望、帶來戰勝疫魔的力量。

  抗疫鬥爭中體現出來的謹慎之心、憂患意識,必將引領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應對各種複雜局面並取得最終勝利,同時也激勵著我們以更大的恒心和韌勁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在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的基礎上,咬定青山不放鬆,朝著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目標砥礪奮進。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下大力氣解決“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問題,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穩中求進,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戰略上勇於進取,戰術上穩紮穩打,掌握好統籌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的節奏和力度,努力使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執 筆:劉光明 劉 銘)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