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陽光總在風雨後:中小企業在疫情中迎難而上

2020-04-11 10:5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陽光總在風雨後——中小企業在疫情中迎難而上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管建濤、楊思琪

  近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和80%的就業——中小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受到了衝擊和影響,其處境牽動著總書記的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我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於迎難而上、自強不息,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支援下,一定能夠渡過難關,迎來更好發展。

  減免租金稅收,降低融資成本,優化政府服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馳援,不少中小企業迎難而上、逆境突圍,為經濟恢復發展按下“加速鍵”。

  為中小企業減壓釋負

  今年,黑龍江魔豆芽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受疫情影響,培訓訂單大不如往年。

  融融4月,春風送暖。幾天前,一份來自哈爾濱市多部門的政策“紅包”讓這家公司更感受到融融暖意: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每月可節省1萬多元;免去3個月的房租,近3.5萬元;水費電費也有減免優惠……公司總經理傅廣潔説:“這些實惠像及時雨,幫助我們恢復信心。”目前,公司數十名員工轉戰線上,教授農民線上開店、産品行銷、打造品牌等電商“實戰”技巧。

  江西省樟樹市的綠鮮源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以往都是從南昌周邊大棚進貨,再銷往樟樹市,一趟利潤在千元左右。得益於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現在一天又省400多元。公司負責人吳志泉説:“好政策讓利潤比以前高了,疫情耽誤的收入能挽回一些,下一步打算再採購一些冷藏設備,增加企業倉儲能力。”

  從降低增值稅率到減免租金,從降低用電用氣價格,到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公積金……各地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幫扶舉措正為企業減壓釋負。

  3月底,一條減免中小微商戶租金的通知發到商戶微信群後,點讚和感謝瞬間刷屏。響應北京市號召,豐台區盧溝橋鄉岳各莊批發市場為停業時間較長的商戶,減免1個月到2個月的租賃費。

  “疫情期間許多商戶都損失不小,這項減免總額約1500萬元。”岳各莊批發市場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戴樹森説,批發市場還開闢了“線上社區超市”,幫助商戶開闢零售模式,吸引更多消費者。

  然而,不少中小企業仍然面臨房屋租金、人員工資等成本壓力。部分地區出臺的租金減免政策,由於對房東缺乏激勵作用,或者需要租用雙方自願協商,距離落地仍有一段距離。

  “扶上一程,需要更多‘添磚加瓦’。”黑龍江省區域經濟學會會長姜國忠説,推動企業走出困境,加快復工復産、穩定發展,要進一步提升各項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對受影響企業增值稅、社會保險費等予以減免,或進行專項補助,幫助企業輕裝上陣。

  化解企業復工痛點

  中小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復工復産中遇到的困難不少。1個多月前,由於人員多、物流來源廣,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面臨很大防控壓力。

  了解到企業的困難,哈爾濱市南崗區政府多次來廠調研,與企業一同探索全流程管理模式,細化到每個車間、每個班組,落實到進廠測溫、崗位調整、員工用餐、車輛物流等各環節。

  “一手抓復工,一手抓防控。”南崗區副區長孟繁東説,當地落實區級幹部、行業部門、屬地街道三級包保機制,協調多部門解決復工中的實際問題,加快復工速度,幫助企業把失去的時間儘量搶回來。

  特殊時期,各地各部門創新手段、打破常規,加快“放管服”改革,為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産創造便利條件。

  在廣東,為緩解企業用工難題,政府組織“點對點”專車、專列、專機,幫助159批次12000多名異地務工人員返崗,其中包括湖北地區17批次3019人,服務企業超過1200家;

  在江西,工信部門積極推廣大數據戰“疫”復工復産調度系統,協調雲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免費線上辦公、供需對接、産品發佈等“雲産品”;

  在黑龍江,市場監管部門提倡“全程電子化”網上辦,不僅可以做到企業登記24小時“不打烊”,還將企業開辦時間進一步壓縮……

  貸款難、貸款貴,一直是中小企業融資痛點。疫情之下,這一問題更加凸顯。各地加大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舉措正逐步落實。

  4月1日,北京市首貸服務中心在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作,22家銀行、6家融資擔保機構和小額貸款機構進駐,通過整合政策、服務、資訊資源,為小微企業辦理貸款業務提供快捷通道。“在這裡選貸款,企業也可貨比三家。”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處處長李三忠説。

  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除湖北外的中小企業復工率超70%。目前仍有一些企業因經營停滯面臨短期資金鏈斷裂,處於停工半停工狀態。進一步加強政策性擔保貸款支援力度,降低融資成本,解決資金週轉困難,成為其共同的呼聲。

  在危機中搶抓機遇

  特殊時期,智慧製造、線上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産業展現出巨大市場潛力。不少中小企業從危機中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借勢而上。

  在黑龍江鉑康醫療滅菌有限公司,機器“噠噠噠”響,工人正生産防護口罩,每天可産10萬隻。而在兩個月前,由於大部分醫療機構暫停營業,這家從事醫療器械消毒的企業一度遭受很大危機。

  “口罩是剛需,我們多方聯繫購置了3條口罩生産線。”公司總經理季雲説,疫情之下公司決定轉産,緊急上線的口罩生産線不僅緩解防護物資緊張,更為企業開闢了一條發展新路。

  連續直播17個小時,賣出去6000余件,銷售額達122萬元,是平日銷售額的10倍。疫情之下,面對門庭冷清的商場,廣州市戈諾伊服飾有限公司改變銷售模式,實現了華麗轉身。

  “員工轉型成了直播幫手,可以説是全員電商了。”公司董事長應梅瓏説,隨著實體店人流量減少,傳統服裝批發行業轉戰“線上”,是自救,也迎來新的轉機。

  我國中小企業中,有不少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廣的高科技企業,在疫情中表現出很強的“免疫力”。

  作為一家大型民營超算中心,撫州創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迎來難得的“攻堅期”。公司董事長林慶星説,疫情期間公司訪客不多,恰恰為集中研發攻關創造了條件。

  如今,這家公司不僅沒有丟失客戶,反而增加了20多家意向測試客戶。目前正在加緊研發新一代伺服器,結合市場需求優化性能,提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能力,以便更好適應數字化應用場景“浪潮”。

  同樣忙碌的還有從事高端整合電路先進封裝測試的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順波説,今年1至2月實現銷售收入8300余萬元,同比增幅400%以上。目前企業訂單已經排到6月,正加速擴增生産線。

  春潮涌動,但仍有寒流相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升級,中小企業可能遭受新的衝擊。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仍需多方協作,努力戰勝疫情帶來的挑戰,推動中國經濟突破重圍、行穩致遠。

  (參與采寫:王君璐、余賢紅、胡林果、顧小立)

  (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