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結構視角

2020-04-10 10:41: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麻國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新時代民族工作新的階段性特徵,創造性地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要論斷,是在準確把握和認識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提出的,是對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認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基本國情,了解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這一基本狀況,社會結構的視角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體性表現在各民族共同開拓疆域、共同書寫歷史、共同創造文化、共同培育民族精神,這些方面的共同性也深深烙印在我國的社會結構上。

  重視一體內部的多元共生性

  在學術史上,對我國多民族國家歷史與現實的認識,以費孝通先生的“多元一體格局”最具代表性。費孝通先生從民族與社會關係角度出發探討民族與國家整體的關係,認為不能將多元一體的關係割裂開來,更不能將多元同一體對立起來。只講多元,把每個民族作為封閉的單位,是忘記了民族之間形成的複雜聯繫和共生性;只講一體,則忽視了民族具有歷史和現實影響,統一多民族國家中的民族是當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

  中國共産黨解決民族問題的成功經驗之一正是妥善處理了“一”和“多”的關係。在實踐中,我們黨堅持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這是處理“多”和“一”的正確方法論。多元不是強調分離,只是必須堅持平等,妥善處理差異性;一體不是要消滅多元,而是要加強團結,不斷增進共同性。

  多民族社會的結合和國家的整合是多元一體的一個重要面向,它建立在各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互動性、有機聯繫性和共生性之上,也就是多元之間的共生性。我國所有民族在歷史上和現實中形成了互動中的共生關係,在討論中華民族的時候,不能忽視各民族之間的互動性、有機聯繫性和共生性。民族之間具有互動性、有機聯繫性和共生性,是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基礎。多民族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這個重要優勢的發揮,必須強調有機聯繫中的多元、共生中的多元,加強對各民族有機聯繫中的共生性如何形成共同性的研究。

  厘清民族與社會的關係

  民族作為社會系統,具有體系性、過程性和動態性。民族社會建立在一定的歷史、民族、文化基礎之上,不斷通過已有社會文化資源的運作來製造出特有的組織,這構成民族社會的自我複製。同時,民族也會在交往過程中同周邊的民族進行交流學習,調整自身結構功能以適應新的歷史條件,這構成民族社會的自我更新。

  社會作為整體,具有特殊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和民族結構,而民族社會必然處於一定的社會結構之中,是整體社會的一部分。中華民族共同體就是這樣的多民族國家共同體,由國家內部全體民族人口共同參與,具有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整體性。不同民族,或者一個民族內部的不同群體在這個共同體的結構中佔據一定的位置,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社會結構重塑著民族內部的基本關係。在這一結構之下,民族與社會之間形成互為因果的關係,民族從屬於社會,適應社會的發展;社會離不開民族,民族的發展也影響社會的進步。

  要深入理解民族現象,就必須將民族社會作為人類的集團之一,置於不同層次的社會結構之中考慮,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的複雜性和特殊性。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該重視在社會中看民族、從民族出發看社會,在民族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中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

  正確理解多層共同體之間的關係

  “民族”這一概念最基本的含義是指人們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在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面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共同性、整體性在我國社會的不同層次上展現出結構化的特點,因而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必須認識到這個共同體是一個多層次的體系。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微觀基礎是“互嵌式社區”。我國歷史上在民族走廊、跨區域民族聚居區形成了數量眾多的多民族村寨與城鎮,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又産生了眾多工礦區、開發區、旅遊區,這些現實中的“互嵌式社區”構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利資源。地域層面,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經濟生活促成了區域內各民族相似的民族文化紐帶和複雜的交往關係,表現為人口、宗教、民俗、經濟生活等構成的社會網路,以及更深層次的市場體系、社會組織等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對人們的廣泛聯結。黨中央強調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正是希望各民族在基層社會和社會結構兩個層面通過結構互嵌、空間互嵌、經濟互嵌、關係互嵌和文化互嵌,鞏固和發展出一個結構相連、利益相關、情感相通的共同體社會形態。

  中華民族共同體具有多重面向。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多民族國家共同體,具有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整體性。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各方面的整體性、共同性,才能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礎。經濟方面推動共同繁榮與共同發展;社會方面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方面建設兼收並蓄的共同體文化;精神方面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只有不斷推進民族平等、經濟依存、社會互嵌、文化相容、手足相親,才能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各項基礎。

  中華民族共同體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部分。這裡作為“一體”的中華民族又與其他民族構成世界民族之林的“多元”。從中華民族共同體、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區域內命運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是利益共同體,願景是文明共用。中華民族是我們參與世界各民族合作競爭的唯一身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們對於國家的崇高認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所有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綜上所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在多元與一體、民族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中予以準確把握。在多元與一體的關係中,要重視民族之間的互動性、有機聯繫性和共生性,從共生性中凝聚壯大共同性。在民族與社會的關係中,要重視在人類社會的不同層次中認識民族的位置,同時從民族出發理解不同層次社會的影響。在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共同體的互動中加強共同性建設,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社會基礎,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總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能忽視塑造這一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徵的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10日 11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