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長期向好信心足

2020-03-22 09:4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疫情來勢兇猛,會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走勢?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相信中國戰勝這次疫情後,將更加繁榮昌盛。”“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疫情不會動搖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給人信心,給人力量。越來越多的人堅信,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發展基礎穩固,經濟基本面良好。實現經濟長期向好,我們有實力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但從根本上看,疫情對我國經濟實力、發展動力和調節能力影響有限,相反,我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勁的發展動力和有力的調節能力有利於戰勝這場疫情,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

  短期內,疫情可能會抑制社會總需求,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行業企業和居民消費影響較大;由於勞動力、原材料等生産要素流通有所受阻,一些企業復工復産效率降低,經營困難增多。但放眼長遠,我國發展基礎穩固,經濟基本面良好。實現經濟長期向好,我們有實力。

  中國經濟,有超大體量的經濟規模和物質條件來托底。

  夜以繼日,7000多名建設者、近千台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10天左右就奇跡般建成;加班加點,上億隻口罩、成千上萬套防護服緊急生産,目前全國日産口罩超1億隻,醫用防護服84.2萬餘套;截至3月13日,全國各級財政安排的疫情防控投入達1169億元……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的“中國實力”引人矚目。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不僅難以撼動,還是我們戰勝疫情、實現既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重要保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

  中國經濟,有超大規模的市場空間和內需來支撐。

  疫情來襲,餐飲業首當其衝。據測算,僅春節7天假期,疫情就造成餐飲業約5000億元的損失,“但更要看到,我國餐飲消費市場全球最大,去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67萬億元,這麼大體量的市場不會因為一場疫情而改變。”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信心十足。“消費者還等著疫情過去後品嘗老鄉雞呢!”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束從軒説。

  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41.2萬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強大的國內市場讓我們攻堅克難謀發展更加從容。

  中國經濟,還有完備的産業體系和配套能力來支撐。

  2月10日,廣東順德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復工。“格蘭仕的發展沒有受到疫情干擾。”格蘭仕集團董事長梁昭賢説,順德擁有全球最大的家電産業集群,家電生産及配套企業達3000多家,大部分配件的採購半徑都在50公里範圍內。“順德的機器一響,包括我們在內的全世界産業鏈都穩定了!”

  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産業配套能力很強,上下游間的“鏈條咬合”、不同領域的“相互補位”,使中國經濟底盤更穩。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雖然疫情衝擊比較嚴重,但主要生産指標規模和體量還是非常可觀。一些行業還保持著比較好的增長,其中,乙烯産量增長5.6%,粗鋼和生鐵産量均增長3.1%。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3D列印設備、智慧手錶等電子産品産量增長逾100%。

  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不僅受影響有限,而且還可能迎來進一步激發的契機。實現經濟長期向好,我們有動力

  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的兩個輪子。在與疫情較量的過程中,二者不僅受影響有限,而且還可能迎來被進一步激發的契機。實現經濟長期向好,我們有動力。

  這兩天,四川翼飛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浩忙得團團轉,“憑藉手中7項發明專利,我們拿到四川天府銀行提供的小微科創貸。大家加班加點,正在抓緊開發一套疫情安防大數據系統,通過在社區、辦公樓、學校等地紅外測體溫,可以分析發熱者的行動軌跡,幫助政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和資訊推送。”

  在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等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連續4年上升;國內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新增勞動力中有48.2%的人接受過高等教育……今日中國,創新正在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對疫情衝擊,中國企業更是加大創新力度,全力投入戰“疫”。“抗擊疫情中加快釋放的旺盛創新力,為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平説。

  夯基築臺,立柱架梁。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氣勢如虹,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疫情是一次危機,從某種意義上説也是一次契機,倒逼相關改革舉措加快落地。

  “‘網上申請、快遞送達’,幾十分鐘後就獲得了開辦許可。”2月6日,河北邢臺力仁軸承公司通過內丘縣行政審批局“一窗通”網上平臺獲得新企業開辦許可,這是該縣首筆線上平臺審批業務。“由於忙中出錯,公司法人資訊填寫有誤,局裏主動通過‘一對一’線上服務幫我們改材料。如果不填錯資訊,審批會更快,幾分鐘就夠了!” 力仁公司相關負責人王潤澤感慨地説。

  放寬市場準入,增強聯動效應,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雙邊合作,中國開放的大門正越開越大。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宋泓認為,全方位開放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外企看好中國,這一共識不會因疫情而改變。

  2月17日上午10時,太陽高照,積雪漸融,位於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的SMC(中國)有限公司第一工廠馬力全開,一件件氣動元件接連下線,打包裝車。“目前SMC中國公司年工業總産值達9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10%,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氣動元件生産基地。”公司總經理馬清海説,“今年,公司投資20億元在天津建的工廠將按計劃投産運營,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怎能錯過!”

  制度優勢明顯,宏觀調控給力。實現經濟長期向好,我們有調節能力

  我國的制度優勢明顯、宏觀調控給力,有利於熨平疫情帶來的經濟運作波動,保持穩健前行的態勢。實現經濟長期向好,我們有調節能力。

  2月13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項目簽約儀式。電話協商溝通細節、網上連線確認協議、代表逐個到場簽字……當天,共有12個前沿産業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超過200億元。“按原定計劃,這些項目今年上半年完成供地、年內全面建設。為了不影響項目進度,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相關企業網上連線,就協議細節進行了充分溝通,並舉行這種特別的簽約儀式,確保‘防控、復工’兩不誤。”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朱芝松説。

  積極幫助企業有序恢復正常生産經營,加強項目服務保障;進一步便利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申領進出口許可證件;支援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紛紛伸出援手,給企業送上“及時雨”。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熠熠發光。

  越是經濟承壓,越是考驗宏觀調控的科學有效。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紛紛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對衝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加碼逆週期調節力度。中國人民銀行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繼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製造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援,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金融支援疫情防控的30條政策措施,為企業雪中送炭。

  “農行福建省分行的5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幫了大忙!”作為福建最大的聚丙烯生産企業,中景石化在疫情襲來後臨時轉産口罩原料,但流動資金遇到麻煩,農行福建省分行聽説後特事特辦,新增特別授信,給予優惠利率,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貸款審批。“我們將不負各方期待、加班加點生産。” 中景石化相關負責人説。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對納稅人運輸疫情防控重點物資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對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防控産品免收醫療器械産品註冊費,免征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産企業全額退還2020年1月1日後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財稅部門連出重招、實招、妙招。

  “減稅政策好比為我們馳援抗疫一線加油!”2月8日,山東煙臺海德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春霞在稅務部門幫助下開具了免稅發票。他們向湖北省捐贈價值400多萬元的4台垃圾桶消毒殺菌專用車,僅增值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等就預計可減免50多萬元。“這些有質有量的財稅支援政策,不僅讓企業感到溫暖,也提振了人們共克時艱的信心。”李春霞説。

  “從2月中下旬以來,企業復工復産進度在加快,3月經濟指標會明顯比1—2月要好。二季度會比一季度有明顯回升。”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分析,從下半年來看,特別是在政策的作用下,以及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對衝政策出臺以後,政策效果會不斷顯現。下半年經濟會走得更加穩健。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國經濟巨輪暫時遭遇的一場風浪,但它改變不了巨輪行駛的航向。

  中國經濟實力厚、動力足、調節力強,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繼續朝我們的長遠目標堅定邁進。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