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終於“床等人”了!
27日,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召開了一場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公佈了一個好消息,方艙醫院已經實現“床等人”。
通過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譚主拿到了武漢所有的床位數據。
床位釋放積極信號
這是2月16日到27日之間,醫院、方艙和隔離點的床位數變化。
顯而易見,三類收治場所,都實現了“床等人”。
曾經,床位是制約“應收盡收”的最大障礙。在1月23日之前,武漢僅有2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新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再加上不斷擴增,現在定點醫院有48家。
截止到27日,武漢醫院中的空余床位數達到了6409張。
譚主專門去問了金銀潭醫院副院長朱琥,金銀潭是最早2家定點醫院之一。現在這裡也已實現“床等人”,金銀潭醫院近700張床位,最高峰時有300張空床。
床不僅在等人,空床位還在持續增加。其中,方艙醫院床位數增加了近5倍,延續了“方艙速度”。
初期,定點醫院難以滿足“井噴”的就醫需求,2月3日,中央指導組決定設立方艙醫院。決策29個小時後,4000張床位全部到位,大量輕症患者得到收治。
不到1個月,武漢新建了16家方艙醫院,開放床位13000多張。現在,方艙空余床位有5600張。
除了醫院和方艙,隔離點的床位也已經出現大量空余。截止27日,隔離點的空余床位達到37208張。
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三類地點”齊頭並進,快速擴充,一同成為了疫情防控的堡壘。
譚主算了一下,從17日到27日,醫院開放床位數的增速是29.9%,而已使用床位數的增速是13.2%。一刻不停地想辦法開床反映了武漢疫情防控的一條主線:千方百計補給床位,刻不容緩挽救生命。
床位出現積極變化,意味著“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有了根本保障,現在,武漢的疫情防控也出現了正面信號。
譚主注意到一個關鍵資訊,新增病例80%到90%都來自疑似病例,這也説明,病例基本入院,都已經在收治範圍中。
對於空余的床位,我們當然希望,永遠只是“準備著”。另一方面,還是要把目光聚焦到收進來的患者上。
從20日開始,新增治愈人數已連續8天超過新增確診人數。從21日開始,新增治愈人數也超過了新增疑似人數。這説明,進出不僅達到了平衡,出院數還超過了新增確診病例數。
出院的好消息我們還希望聽到更多,因為救治,才是終極目標。
千方百計挽救生命
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會議明確給出了救治的兩個思路:
要加強重症患者救治
要及時收治輕症患者
關於救治,最直觀的兩個指標就是治愈率和病亡率。
2月27日武漢市治愈率達到40%,病死率也已經從1月26日最高點9.0%下降到4.4%。
雖然出現明顯的一升一降,但與全國除武漢外地區相比,武漢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中央指導組多次開會討論救治問題,譚主梳理了其中的幾個要點:
時間不等人,治療要同質化、規範化
現在,新冠肺炎的救治方案已經修訂優化6次,形成了許多有效的治療經驗。比如,中醫藥的使用,中醫整建制接管的江夏方艙醫院,前兩天首批23名患者出院,這裡目前無一例輕症轉為重症。
最近討論較多的還有插管問題。對於缺氧的重症病人,之前部分醫護人員多采用無創呼吸機等手段緩解,但臨床經驗顯示存在問題。中央指導組和不少專家已經明確提出,要插管前移。
與時間賽跑,用已被實踐驗證有效的方式盡最快速度救治病人,至關重要。
充分發揮“國家隊”優勢,好鋼用在刀刃上
新冠肺炎累及心臟、腎臟等多個臟器,許多重症患者還有基礎疾病。協同救治,才能集中優勢。
譚主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拿到一份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名單,130位醫療隊員分別來自感染科、重症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腎內科、風濕免疫科、消化內科、血液科、兒科等十余個不同專業。
這只是武漢目前多元救治力量的一個切面。目前,國家專家組已對所有重症病人進行了三輪巡查。院士巡診團也會指導重症病人的搶救,制定一人一策的救治方案。武漢現有的重症病例佔比,從2月11日的31.6%一直在持續波動下降,到27日的時候達到22.4%。
譚主還了解到,現在武漢以外湖北其他市州的危重病人全部納入到了武漢“國家隊”的治療流程和標準當中,並已經全部檢查完畢。
關口前移,堅持輕症重症並重
新冠肺炎從輕症轉為重症的時間一般在7天左右。當醫院出現空床位,最大化利用病床救治患者、抓住輕症轉重症的窗口期至關重要。
根據中央指導組的思路,下一步,武漢要逐步把方艙醫院的患者向定點醫院集中,輕症向一般定點醫院集中,重症向重症定點醫院集中。
治療早一步,治愈就早一步。應早儘早,才能有效控制輕症轉重症,才能有效挽救生命。
生命重於泰山。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會議、多次聽取彙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生命至上,分秒必爭!實現這個目標,中國正在行動。
正像中央指導組新聞發佈會上的那句話:“中國雖大,我們決不能後退一步”,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這裡,扼住病魔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