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我們帶著“家”一同去武漢
從來沒有以如此匆忙的腳步離開家。2020年2月9日下午3點作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的我接到遼寧省新冠肺炎省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王瑋教授的電話。王瑋教授是我所在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主任,也是我的師姐。
王主任的聲音和平時一樣,溫柔中帶著剛毅。“劉璠同志,醫院和科室決定在自願報名參加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戰鬥的同志們中選擇一批同志5點半集結前往武漢抗疫前線,有什麼問題麼?”
“沒問題!”
“好!請你立即做好準備,5點半準時在集合地點集結。”
“好的,主任,馬上準備,保證按時在集合地點集結。”
該準備點什麼呢?我該馬上給愛人打個電話!不行!不能打電話!我知道她此時正在遼寧省新冠肺炎診治瀋陽中心作為ECMO(體外膜肺氧合)小組的組長為一位危重型患者進行ECMO治療。我還是應該馬上去醫院!那裏還有一直由我負責診治的8名內科重症監護病房患者和8名普通病房患者。從新年伊始我一直每天守護著他們。
我是最了解他們的。此時馬上離開,我如何放心得下。顧不得再仔細看一眼自己的小家。也顧不得一路上偶爾經過的帶著厚厚口罩的行人們詫異的目光,我帶著匆忙塞進衣箱的幾件換洗內衣向醫院飛奔而去!一邊往醫院趕,一邊在腦子急速地匯總這16名病人的情況。趕到醫院,我開始書寫總結病人情況,可能發生的病情變化和處理方案,並不時瞥著對面墻上的挂鐘。分針追著秒針,時針趕著分針。你們為何不願為我和我的患者們休息片刻。
關鍵之時,年輕的醫生祁維一趕到了。“劉老師聽説你要去武漢前線,我就知道你肯定放心不下這些病人。請你來口述,我來記,這樣快一些,我保證完整的記錄下來並和留守的同志們一起照顧好這些病人。你放心吧,我們支援你把武漢抗疫戰鬥打好。”
趕到集合地點時恰好是5點半。喘息未定,我驚喜地發現醫院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小到牙膏和牙刷大到羽絨服等完備的物資。清點物資,剪頭,打增強免疫針,接著就是莊重的動員儀式。尚紅院長慈愛的目光掃過每一位隊員,那目光中有不捨也有決絕。
“去吧,勇士們!去最需要你們的地方,去實踐你們的誓言的地方!家裏人等著你們回來。你們回來時定是春暖花開,你們回來時定是載譽而歸!”
去往機場的大巴閃著雙閃,似乎在催促我儘快登車。我的愛人還沒來到,我怎麼舍得離開。登車之際,我看到了她。遠遠地她告訴我她也要去機場,要給我再整理整理行裝。那麼遠,我還是看到了她匆匆從隔離病房趕過來時沒來及梳理的長髮,我看到了她的疲倦,更看到她的留戀。在機場大廳我想偷偷地吻一下她的臉頰,被她躲開了。我們留下了一張闔影,合影裏我與她挨得很近很近。過安檢前她狠狠地握了一下我的手,我深深地記下了她的溫度和觸感。就這麼帶著這溫度和觸感一直回首回首直到看不到她,直到後來到了武漢協和西院,無數次消毒洗手也沒有把它們洗去。
登機前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的領隊王振寧書記將我們59名隊員召集到他的身邊。他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儒雅中帶著豪放。
“兄弟姐妹們你們離開家,離開親人。你們去奉獻,但我要保證你們不是去犧牲。請相信我,我們現在是一個新的大家庭,我是兄長,我來保護你們。每一位隊員請看看你的左右,你的身邊都是你新的家人和戰友。”家,原來我們帶著家,帶著它一同去武漢。
王書記實踐著他保護我們的誓言。在武漢第一天唯一的任務就是強化感控學習。集體學習,一對一練習穿戴防護服訓練,再由書記親自一名一名考核過關。負責感控管理的張欣醫生緊急制定駐地感控細則。學習,執行,檢查,糾正。兄弟姐妹們感受到了這個大家庭與自己小家的第一個不同就是規矩多管理嚴。
“在家裏也不能放鬆麼?”
“不能!”在這個大家庭裏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要合理劃分,嚴格執行。
到武漢的第二天,我們醫療隊就全員接管了武漢協和西院的13樓東病區的50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第一天嚴格的感控訓練讓我們邁進隔離病房的步伐從容而堅定。醫生團隊和護理團隊都在有條不紊地投入戰鬥。我們利用資訊化方法快速整理出50名患者的病情特點。依據國家新冠肺炎指南對他們認真地評估和制定治療方案。醫生和護士們深入病房,武漢話和東北嗑響徹病房。一瞬間,整個病房都知道遼寧醫療隊來了,來幫我們了。
武漢協和西院盡全力保證我們醫療隊的物資供應。即使有充足的的彈藥,戰鬥還是無比艱苦的。醫療隊首先都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敵人,新的系統和新的流程。此外隔離病房裏層層防護服下汗流浹背,重重護目鏡內濕氣瀰漫。如何完成醫療工作並保證醫療品質,如何發揮出我們應有的醫療水準並不斷提升?在實踐中我們學習,總結和修正,根據武漢協和西院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規程和預案。保證每位醫療隊員知道做什麼也知道怎麼做。
病人診療上有困難了,我就給王瑋主任打電話請教,因為我知道遼寧的1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都在她心裏腦裏,那是“杠杠地有經驗”。王振寧書記還架通了醫療隊與遼寧新冠疫情防控應急平臺,有疑難危重病例可以隨時會診。
短短10余天這個大家庭在王書記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克服種種困難,醫護協同作戰。進行了兩例氣管插管和有創機械通氣、第一例肺開放和俯臥位通氣和第一例胸腔閉式引流。6位病人由重型轉為普通型,一位病人痊癒出院。隔離病房裏大家忙忙碌碌,出了病房手腫了,眼睛澀了,耳朵裂了,鼻子破了,口乾了,嗓子啞了。兄弟姐妹們帶著臉上深深的壓痕對視一笑,抓緊休息吧!下一輪進隔離病房我們還需要體力。
休息時最喜歡聽的就是醫大一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簡稱)又給我們送給養了。走廊裏此起彼伏的都是“家裏又寄東西來了”,“快看看是什麼”。我們其實不缺什麼,可是家裏人總是覺得我們什麼都缺!你説怪不怪?
來武漢10幾天了,特別想愛人、兒子和父母。愛人在電話裏告訴我兒子可乖了!作業完成的可好了!可想爸爸了!其實她也沒有看到兒子。她也一直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線。我在武漢進入隔離病房的第一天。她正在步入隔離艙為遼寧的另一位危重型患者進行ECMO治療。出艙後還要自我隔離。兒子一直在爺爺奶奶家。到武漢後還沒有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不敢打!打電話時一定會哭的。都説男兒有淚不輕彈!然而兒行千里母擔憂。
離開家時電話裏告訴媽媽“我要去武漢了。”電話那一頭“老劉,你兒子要去武漢了!你爸説知道了,你去吧!”聽聽我的灑脫爸媽。不應該囑咐囑咐我麼?不應該嘮叨嘮叨我麼?你們倆一直很能嘮叨的啊。爸媽媽媽應該會擔憂我吧!
差點忘了説我們這個援武漢醫療隊大家庭又有了很多新家人:黑龍江齊齊哈爾護理團隊的30位白衣天使和武漢協和西院的肖維民主任、張玲玲護士長、王曉靜醫生、晏鑫醫生、李燕醫生、李弦醫生、馬靜醫生、朱露醫生、董翔宇醫生和吳海浪醫生。
仔細想一想我們從來沒有離開家。小家是家,醫療隊是家,醫大一院是家,遼寧是家,武漢是家,國更是家。家裏遭了災,來了病魔,我們一起守護家人,戰勝病魔,保衛我們共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