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苗福祥老人搬遷記

2020-02-03 11:4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隆冬時節,隴中大山寒氣襲人,記者來到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城南易地搬遷小區,走進73歲的苗福祥老人的新家,一股暖意撲面而來。

  苗福祥老人一家剛入住3個月,新家喜氣洋洋,敞亮的客廳乾淨整潔,寬大的臥室溫馨舒適,家裏新添置了沙發和電視。新春將至,外出務工的兒子回家團圓,一家人高高興興迎新春。

  苗福祥是東鄉縣春臺鄉白莊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裏有7口人,這些年來,僅靠30多歲的兒子苗一卜一人外出打工,兒媳婦留在家中照顧兩個老人,種地養羊,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

  “冬天最難過,家裏凍得像冰窖。”以前,一家人住在破舊的土坯房裏,一到冬天,家裏特別冷,孫子們常被凍感冒,老年人更容易生病,“孩子們的學校離家有4公里,遇上下雪天路滑,就沒法上學。”提起過去的生活,苗福祥老人不住地嘆氣。

  2017年春天,村幹部來到了苗福祥老人家,告訴他縣城新區在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動員他搬過去,但苗福祥猶豫不決,“我們不是不想搬進樓房,而是怕搬過去以後住不起,樓房裏各種費用多。”可老房子破舊得沒法住了,孫子們上學也不方便,一家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村幹部多次到苗福祥家講解國家政策,耐心告訴他,易地搬遷小區旁建了扶貧車間,可以讓兒子兒媳進入扶貧車間,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幾個孫子還能在小區門口新建的學校上學。聽了村幹部的解釋,一家人的心結解開了,決定搬出窮山溝。

  2019年10月,苗福祥一家人搬進了新建的易地搬遷安置點。在安置點新房子裏,水、電、天然氣都通上了,政府給苗福祥家補助了2100元的天然氣費,冬天取暖不用發愁,孩子們上學的新學校離家才200米。“做夢都想不到,我一個山溝裏過了一輩子的老漢,還能住進這樓房。”苗福祥高興得合不攏嘴。

  在東鄉縣城南區安置點,為了切實提高貧困群眾的生活品質,增強獲得感,城南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次性解決了貧困戶的住房、交通、上學、就業、就醫、飲水等問題,確保搬遷群眾搬得進、住得好。

  自打住進了新房,苗福祥一家人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了。“國家給了我們這麼好的政策,非常感謝黨和政府,以後我們要自力更生,開始新的生活。”新年新氣象,苗福祥全家人已經商量好,一開春,苗一卜就再不外出,和媳婦一起去小區附近的毛織廠打工。

  東鄉縣地處隴中黃土高原,山大溝深、氣候乾燥,生存環境艱苦,是甘肅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離開苦瘠的大山謀發展,因地制宜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是當地探索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扶貧民生工程,也是山區群眾決戰貧困的創舉。

  “搬出窮山窩日子變紅火”。近年來,東鄉縣舉全縣治理,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東鄉全縣有5255戶28023人被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工程全部投入使用,移民實現全部入住。同時,積極整合各類資源,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行路、上學等系列問題。

  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如今,在東鄉縣城新區、達板園區一幢幢新樓房拔地而起,山鄉展新顏。“搬進新房大概有半年多了,水、電、暖等一應俱全,在這裡住得很舒服,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對山區老百姓的關心和支援。”家住龍泉鎮周楊村的搬遷戶楊阿西説。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標。要讓搬遷群眾脫貧致富,産業扶貧是重點。圍繞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的目標,東鄉縣逐戶走訪搬遷群眾家庭,精準掌握家庭勞動力及就業情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採取開發就業市場、科學養殖、扶貧車間、勞務輸轉、光伏扶貧、公益性崗位開發、生態補償、土地流轉、注資分紅、政策兜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

  東鄉縣百和鄉和峴村90後青年馬福鵬初中畢業後,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選擇在縣職業技術學校學習牛肉拉麵技術。

  臨近春節,培訓班很火爆,馬福鵬和移民搬遷來的年輕人一大早就來到學校。馬福鵬一邊聽老師講解,一邊動手操作,一段時間下來,已熟練地掌握牛肉拉麵的基本技藝。

  “我以前苦於不會技術,剛好縣上辦了拉麵技師班,很高興來這裡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説我有進步。”馬福鵬籌劃著,學好技術後,先去餐廳做拉麵師,有了積蓄,想著自己開餐廳。

  “為了讓群眾學到一技之長,儘早實現脫貧致富,我們加大技能培訓力度,開設各種特色班,給年輕人提供培訓機會,幫助有一技之長,回報社會和家庭。”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章秀武説。

  告別故土、走出大山。世代貧苦的東鄉農民“易”出新天地、“搬”出新生活,孕育著新希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通訊員 馬志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劉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