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校成為脫貧攻堅生力軍(深聚焦)

2020-01-19 17:1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又賣出500斤!”這幾天,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阮維斌時刻關注著手機彈出的新消息。他與實驗室師生共同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南開生科生物防治技術團隊”,最近賣起了馬鈴薯。

  這些馬鈴薯,全部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莊浪縣。在阮維斌的指導下,當地農民採用南開大學“以蟲治蟲”的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人工除草,以羊糞為肥料,農殘檢測“零檢出”,種出了名副其實的綠色有機馬鈴薯。

  去年11月底,莊浪縣20畝試驗田收穫了4萬斤高品質馬鈴薯,它們肉質堅實、口感醇香。“如果這些馬鈴薯順利賣出去,農戶賺到錢,他們也就看到了種植綠色有機馬鈴薯致富的新希望。”阮維斌説。

  像阮維斌一樣奮戰在扶貧一線的高校師生還有很多:北京科技大學駐甘肅省秦安縣西川鎮小莊村第一書記蔣靈斌,為村民出實招、解難題,探索出“支部+企業+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産業脫貧模式,有效改變了村莊落後面貌;電子科技大學教師趙冰任貴州省岑鞏縣大有鎮塔山村第一書記時,培育“金種子”致富帶頭人,大力發展生豬、肉牛等養殖産業,走出了一條“強村帶弱村、黨員帶群眾、能人帶貧困戶”的道路。

  高校師生們積極發揮著人才、智力、科技優勢,成為脫貧攻堅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目前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已全部投入扶貧工作。2018年,首批44所綜合類和理工科為主的直屬高校共投入幫扶資金1.38億元,引進幫扶資金13.18億元,培訓基層幹部2.34萬人,培訓技術人員3.73萬人,幫助銷售農産品3.27億元。

  強智力:推動産業發展

  一身接地氣的打扮、總是風塵僕僕的樣子,相比于教師這個職業,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尹兆正倒更像個農民。

  在浙江,尹兆正是遠近聞名的人物。2013年,他來到學校定點幫扶的雲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

  景東烏骨雞,毛腳、綠耳、體大,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備受消費者青睞。養殖烏骨雞也是當地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主要生計來源。

  可當地百姓守著“金鳳凰”卻沒有致富。為什麼會這樣?尹兆正到景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研。每到一地,村民就都會拉著尹兆正去自家的雞舍、看自家養的“土雞”。説是雞舍,其實就是貧困戶們在門前屋後自搭的狹小而低矮原始雞窩。尹兆正每次都要俯下身子、趴在地上才能觀察雞的體質和生長情況。

  “手伸過去抓到的苗雞不是病懨懨的就是濕漉漉的,雞的體質差,成活率低。”村民們原始的烏骨雞養殖方法讓尹兆正很心痛,“正常浙江一些經選育後的烏骨雞品種一隻母雞年産蛋可達100隻以上,而景東烏骨雞一隻種雞每年産蛋只有60隻左右,有的甚至只能生産40多只,這無形中大大增加了景東烏骨雞苗雞的生産成本。”

  科學養殖、良種選育,在過去7年多時間裏,尹兆正帶領村民慢慢改變。2019年,景東烏骨雞出欄437.85萬隻。為了更好開展農技培訓,尹兆正還和景東縣農科局等一道編寫了《景東無量山烏骨雞養殖綜合技術規範》,為當地留下了可供培訓的“致富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脫貧攻堅領域的“漁”是什麼?技術幫扶、創新驅動,無疑是答案之一。近年來,各高校通過發揮學科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和産業化,不僅助推傳統産業發展升級,也培育發展出許多特色産業。

  以前一提到扶貧,陜西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孫清潮就滿面愁容。一所文科院校、一個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怎樣創新思路服務精準扶貧?

  2017年臘月二十八,孫清潮還在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考察,翻縣誌、走山路、訪農家,突然眼前巴山畫廊的青山綠水讓他眼前一亮。

  2018年5月,陜西師範大學結對幫扶嵐皋縣重點項目楊家院子建設橫空出世,成為陜西首個“非遺文旅小鎮”。一年多時間,孫清潮帶領文學院師生走進嵐皋的山山峁峁,搶救整理當地珍貴的民間傳説、歷史掌故、民間歌謠、詩文遺存、杜氏家規以及巴文化歷史文獻等重要文化資料。

  “如今《嵐皋歷史文化叢書》已經問世,眼下我們正在策劃建設非遺小鎮體驗館,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推動嵐皋縣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讓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孫清潮説。

  惠民生:助力教育與醫療

  中國已舉辦了兩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但對於雲南省尋甸縣大山裏的孩子們來説,提起“進博會”,小小的眼睛裏還是充滿了大大的疑惑:進博會是什麼?有哪些有趣的東西?

  為解答孩子們的疑問,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一場跨越2000多公里的視頻直播互動課開始了——螢幕的一端是尋甸縣幾十雙充滿期待的眼睛,另一端是上海進博會志願者“小葉子”、華東理工大學學生吳怡。她把自己在進博會上所見所聞,直觀地展示給了這群大山裏的孩子們。

  這堂特殊的課,也燃起了孩子們的夢想:“老師,我也想去進博會看看,我將來也要去上海上大學,去當一名‘小葉子’。”

  為孩子們插上夢想翅膀的,正是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從2017年至今,已有連續3屆共21名學生來到尋甸開展支教活動,他們利用專業知識和特長,用青春、用陪伴、用知識溫暖著山裏孩子的心。

  教育是民生工程,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優質教育,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在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中,高校誌願與支教團隊起到重要作用。

  山東大學啟動支教團“夢想導師”計劃,“助夢”團隊分別與河南省確山縣4所學校學生組成“學涯陪伴”關係,開展一對一結對,與孩子們開展線上和線下溝通互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目前已覆蓋當地學生2000余人。

  天津大學以寒暑假社會實踐為依託,通過眾籌、義賣、校友資助、校企合作、學校支援等方式,計劃在2020年前為全國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中小學建立包括美術教室、電教室、科技教室、體育室、活動室等在內的100個“夢想教室”。

  北京理工大學派遣多個專業學院的師生團隊赴山西省方山縣暑期學校開展支教工作。迄今共有288名北理工師生在當地開展了思想教育、專業教育和課外教育,累計培訓農村中小學生1554人次。

  醫療是民生大事,為了有效防治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許多高校開展醫療扶貧工作,在保障貧困地區群眾身體健康的同時,助力精準扶貧紮實推進。

  復旦大學在雲南省永平縣,通過支援設備、醫療隊派駐、專家帶教、崗位培訓、會診義診、遠端醫療等建設“立體”健康扶貧體系,選派7批36人次醫療隊常駐永平,建立5個專家工作站,激活了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能級。

  上海交通大學開展“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篩查和救治”等一系列的愛心幫扶活動,投入近百萬元;附屬胸科醫院開闢綠色通道,救治了136名重症難症患兒;展開滬滇醫療合作,不定期組織專家義診團赴當地組織義診活動,服務困難群眾超過1000人次。

  留人才:增強內生動力

  在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樓的視頻會議室裏,距離約定的連線時間還有半個小時,數理學院的4位老師正在做最後的準備——連接設備、調試視頻軟體、分享班級邀請碼。一切完備,這堂跨越千里的共建分享課就開始了。螢幕那端連接的是內蒙古科左中旗保康一中。

  “老師們,上次課後我又思考了一下,對於2018年江蘇卷的第二個大題,我給大家分享新的解題思路和授課方法……”北京化工大學教師郭敏茹向螢幕那端10余位高中老師娓娓道來。

  每週一次、每次兩小時的視頻連線,已成為郭敏茹等39位北化教師2019年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希望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傳遞給貧困地區的老師,讓他們成為火種,點燃一個個貧困學子的夢想。”郭敏茹説。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北京化工大學與扶貧點科左中旗教科體局、保康一中聯合開展了“心橋工程”精準扶貧教育教學共建項目,目前有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5個學科共39名教師參與該項目。通過微信、郵箱、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交流,保康一中漸漸形成一支優質的師資力量。

  扶貧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留下人才,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在貧困地區群眾心靈深處埋下“我要脫貧”的觀念,最為重要。

  哈爾濱工業大學定點幫扶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通過派駐支教教師、開展結對幫扶等形式,不斷提升當地師資能力;首都師範大學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學前教育進行精準扶貧,破解制約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難題;北京建築大學成立實踐團,師生們深入河北省阜平縣,為三所重點貧困小學建立公益圖書館,為孩子們搭建起知識與夢想的港灣;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彪在挂職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期間,向社會籌措圖書3萬餘冊;北京大學繼續教育部副部長楊學祥挂職期間,組織專家教授到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開展“北大——彌渡講壇”6場,平均每月2場,2000多名彌渡縣幹部參加培訓,為彌渡脫貧攻堅注入智力人才支援。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地區和群眾樹立起擺脫貧困的鬥志和勇氣;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思路,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衝刺期,作為匯聚大量人才與科技資源的智力高地,高校正在扶志與扶智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