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關係
201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召開劃時代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系統設計、全面推進改革,這是從我國的社會存在出發,正確認識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作出的重大歷史性決策。那麼,全面深化改革與歷史唯物主義之間具體有哪些關係,總書記是如何闡釋的。筆記君做了梳理,一起來學習。
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著重從學習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質生産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等三個方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科學闡述和深入分析,強調要推動全黨學習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學習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
總書記説:
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基本原理: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著整個社會發展進程。生産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産力狀況,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它們的共同作用構成整個社會的矛盾運動。只有把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才能全面把握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
如何理解:
我們黨為什麼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存在出發的,即從我國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的總和出發的,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的。”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依據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需要調整生産關係,不斷依據經濟基礎的需要調整上層建築。我們提出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我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礙生産力發展和經濟基礎變革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不斷激發和釋放社會活力,不斷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立足於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著眼于推動生産關係同生産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
物質生産是社會生活的基礎
總書記説:
學習和掌握物質生産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係。
基本原理: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産力是全部社會生活的物質前提,同生産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産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經濟基礎。生産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生産力發展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帶有根本性的標準。這為我們分析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依據。
如何理解: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這是深刻把握歷史唯物主義規律得出的科學結論。
現階段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重點是發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文章中堅定重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就決定了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經濟建設仍然是全黨的中心工作。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重大經濟體制改革能夠産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
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並不是單線式的簡單決定和被決定的邏輯,而是作用和反作用的關係。為此,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對生産力標準必須全面準確理解,不能絕對化,不能撇開生産關係、上層建築來理解生産力標準”。這就深刻道出了改革何以必須“全面”的理論依據。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這樣才能夠通過不斷調整生産關係激發社會生産力發展活力,通過不斷完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形成綜合效應。
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
總書記説:
學習和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
基本原理:
如何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是社會歷史觀的重大問題。同歷史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相對立,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第一次徹底解決了這個重大問題,提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是在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進行的,生産力是起決定作用的,而勞動者在生産力中是起決定作用的,因而社會基本矛盾的決定作用要通過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活動來實現。
如何理解:
我們黨在長期的奮鬥中,既通過提出並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這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本質上體現的就是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史觀創造性地運用於我國實踐,鮮明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他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他反覆強調,遇到關係複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要認真想一想群眾實際情況究竟怎樣?群眾到底在期待什麼?群眾利益如何保障?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是否滿意?“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 為了人民,是改革的邏輯起點,也是價值根基。“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始終站在人民立場把握和處理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作為衡量改革的重要標準,只要符合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只要有利於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堅決地破、堅決地改,民生改革舉措出臺的密度、實施的力度、成就的高度,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同時,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改革,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億萬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磅薄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