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線調查】全國唯一千億級“茶葉”如何長成

2020-01-14 11:5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我國産茶的省份很多,小小的一片茶葉支撐著多個地方的産業發展,茶産業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些“茶葉之鄉”中,福建尤為突出。

  2018年,福建茶葉全産業鏈産值達1035億元,規模位居全國首位。目前更是全國唯一茶産值過千億的省份。作為茶産業大省,有人説,其成功之處在於率先倡導茶園不用化學農藥,大力推進茶産業綠色發展;有人説,是茶品牌做得好,蹚出了一條高品質發展的“茶道”。到底福建“這片葉子”有何不同之處?

  “閩中茶品天下高。”這是古人對福建茶的讚譽之詞。時至今日,茶仍然是福建重要的特色優勢産業。

  受益於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悠久精湛的加工技藝和風格各異的茶葉品種,福建的茶葉可謂“多姿多彩”: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正山小種、坦洋工夫……

  有了這些各領風騷的茶葉“眾星捧月”,2018年,福建茶葉全産業鏈産值達1035億元,規模位居全國首位。茶葉已經成為福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載體,成為全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一片葉子如何能造就一個千億級規模的産業?福建茶産業快速發展的背後,有哪些可圈可點的“茶道”?邁上千億級新臺階後,福建茶産業如何再上新臺階?

  吹響衝鋒號

  2019年12月初,儘管不是採茶季,但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依然在茶園裏忙碌著。

  2019年,武夷山降水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持續乾旱。這一旱情的持續,或許會讓明年的茶葉減産。不過,何一心更關心的,是茶園裏套種的苗木能不能挺過去。這些天,趁著天氣比較暖和,他抓緊組織員工,把已經枯死的樹木拔除,並補種上新苗木。

  2001年,對茶葉還一竅不通的他,僅僅因為喜歡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就在當地投資1800萬元建設生態廠區及生態茶園基地,並在茶園裏搞起了“小造林、大造景”的生態環境建設,套種了1萬多株樹種。僅2018年一年,他在種樹上的投資就超過500萬元。

  “有了這些樹,有利於水土保持,而且鳥類有棲息之所,生物多樣性能得到保護。”何一心説。

  福建省種植業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蘇峰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近年來,隨著茶葉市場行情高漲,農民種茶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不過,個別地方無序、違法違規開墾茶山的行為有所增加,一些不適合開墾的山區也被毀林種茶,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福建各個茶葉主産區都將生態保護優先作為茶産業發展的一條紅線,多地開始整頓治理毀林開墾種茶等非法破壞林地的行為。

  “對於茶葉發展而言,目前不應繼續鼓勵擴大種植面積,而是要保護好綠水青山,實現生態保護和産業發展的平衡。”福鼎市委書記劉振輝説。2018年,福鼎市專門發文,明確嚴禁違法違規開墾山林。

  武夷山市也于2018年啟動了整治工作,決定對2008年12月以後所有違法違規開墾的茶山進行徹底整治,並對整治不力者嚴肅問責。

  在鐵觀音主産區安溪縣,首創實行了“山長制”,對高坡度、低海拔等不適宜茶樹生長的區域實行退茶還林還耕,鎖住茶山水土資源。2014年以來累計植樹造林15.29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5.77%,茶山大生態保護效能持續提升。

  “我們提出茶産業綠色發展理念,就是要推動茶産業由過去的增産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真正實現茶産業的高品質發展。”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華康説,為推進茶産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福建印發了《關於推進綠色發展品質興茶八條措施的通知》,明確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推進産業和生態相協調。對於毀林種茶,以及在坡度25度以上及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的山地新開墾茶園的行為,將依法依規予以嚴厲打擊。

  築起防火牆

  一杯綠色健康好茶,必須從茶農茶園源頭抓起。對於茶葉而言,只有嚴守品質安全的底線,才能贏得市場的充分信任。

  安溪縣供銷聯社副主任詹良德告訴記者,安溪把茶葉品質安全作為産業發展和品牌建設的生命線。為進一步強化涉茶農資監管,安溪縣整合5家經營公司及旗下258個經營網點,組建安溪縣新合作農業生産資料有限公司,統一經營全縣農資産品,並由縣供銷聯社集中統一管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通過“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安溪縣把農藥生産企業、農民使用農藥情況和監管部門一同納入資訊化監控平臺,通過農民手裏的農資購買卡,政府部門就能及時掌握農民使用農藥的情況,並指導農民合理用藥。

  “只要茶農的賬戶出現農藥交易異常,系統就會自動發出預警資訊,相關執法部門將對茶農的茶園進行重點監測,一旦發現茶農從非法渠道購進不合格農藥,將立即予以阻止,情節嚴重者還要追究法律責任。”詹良德説。

  在福鼎市點頭鎮,鎮長張龍貴告訴記者,點頭鎮是福鼎市白茶生産最集中的鄉鎮之一,全鎮共有茶園36676畝。為確保茶葉的品質安全,點頭鎮加快推進了茶園基地化建設,推行茶園有機肥替代化肥,並在翁溪、柏柳、舉州等3個村整村推進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試點工作和後井村生態茶園管理試點工作。

  張龍貴所説的“統防統治”,是福建省為確保茶葉品質安全、推動綠色優質産品供給的一項重要舉措。黃華康告訴記者,福建省在持續建設生態茶園的基礎上,全面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替代使用化學農藥,推動病蟲害統防統治替代家家戶戶分散式防治模式。

  “統防統治不僅防治效果更好,品質安全更有保障,茶農的農資負擔也進一步減輕了。”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振傳説,在茶園基地建設中,品品香和30多家茶葉合作社、家庭農場共同組建現代茶産業聯合體,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與合作社、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係,帶動茶農分享茶産業鏈增值收益。

  李學進是福鼎市磻溪鎮南廣村廣元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的所有農資都由品品香統一提供。這些農資中,有些是免費的,有些只收取一半的費用。折算下來,農民的農資成本能減少30%左右。而且,如果茶農的茶葉品質能達到歐盟標準,品品香在收購時還會多給20%的獎勵。10多年前,茶農一畝茶園的茶青收成只有1000多元,現在一般都在1萬元以上。

  “這種聯合體的構建,有利於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既從源頭上確保産品品質安全,也能更有效地促進茶産業做大做強做優。”蘇峰説。

  “通過強化科技服務,福建採取了生態調控、農藝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措施,在全國率先倡導茶園不使用化學農藥,目前全省不用化學農藥綠色示範茶園已經超過100萬畝。”黃華康説,“茶葉不打藥,打藥沒人要”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打牢奠基石

  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有著450年的紅茶歷史,是世界紅茶的發源地。這裡植被豐富,山高谷深,土壤肥沃,遠離污染。武夷山正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元勳祖上世代居住在此。他説,這裡四面環山,只能靠山吃山,以種茶制茶賣茶謀生。

  2000年前後,國內紅茶市場凋敝,全村有三分之二的茶園荒廢。看到這一局面,江元勳很不甘心。他開始改進制茶工藝,改制烏龍茶,幫助鄉親們消化茶青。幸運的是,一位有機食品專家發現桐木村的茶葉是天然有機茶後,幫助江元勳做了有機茶認證,還把他介紹給了海外客戶。就這樣,江元勳的紅茶打開了銷路。

  2005年,江元勳在友人的建議下,帶領團隊在傳承紅茶傳統製作技藝的基礎上,通過創新融合,研發出高端紅茶金駿眉,改變了傳統紅茶“濃、紅、苦、澀”的特點,引發了國內紅茶的消費熱潮。

  在江元勳看來,當前我國茶産業整體上存在茶葉需求疲軟,産能過剩,市場競爭力不足,茶葉生産規範化、規模化與組織化程度低和網際網路滲透率低等問題。要真正把茶産業做大做強,必須不斷以創新供給促進消費,不斷豐富茶産品的品類,加強産業精深加工延伸。

  創新,關鍵要洞察消費需求,解決消費“痛點”。林振傳告訴記者,白茶最開始的包裝都是圓餅形狀,沖泡時需要借助茶刀,但是,消費者在出差旅途中不可能隨身攜帶茶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13年,林振傳對白茶包裝進行革新。他把360克的茶餅改成72個小梯形,並推出了“曬白金”系列産品,形成統一包裝、統一標識,使茶葉的年份、品種、産地等資訊標注實現標準化。如今,“曬白金”系列産品單品年銷售額已經超過1億元。

  要增強發展後勁,還必須不斷提高茶葉生産加工的能力與水準,實現從傳統茶産業向現代茶産業的轉變。近年來,福建省扶持了300家茶業龍頭企業購置茶葉初制加工不落地機械化自動生産線、自動化萎凋室及其系統、茶葉色選機等生産加工設備,企業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水準明顯提升。

  走好品牌路

  品牌戰略是茶産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品牌化的不斷提速,會促進各種要素資源的集聚,為茶産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新動力,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黃華康説,福建的茶葉要拓展市場、走向全球,必須始終堅持品牌化的發展道路。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來到位於安溪的福建八馬茶業有限公司採訪時,其旗艦體驗店的顯要位置醒目地寫著:“熱烈祝賀八馬茶業全國連鎖店超過1700家。”這家于1997年註冊成立的安溪本土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僅安溪鐵觀音品類已是中國銷量第一品牌。

  “做品牌難,做品牌茶企更難。”八馬茶業公司副總經理周灼能告訴記者,傳統的茶葉加工工藝決定了茶葉的産品品質很難保持穩定。但是,如果要走品牌化道路,必須攻克這一難關。為此,八馬茶業在行業內提出了好茶的“四大標準”:安全、對口、正宗、穩定,並以此作為自身的奮鬥目標。多年來,八馬茶業已經開發出了以賽珍珠為代表的多個品牌,成為鐵觀音品牌化運營的領跑者。

  在八馬等一批茶葉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安溪鐵觀音已經連續4年名列全國茶葉區域品牌價值第一位。

  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的發源地。經過歲月的積澱,茉莉花茶已成為福州城市文化名片、福建茶文化名片、中國的名片。

  2014年,福州茉莉花種植和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茉莉花茶文化正物化在創新開發的茶品中,默化在消費者的心靈裏。

  在推進品牌化進程中,福建一些茶葉企業進一步拓展市場渠道,加強與市場行銷的“網紅”企業合作,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例如,香江茶業已經與瑞幸咖啡牽手;品品香茶業、高建發茶業牽手了小罐茶。

  黃華康告訴記者,在推動品牌升級過程中,福建各茶葉主産區還將當地旅遊資源與茶産業相結合,開發茶文化旅遊,推出茶園生態遊、茶鄉體驗遊、茶保健旅遊、茶事修學遊等茶文化旅遊線路,不斷豐富茶葉生産、茶藝表演、茶文化交流等活動。

  記者了解到,福建已經扶持建設了安溪華祥苑茶莊園、武夷山香江茗苑、福鼎品品香白茶莊園等一批茶莊園,培育了以武夷山“印象大紅袍”為代表的一批以茶為主題的旅遊體驗項目。

  此外,為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福建2016年以來,率先在全國組織重點茶葉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閩茶海絲行”經貿活動,先後到海外參加國際茶展、舉辦專場推介等,突出展示了福建茶葉歷史悠久、茶類豐富、茶品多樣、生態優良、品質安全的良好形象,宣傳推介了福建茶産業與茶品牌,簽訂合同33億元,設立12個閩茶文化推廣中心,取得了顯著的茶葉經貿成果,促進了茶文化對外交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躍然 薛志偉 林火燦)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