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讓每一位殘疾人都有尊嚴的活下去”——吉林省基層農村助殘扶貧見聞

2019-11-22 16:41: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延邊11月22日消息(記者王晶)農村殘疾人,特別是農村貧困殘疾人,是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殊困難群體。

  時至冬季,東北農村已進入“窩冬期”。然而,49歲的張運波卻沒有在燒得火熱的炕頭上享受片半刻清閒。身為吉林長春朝陽鄉團林子村黨支部書記的他,坐在輪椅上,每天忙碌地統計著來自各地的農産品訂單,帶著村民修整大棚,為明年種出更好的蔬菜做準備。“我本身就是殘疾人,很清楚殘疾人的需求,一時的救助改變不了什麼,只有發展産業,讓他們自食其力,才能更有尊嚴地活下去。”張運波説。

  張運波帶領農戶研究水稻種植品種和訂單銷售情況(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2020年“全面小康”的腳步漸行漸近,吉林省在三年內完成8萬餘殘疾人的脫貧,其中部分為老殘一體和重度殘疾人。從長春到吉林市,再到朝鮮族自治州延邊,在吉林走訪調研的幾天裏,記者見到了更多的“張運波”。其實無需更多數據,所聞所見的一個個具體的人與事,都是吉林基層農村助殘脫貧故事裏的鮮明注腳。

  特色産業促脫貧:拄著拐種榛子樹的“鄉土專家”

  一輪降雪天氣過後,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的氣溫又降不少。山坡綿延起伏,榛子漫山遍野。落日余暉中,一個身影一起一伏地走在山路上。57歲的李端仁拄著拐杖前往山上篩選健康的榛子樹苗木,為明年種植做著準備。

  去往仁利榛樹栽培農民專業合作社只有一條沙石路,顛簸了兩個小時,記者終於見到了李端仁。他看上去憨厚樸實,腿腳曾患雙側股骨頭壞死,有些不靈便,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卻帶領殘疾人走出了一條致富路。“榛子連摘、再打殼、再銷售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不,我們今年的果子剛剛銷售完,收入大該有40余萬元。”站在山頂上,李端仁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他的“寶貝們”。

  作為糧食大省,近年來吉林一直努力打造著玉米“黃金”、大米“白金”和雜糧雜豆“健康”這三張名片,同時,這幾種作物也一直是當地脫貧攻堅的主要載體。但李端仁為何沒按套路出牌,帶領著村民鏟掉玉米桿、栽上榛子樹?

  李端仁與他的榛子林(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原來,李端仁所在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宋家村地處丘陵地帶,過去村民主要種植甜玉米,但由於氣候差,産量和品質都跟山下的沒法比,辛苦一年也賣不上個好價錢。一次機緣巧合,他接觸到了大榛子種植項目。調研發現,一畝的玉米收入不過幾百元,而一畝榛子的收入則有8000多元,幾乎是種植玉米的十倍,“主要是榛子樹不用過多的打理,省時省力,適合殘疾人作業。”

  “當年結出的榛子被各超市搶購一空,乾果每斤能賣到15元至20元。到2017年,收入最高的一戶一年能達20萬元。”至今,李端仁回憶此景時仍頗為自豪。此後,為更好地幫助殘疾人脫貧致富,永吉縣殘聯把李端仁的榛子種植基地作為殘疾人扶貧實訓基地,擴大到對殘疾人進行集中培訓,組織殘疾人開展榛樹栽培培訓,培訓殘疾人500余人。

  而對於殘疾人買榛苗,李端仁每棵優惠30%。曾經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景玉環便是受益者之一。55歲的景玉環帶著32歲的腦癱兒子相依為命,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後,母子二人因為山地不能種植玉米,家庭收入大大減少。在永吉縣殘聯和李端仁的共同幫助下,2015年,景玉環種下了一千多棵榛子苗。

  “今年是榛子樹的第五年,第一次長果就賣了5000多元。加上打掃村裏的街道等收入,我們家今年實現了脫貧。“坐在自家炕頭上,景玉環談及此處,落了淚,她再也無需靠被人救濟過活。而看到這樣的場景,很多曾經不看好的村民也把原本荒廢了土地栽上了榛子苗。甚至,如今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回村栽起了榛子。

  精準康復助脫貧:“大康復”補醫療“短板”

  前幾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迎來2019年第一場雪。

  走進安圖縣明月鎮龍泉村的衛生室內,76歲的村民盧大爺在康復腳踏車上進行著下肢鍛鍊。由於常年“三高”,盧大爺總覺得下肢麻木、不聽使喚。“‘三高’就得多運動,可這冰天雪地的能去哪?衛生室裏放幾個器材多得勁兒,不明白的還能問問衛生室的工作人員。”平日地裏沒了農活,盧大爺都要到這裡來動動筋骨。

  康復是殘疾人就業、就學、融入社會的前提,由於殘疾人康復週期長,專業性強,需要醫務人員正確指導,持之以恒,許多殘疾人因為經濟原因和交通原因難以堅持。而將康復室設置在村衛生室內,無疑解決了這些問題。

  村民正在衛生室內進行康復訓練(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安圖縣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南部,素有“長白山第一縣”之稱,是國家級貧困縣。其中,全縣共有1.1萬持證殘疾人。對殘疾人來説,康復項目則是一筆不小的醫療花費。“這個殘疾人康復室建立於2018年,為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了場所和設施,全村每天都有幾名殘疾人和村民來這裡進行康復訓練、文娛活動,實現了人人享有基本康復服務的目標。”中央政策研究室下派到龍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王平堂介紹到。

  實際上,這僅是當地“大康復促精準脫貧”的村級殘疾人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從2018年開始,明月鎮衛生院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的醫生還為村裏的殘疾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走進村中賈如美家的小院,門口幾十米的水泥路是村裏專門為其修建,而屋內炕頭墻上則清清楚楚地貼著村內家庭醫生及扶貧書記的聯繫方式。

  賈如美今年已有77歲高齡,為聽力二級殘疾,75歲的丈夫吳繼奎是肢體三級殘疾,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每月至少入戶一次,服務項目為基礎狀況(血壓、體溫)檢測、康復需求調查、康復評估、心理疏導等。”她告訴記者,2017年12月,丈夫吳繼奎享受了全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試點重點干預項目80元殘疾評定補貼。2019年3月,縣殘聯為賈如美發放了助聽器。

  賈如美家中墻上便貼著醫生聯繫方式(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此外,針對殘疾人輔助器具選擇應切合實際,安圖縣也力求服務人性化考慮需求層次。首先解決生存障礙和個人醫療,其次考慮功能障礙進行代償。與賈如美同村的王曉美,肢體一級殘疾,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通過動態更新入戶調查康復服務需求:洗澡機和護理床。

  記者見到王曉美時,她已躺在床上四年,幾乎沒有任何意識,為此,他的丈夫放棄了原出租司機的工作,照顧至今。2018年縣殘聯為其適配了護理床、防褥瘡氣床墊和洗澡機,通過輔助器具適配極大改善了殘疾人的生活護理狀況,減輕了家庭負擔。

  臨行前,記者還得知,如今加上貧困殘疾人“兩補制度”,賈如美和王曉美的年家庭收入均已超過了兩萬元,其中包括光伏資金分紅以及村裏為其安置的崗位務工收入。顯然,精準康復切實提高了安圖縣的康復服務水準。

  當地殘聯為王曉美提供的防褥瘡氣床墊(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精準兜底保脫貧:貼合實際 瞄準殘疾人需求

  一場大雪後,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大興溝鎮雙河村被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裏。一群肥碩的大鵝,悠然自得地漫步在雪地裏。李秀珍拎著一口袋飼料,走近了鵝群。

  46歲的李秀珍是肢體、智力等多重殘疾人,與78歲的母親相依為命。多年來,分別享受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最低生活保障。為了幫助這個家庭實現脫貧,當地為其在村裏安置了公益崗位。今年5月,當地殘聯還對其實施了農村殘疾人扶持産業項目,免費發放了30隻雞、20隻鵝以及1000斤的玉米。如今,這群鵝和雞已可以出欄。

  除了産業、康復扶貧,吉林省也在強化精準兜底,確保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産業就業幫扶脫貧的納入兜底保障範圍。據記者了解,李秀珍一家受益後,按照當地的行情,一隻鵝可以賣到150元,一隻雞為100元。

  李秀珍收拾著從地裏撿回來的玉米(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有數據表明,自2016年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吉林省共幫助57.6萬人次殘疾人享受了“兩項補貼”政策;通過開展精準康復服務,有康復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達90%以上;幫助2萬餘名有需求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現了自主生産增收;為12081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改造。

  但這些似乎還不夠,剩下的近兩萬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才是脫貧攻堅中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就此,吉林省殘聯副理事長李德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吉林省將針對這部分沒有勞動能力的群體研究相應的托養和兜底保障等工作,同時,建立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防止脫貧人口再返貧。而這,恰恰符合中國殘聯整體的大方向。針對下一步工作,中國殘聯負責人告訴記者,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推動貧困殘疾人脫貧政策的有效落實,進一步重點聚焦貧困重度殘疾人的突出困難和問題。

  殘疾人開展文藝活動(央廣網記者 王晶 攝)

  數天的採訪結束,雪後的汪清縣萬里無雲,駕車一路離開縣城行至新惠社區一家殘疾人日間照料示範站。當記者趕到時,由社區殘疾人組成的殘疾人陽光藝術團正表演著富有民族特色的節目。這裡作為扶貧遷移安置社區,貧困殘疾人較為集中。通過不斷完善照料站設施設備,經常組織殘疾人開展文藝活動等各項活動。

  眼下,吉林仍處於冰天雪地模式,但這家小屋裏卻溫暖如春。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