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講堂:“七個一”詮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
本期嘉賓簡介:
馬衛防,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副院長。
精彩觀點:
新中國70年,矗立起一座座光輝的歷史豐碑。70年前,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浴血奮戰,使“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
70年接力奮鬥創造,充滿光榮與夢想、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中國人民的歷史夙願,是我們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題中之義。70年風雨兼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與人民共和國的建設發展同行,在戰火硝煙中艱難起步,在改革開放中加速發展,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全面推進,取得一個又一個歷史性成就。
人民軍隊由大向強,威懾和實戰能力不斷提升,發展成為諸軍兵種聯合、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資訊化的強大軍隊。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一定能夠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加強練兵備戰,聚力強軍勝戰,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講座實錄:
70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與新中國共成長,始終瞄準世界一流,永不停步、破繭成蝶,從追趕時代,到與時代並行,再到引領時代、開創未來。這70年的恢宏歷程,可以説是風雲激蕩,征途如虹;披荊斬棘,砥礪前行;上下求索,春華秋實。今天,我就結合工作和學習體會,用“七個一”來詮釋國防和軍隊建設偉大成就。
第一個“一”,就是一個特有政治優勢更加鞏固強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不動搖,人民軍隊始終忠誠于黨聽指揮
國防和軍隊建設70年成就千條萬條,黨指揮槍的原則是第一條。毛主席在紅軍時期確立的這條原則,是從中國革命中土生土長出來的,是被無數事實反覆證明了的科學真理。我軍正是依靠黨的堅強領導,始終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在開國大典之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就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明確提出新中國“建立統一的軍隊”。1954年9月,新中國頒布了第一部憲法,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五四憲法”,其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統率全國武裝力量”,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規範了軍隊最高領導權。也是在1954年9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整個軍事工作。由此,我們黨初步建立了與我國國體、政體相適應的軍事領導制度。
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軍事領導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創新和完善。1982年,我國頒布了第四部憲法,人們通常稱為“八二憲法”。這部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這就使黨對軍隊的領導和國家對軍隊的領導融為一體。我們現行的憲法,就是“八二憲法”的修正版。1997年,通過了《國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受中國共産黨領導”,這就進一步明確了黨在國家武裝力量、領導體制中的地位。
十九大還把“黨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寫入黨章,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領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執政必執軍,強國必強軍。縱觀歷史,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經歷了一個由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由實踐感知、情感認同不斷上升為理性認知、制度認同的過程,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烈火真金。這塊真金,保證了人民軍隊始終是黨的軍隊、國家的軍隊、人民的軍隊,保證了黨領導軍隊和國家領導軍隊的高度統一,這種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新型軍事領導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偉大創舉,是黨和國家重要的政治優勢。
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我軍建設發展的關鍵,關係強軍事業興衰成敗,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黨的十八大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堅持從政治上建設和掌握軍隊,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作為我軍的命根子緊抓不放,特別是召開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和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軍隊黨的建設的決定》,狠抓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軍,堅持以整風精神推進政治整訓,堅持以理論武裝凝心聚魂,堅持把黨組織搞堅強,堅持貫徹軍隊好幹部標準,堅持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帶領全軍尋根溯源、革弊鼎新,推動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發生全面深刻變化,為強軍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第二個“一”,就是一部軍事指導理論不斷豐富發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與時俱進,始終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科學指引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人民軍隊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關鍵在於始終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戰爭和人民軍隊建設實踐相結合,先後形成了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等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成果。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新時代建設一支什麼樣的強大人民軍隊、怎樣建設一支強大人民軍隊,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斷、新的理論概括、新的戰略安排;習主席準確把握國際軍事競爭新態勢,宏闊運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擘畫新時代強軍藍圖,在波瀾壯闊的強軍實踐中,帶領全軍深入進行理論探索和實踐創造,形成了習近平強軍思想。
習近平強軍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最新成果,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行動綱領。這一思想貫穿的鮮明主題是強軍興軍;根本著眼是以強軍支撐強國復興偉業;核心要求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實踐指向是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第三個“一”,就是一個根本職能得以有效履行: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強柱石和鋼鐵長城作用充分彰顯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習主席多次強調,要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我軍作為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擔負著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産的神聖職責。可以説,我軍戰鬥力高低直接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的安危存亡。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軍隊追殲殘敵,進軍邊疆,剿滅匪特,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打出了國威軍威。改革開放新時期,人民軍隊著眼維護和平、遏制危機和打贏戰爭,加強戰備工作和實戰化演習演練,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壞活動,有效履行歷史使命。進入新時代,習主席運籌帷幄,親自指揮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領海權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70年彈指一揮間,任重道遠責任在前。當今世界,正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新的時與勢,黨中央、習主席賦予我軍提供“四個戰略支撐”的歷史使命。人民軍隊一定能夠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強化改革創新,苦練打贏本領,堅決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第四個“一”,就是一條發展路徑更加清晰篤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人民軍隊邊戰邊改,邊建邊改,愈改愈強
人民軍隊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發展史。在黨的領導下,我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路走來,改革創新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可以説,我軍之所以始終充滿蓬勃朝氣,同我軍與時俱進,不斷推進自身改革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新中國成立之初,軍隊規模雖然龐大,但科技水準落後,武器裝備簡陋,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軍事鬥爭形勢。為此,黨領導我軍開始了精兵強軍之路的探索,經過幾個波次的調整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初步構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軍事制度體系和國防體系。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作出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新技術革命將深刻影響戰爭形態和軍隊建設的戰略判斷,積極推進戰略轉型,我軍軍事力量建設踏上新征程。經過這幾次大精簡,人民解放軍基本完成了“消腫”任務,數量精幹,結構優化,整體作戰能力顯著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多次強調,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要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在習主席親自領導指揮下,通過強腦、壯骨、活血,打破了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和大陸軍體制,形成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前所未有地刷新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面貌。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沒有休止符。當前,人民軍隊正以嶄新的姿態淬火礪劍、開新圖強,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重整行裝再出發。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一定能夠把改革進行到底,推動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敞亮。改革必成、強軍可期!
第五個“一”,就是一個戰略抓手日臻變為現實:全面實施科技興軍戰略,全速發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強勁引擎
人民解放軍由小到大,由弱勝強,從勝利走向勝利,既是一部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歷史,也是一部中國共産黨依靠科學技術建軍強軍的歷史。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國防科技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為黨的強軍事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人民軍隊必須掌握最新的裝備,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大炮,還要有原子彈,徹底改變中國的技術遠遠落後於帝國主義國家的狀態。在經濟實力十分薄弱的情況下,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領域,研製出原子彈、氫彈、彈道導彈,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兩彈一星”的突破,有力帶動了我國國防工業和武器裝備的飛速發展,我們自行研製的各類兵器陸續裝備部隊,我國國防實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有了質的躍升。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也是重要戰鬥力,並決策實施“863計劃”,攻克了一大批具有戰略意義的技術和工藝難題,為我軍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打下了比較雄厚的技術基礎。世紀之交,面對蓬勃興起的世界新軍事變革,我們確立建設資訊化軍隊、打贏資訊化戰爭的戰略目標,大力加快國防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防科技設備落後、效益低下、長期徘徊不前的困難局面,研製出了一批“殺手锏”武器裝備,提高了我軍打贏資訊化局部戰爭的能力。
進入新時代,習主席提出了“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重要思想,科學預測世界軍事科技革命大勢,精心籌劃科技興軍大略,人民軍隊吹響了科技興軍的時代號角。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時,我軍受閱的武器裝備主要是繳獲的戰利品。70年來,國防工業體系日臻完善,自主創新和自行研製出一大批先進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近年來,首艘國産航母下水試航,新型主力戰艦陸續下水,殲-20、運-20、直-20等系列飛機列裝部隊,東風系列導彈不斷更新換代,以高新技術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正在逐步形成。這次國慶閱兵,又有一大批新型武器裝備驚艷亮相,我軍武器裝備發展駛入新的“快車道”。
第六個“一”,就是一個治軍方略接力傳承推進:始終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治軍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一支現代軍隊的鮮明特徵。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戰爭形態的加速轉變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要求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走法制化道路,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不斷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準。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就極為重視軍隊紀律建設,及時作出“依法建軍”的戰略決策。1953年正式頒布了我軍三大條令,就是《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對內務制度、紀律維護和隊列生活等做了較為全面的規範。這一時期,還先後制定和翻譯了各類條令、教程、規範等上萬種,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總結歷史教訓,從法治入手整頓軍隊,軍隊各項法規制度得到迅速恢復。1990年版《內務條令》中,“堅持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寫入總則,首次進入了軍事法規,開啟依法治軍的新局面。1997年頒布的《國防法》,將依法治軍方針首次寫入國家法律,正式上升為國家意志,標誌著我軍治軍理念和方式實現了新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鮮明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契合了黨治國理政思想的新發展,反映了建設強大人民軍隊的新要求。
2014年,黨中央把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納入依法治國總體佈局;中央軍委2015年頒布《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2018年頒布試行新的共同條令,立起新時代全面從嚴治軍的新標準。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治軍方式正在發生歷史性深刻變革。
我軍經歷的每一次革命性鍛造、取得的每一個決定性勝利、走過的每一段光輝歷程,都離不開法律紀律的保證,都鐫刻著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印記。全軍官兵一定能以崇尚法治、建設法治、厲行法治的實際行動,使強軍興軍在法治軌道上風正帆高懸、行穩而致遠。
第七個“一”,就是一個戰略工程不斷提質躍升:全面加強軍事人才隊伍建設,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方陣生機勃勃
人才是建軍治軍之本,建設一流軍隊需要一流人才。強軍首先要強人才,我軍建設要實現大發展、大跨越,最緊急、最急需的是人才,我軍未來要做到能打仗、打勝仗,最基礎、最關鍵的也是人才。
新中國成立時,軍隊中知識分子和懂技術的幹部很少,總體文化素質很低。這顯然與建設現代化、正規化強大軍隊的使命任務不相適應。為了培養軍事指揮和專業技術幹部,逐步建立了各類軍事院校,人才培養逐漸走上正軌。除院校培養外,全軍大力開展以掃盲為重點的文化學習運動。軍委于1950年8月1日頒布《關於在軍隊中實施文化教育的指示》,建立起各級文化學習的補習班、輪訓隊、夜校及組織領導機構,掃盲運動取得顯著成效。同時,注重以訓練實踐培養官兵專業技能,大力開展創造優秀射手、技術能手和“五好”戰士等活動,調動官兵練兵積極性。此外,我軍于1959年初提出文化教育的“十年規劃”,成為從根本上改變我軍幹部科學文化素質的“十年大計”。
改革開放後,我們確立了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恢復完善了我軍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一大批軍隊現代化建設亟需的高素質人才。新世紀新階段,瞄準打贏資訊化條件下戰爭,我們重點加強了指揮軍官、參謀軍官、科學家、技術專家和士官這“五支隊伍”的建設,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軍事人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深刻把握以人才為中心的軍事競爭規律,領導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全面推進軍事人員現代化。中央軍委出臺了《作戰部隊指揮軍官任職資格規定》,一切為實戰、一切為打贏的軍官培養藍圖迅速鋪開;制定頒發了《實施軍隊人才戰略工程規劃》《2020年前軍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構建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路子,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更加完善;提出了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的幹部路線和注重基層、注重實幹、注重官兵公認的用人導向,進一步匡正了選人用人風氣,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我軍人才隊伍素質實現整體躍升。
“得人則安,失人則危”。70年來,面對任何風險挑戰和風浪考驗,我軍之所以始終保持高度穩定和集中統一,根本原因就是始終堅持了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更加堅定自覺地堅持這一原則,確保人才建設的正確方向,努力使軍事人力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為能打仗、打勝仗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實現現代化的航路已經打通,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是通往勝利的新里程。我們堅信,有70年的輝煌成就,有習主席的領航掌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