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9兩岸企業紫金山峰會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專題論壇取得豐碩成果

2019-11-07 17: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9兩岸企業紫金山峰會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專題論壇順利召開。 (台灣網 發)

  台灣網11月7日訊  2019年11月4日-5日,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南京隆重召開。會議期間,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開了“文旅融合 電商物聯 共用數字經濟新時代”專題論壇。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副理事長張平、秘書長林軍,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副理事長邱正雄、秘書長陳瑞隆等領導蒞臨論壇,見證了兩岸文創産業合作實驗示範基地和小組會員企業的授牌儀式及兩岸合作簽約儀式,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張鴻銘、小組臺灣方面召集人王志剛出席論壇並致辭。
 
  數字經濟時代下,現代服務業從規模擴張向高品質發展轉變,服務業市場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高、服務形式不斷創新,服務水準不斷改善,跨境電商、智慧物流、網際網路醫療、智慧旅遊等領域快速發展。數字技術和文化創意産業的融合,更是催生了一批如數字出版、網路文學、電子競技和網際網路影業等數字文化領域細分産業。在這些領域,兩岸有不少新銳企業發展迅猛。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岸企業如何將各自在現代服務業與文創産業的優勢資源有機融合,打造線上線下的數字融合通道和服務業共同市場,聯手鍛造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正是當前小組探尋和推進的方向。而峰會開幕式上汪洋主席的講話和同時發佈的“26條措施”無疑讓兩岸企業家更堅定了聯手合作的信心,增強了實質推進的動力。專題論壇上,20余位來自兩岸的企業家圍繞論壇主題演講發言,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思路,150余位與會嘉賓展開深入而又熱烈的討論交流,就兩岸現代服務業與文化創意産業共用發展的切入點、發展方向、商業合作模式等方面分享經驗、交換意見,在數字文創産業的共同協作、東方文化的傳承發揚、跨境電商領域的深度合作、物流冷鏈的探索實踐、運動旅遊的創新融合等新的合作方向達成了諸多共識。根據兩岸企業家的意見建議,小組對明年的工作思路進行了座談研究,謀劃並梳理了12條重點工作。
 
  專題論壇上,在郭金龍理事長、蕭萬長理事長等峰會領導的見證下,3個兩岸文創産業合作實驗示範基地代表和14家新入會企業代表分別從小組召集人手中接過了峰會的基地授牌和會員證書,9個兩岸合作項目在現場進行了簽約,簽約總金額超過人民幣20億元。簽約內容涉及體育運動、數字醫療、文創研學、商業貿易、旅遊等多個行業領域,不僅有對去年峰會年會上簽約項目的繼續深化,更有在小組推動下兩岸最新拓展的合作領域,如紹興市體育總會與中華臺北棒球協會簽訂的兩岸體育交流合作項目、浙江海峽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與中國時報旅行社簽訂的運動旅遊合作項目,將重點圍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策劃開展包括棒壘球賽事交流、全民健身運動交流、運動旅遊等一系列兩岸體育運動交流活動,通過打造兩岸體育健身運動的交流平臺,架起溝通海峽兩岸體育文化和情感交流新的橋梁。
 
  其他合作簽約項目包括:微醫集團(浙江)有限公司與臺灣中華醫養健康總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與臺北工業設計發展協會共同簽署“兩岸數字IP創新育成中心合作協議”;南理工科技創新園與臺資南京和悅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簽署1928曼度年華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南京國際商會與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揚州市邗江區政府與臺資揚州京華城中城生活置業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京華城中城商業項目”合作協議;杭州創意設計中心有限公司與旺旺中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旺旺太陽星暨金犢獎兩岸大學生創作平臺合作框架協議”;杭州文化會展有限公司與臺北工業設計發展協會共同簽署“兩岸設計研學中心合作協議”。
 
  論壇期間,小組和南京市委宣傳部還在會議現場聯手推出了“兩岸精品文創産品展”。此次展示集聚了南京、杭州、臺灣等多方文創精品,分別佈置了展現南京“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城市精品及兩岸文創獎項獲獎作品兩大版塊。豐富多彩的創意和匠心的展示,讓與會的企業家們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發現了更多合作空間。
 
  回顧全年,現代服務業及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通過開展調查研究、共同考察交流、聯合參與活動等形式,共開展各類兩岸活動12場次,其中主辦或參與舉辦的論壇、博覽會、賽事等大型交流活動7場,足跡遍佈“一帶一路”沿線西北、西南,沿海滬蘇浙閩以及臺灣等8個省(市),各項活動受到100余家(次)新聞媒體關注和播報,網路媒體轉載量達380余萬次,促進約600余家兩岸企業互動交流,參與主辦的各類活動共涉及簽約項目67個,合同金額約925億元。(完)
 

在峰會領導見證下,小組召集人為兩岸文創産業合作實驗示範基地和新入會企業授牌頒證。 (台灣網 發)


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張鴻銘致辭。 (台灣網 發)


小組臺灣方面召集人王志剛致辭。 (台灣網 發)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