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入畫來
——江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紀實
去年以來,江西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基礎工程。
一年來,江西各地積極開展農村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等,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初顯——
據統計,全省累計完成12萬個村組村莊整治建設,佔全省村組總數的65%,村容村貌煥然一新;97%以上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全省累計完成農戶改廁715萬戶,佔全省農戶總數的83.3%;全省376個建制鎮建成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並投入運作。
明晰時間表、確立路線圖、規劃重點任務,從制度層面入手,高位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目標,就在前方。我省明確,到2020年,全省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乾淨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
過去,我省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問題在一些地方仍比較突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和農民群眾期盼還有較大差距,仍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短板之一。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城市差距大,行路難、如廁難、環境臟、村容村貌差等問題較為突出。
針對這些問題,我省強化高位推動,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農民主體的鮮明導向,遵循鄉村建設規律,突出鄉村建設特點,下大力氣對農村人居環境進行整治,以更加紮實有力有效的行動,拉開新時代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大幕。
——領導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省級層面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省領導任副組長。制定出臺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和“十個一”工作方法,印發了督導評估辦法和宣傳工作方案。
——頂層設計到位。對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我省各地站位高、部署早、行動快,及時制定行動方案,明確了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時間表、路線圖。比如圍繞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任務,省級層面制定出臺了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8”政策性文件,即1個總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成功經驗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實施意見》)和8個專項行動方案(分別是村莊清潔行動、村莊規劃編制、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四好農村路”建設、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專項行動方案)。
——壓實主體責任到位。我省專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年度主要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個縣(市、區),並根據經濟發展水準、地理區位等因素,把縣(市、區)分成一類、二類、三類區域,推進分類分區域達標,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據了解,全省94個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的縣(市、區),確定了33個一類縣、50個二類縣、11個三類縣。
省級財政補助、調動社會資金、強化監督考核,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除有制度做保障外,真金白銀地投入也是重要的保障手段。我省各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調動社會資金,發揮金融撬動作用,探索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的多元投入格局。
——資金投入多元化,呈百舸爭流之勢。強化資金保障,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我省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一是繼續加大新農村建設投入提升村容村貌。大力實施“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行動,省市縣三級財政按照5:2:3的比例,今年繼續籌集財政資金60億元,專項用於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鞏固提升村容村貌。二是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專項投入。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省級財政安排獎補資金2.5億元,各市、縣按照年每人平均不少於55元的標準安排專項資金。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力度,統籌4.069億元資金支援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8382億元、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爭取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1.3億元、支援6個縣整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級每年投資1.5億元,完善畜禽糞污處理利用配套設施。三是建立美麗宜居試點縣專項獎補。在全面推進宜居不遷並村組整治建設工作基礎上,今年省財政投入1.08億元,遴選36個縣(市、區)開展美麗宜居縣試點建設。建立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專項資金,省級已落實1.92億元專項資金。四是積極引導社會投入。倡導成立民間性質的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打好“鄉情牌”,引導農村在外成功人士、企業家等投身家鄉建設,目前已有43個縣成立促進會,籌措資金超過10億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一年接著一年幹。為了抓緊抓好這項長期任務,我省各地紛紛強化監督考核,出臺激勵政策,建立長效機制。
——強化督促指導,形成各級推進合力。一是壓實部門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省級領導小組作用,制定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工作規則,組織有關成員單位圍繞各自牽頭主抓的重點任務,細化工作清單,壓實工作責任。二是完善市縣推進機制。對市縣兩級領導機構成立和“1+N”政策體系建立情況進行調度,對沒有按照要求成立領導機構、制定政策文件的地方進行了通報,要求限時整改到位,確保中央和省裏的工作部署有效落實。三是開展全方位督導。今年1月,委託第三方機構對部分縣(市、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回頭看”入村暗訪,並就有關情況進行通報,要求各地工作不鬆勁。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對全省“廁所革命”情況進行現場抽查,並通報了部分地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7月下旬,組織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暨村莊清潔行動調研指導工作,督促各地持續加大工作力度。9月下旬,組織省直成員單位與設區市相關部門共同對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調研指導。
——強化技術支撐,著力提高整治水準。一是組織業務培訓。今年6月底,舉辦了“擔使命——全省新農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訓班”,全省11個設區市和94個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的縣的市縣兩級農業農村局局長,以及分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的市縣兩級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共220多人參加了培訓。通過專家授課、現場考察和開展新産品新工藝展示等形式,為全體學員提供了從理論到實踐、從模式到操作的全方位培訓。二是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各有關成員單位結合實際,分別制定了《江西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指南和技術指南》《江西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江西省農村三格化糞池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管理辦法及技術規範》等一批技術標準和工作指南。三是組織開展專家下鄉服務。組織了26家省內外優秀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參與試點村莊規劃編制,採取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兩規融合”的方式,組成聯合編制團隊,開展“規劃下鄉”活動。
引導村容村貌建設、改善垃圾治理體系、規劃污水處理系統,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環境整治工作
現階段,我省各地經濟發展水準不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條件也不一樣。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各地充分結合自身條件,突出重點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好做法好經驗。
——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編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辦、自然資源部等五部委《關於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以縣(市、區)域為單位,以自然村為單元,按照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並類、看不準類等五種村莊類型進行分類,認真組織各地開展村莊分類工作,並在全省選擇了“1+50”個村莊,開展村莊規劃編制試點,目前基本完成全省自然村以上村莊調查,11月底完成村莊分類工作。
——大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紮實開展以“三清兩改一管護”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分別組織召開了全省村莊清潔行動春節、春季、夏季和秋冬戰役視頻會,對打好村莊清潔行動各階段戰役進行了廣泛動員部署。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全省99.8%的行政村組織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全省各地張貼宣傳標語18萬餘條,共清理垃圾317.5萬噸、水塘74439口、溝渠9.6萬公里、淤泥51.5萬噸、殘垣斷壁60.9萬處,村莊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進一步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加大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大力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持續推廣城鄉環衛一體化“第三方治理”模式。目前,全省共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12座,建設城鄉垃圾轉机站1723座,佈局垃圾集中收集點25萬多個,配備農村保潔員14.2萬名,92.3%的村莊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體系,村莊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7.6%,有序推進526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已完成335處整治任務(完成率63.7%),59個縣(市、區)實現城鄉環衛“全域一體化”第三方治理。
——梯次推開農村污水治理。根據各地特點,選擇適當技術模式,分類梯次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作管理。上半年,全省新開工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412座,完成1766個行政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對37個縣(市、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了抽檢,督促各地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作品質。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012座。
——穩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深入貫徹中央關於農村廁所革命的相關要求,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民心工程,穩步有序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同時,將改廁作為新農村建設村莊整治的重點內容,有力推進了農村廁所革命。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完成農戶改廁715萬戶,佔農戶總數的83.3%。今年,全省計劃完成農戶改廁任務38萬戶,根據初步統計,到8月底已經完成農戶改廁25萬戶。
——大規模推進村容村貌提升。大力實施新農村建設,在全省所有宜居村組有序開展以“七改三網”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整治建設,提升村容村貌。今年全省安排新農村建設點31409個,其中省級村點19966個,市縣自建村點11443個,共涉及24961個自然村組、154.9萬農戶、618.7萬人口。截至目前,各村點已完成村內改路1.99萬千米、改水138萬戶、改廁127.9萬戶,拆“三房”(廢棄房、危舊房、違章房)3311.7萬平方米、改房8.2萬餘棟、新建房3039.6萬平方米;改溝3.6萬千米、改塘1.2萬口,配置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設施53.8萬餘個,植樹3360萬株,使用沼氣、太陽能農戶分別達4.3萬戶和41.3萬戶;新建、改建、擴建農村綜合公共服務平臺7660個,配套衛生室、便民超市、農家書屋、污水處理設施、公廁等其他公共服務設施6.5萬個。
據了解,全省有45個縣(市、區)的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59個縣(市、區)開展城鄉生活垃圾“全域一體化”第三方治理;橫峰縣因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並獲得2000萬元中央財政獎勵。
如今的江西鄉村,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