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週期調節強化 所有舉措發力2019穩增長收官季
進入四季度,穩增長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央行等部門的一系列表態,均釋放出穩增長的明確信號。業內指出,在前三季度逆週期調節政策效果已開始顯現的基礎上,四季度逆週期還會強化,所有全面衝刺穩增長的舉措將出。財政政策方面,減稅降費和專項債等加碼發力成關鍵抓手;貨幣政策方面,穩健基調不變的基礎上,將加強預調微調,未來政策著力重點將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更多的運用市場化改革的方式來促實體融資成本降低,部分人士認為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存在一定空間。
逆週期調節效果顯現
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著力做好“六穩”工作,大力度減稅降費、金融不斷增加對實體支援等一系列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就在幾天前,統計局發佈了三季度經濟數據,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2%,保持在合理區間。基礎設施投資逐步回升,消費也呈現回穩態勢。
今年以來,央行及相關部門在規範金融秩序的同時加大宏觀調控逆週期調節力度,疏通金融體系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動作不斷。8月,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9月,央行宣佈“全面降準+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
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量為18.7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28萬億元。9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和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13.63萬億元,同比多增4867億元。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三季度金融數據整體向好,是實體經濟存在較強的資金需求和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共同作用的結果。
財政政策方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提高財政赤字率、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加力增效積極財政政策不斷落地,為“六穩”釋放了強有力的政策功效,也為確保四季度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具體而言,大力度減稅降費落實有力,效果持續顯現,前8個月減稅降費已經超過1.5萬億元規模。王澤彩表示,這有利於營造寬鬆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支援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此外,實現財政收入與GDP保持穩定、協調增長,較好地保障了“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三保”)財政支出需要。前三季度,對穩增長和保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保持快速增長,積極財政政策對GDP拉動效應至少貢獻了1個百分點,政策效能進一步顯現。
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預期
進入四季度,穩增長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包括國務院常務會議,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央行等多次高層發聲的會議均釋放出穩增長、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的明確信號。業內指出,進入四季度,逆週期調節將會強化,所有力促穩增長的舉措將出。
“穩增長措施需要落到實處,有保有壓加大調結構力度。”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應加大地方政府考核力度,消除不作為現象,鼓勵地方投資的積極性,促進基建投資。加快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一步加大基建補短板力度。此外,落實消費促進政策,激發消費增長潛力,挖掘新興消費增長點。
王澤彩表示,針對目前“承壓前行”現狀,財政政策一定要逆週期調節,綜合發力。一是繼續將減稅降費落到實處,同時確保財政收入完成年初目標,將“三保”作為四季度財政工作重中之重。二是可以適當調整支出預算。三是對一些重大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督促各地政府加快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速度,力爭在今年四季度真正形成工作量。四是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五是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表現在大力度減稅降費直達企業痛點,保持民生等領域投入力度等方面,同時精準防風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逆週期調節還應繼續發力,“六穩”和“三保”繼續夯實,減稅降費規模將會超過預計。除此之外,還需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財政政策的效果和精準度。
力促實體融資成本降低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9月底召開的2019年第三季度例會對貨幣政策有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産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保持物價水準總體穩定。
10月21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新LPR第三次報價:1年期品種為4.20%,5年期以上品種報4.85%,均與上次持平。市場較為關注央行是否會下調MLF利率來引導LPR進一步下行。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日前表示,MLF利率本身取決於央行通過招標方式投放流動性形成的市場化招標結果,是影響LPR報價的一個因素。就LPR利率本身來講,更多的是通過市場利率去體現,市場利率水準比去年已經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現在更重要的是通過改革的辦法促進完善利率的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促進貸款的實際利率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9月以來,央行通過全面降準、MLF操作等方式,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由此,預計後期商業銀行在LPR報價中仍存在壓縮加點的可能。這意味著在MLF政策利率保持不動的同時,央行將持續通過新LPR實現市場化降息,降低企業貸款成本,推動“寬貨幣”更加有效地向“寬信用”傳導。
不過,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年底前後適時下調MLF操作利率的可能。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綜合判斷,短期內,在通脹有所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和資産荒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銀行風險偏好維持穩定,LPR也將維持穩定。長期看,央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銀行負債端有望獲得改善,在“量”增“價”調的預期下,未來長端利率有望下行,同時政策利率也有調降的空間和必要,預計下階段LPR有望穩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