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財稅、土地等多方面利好加速落地 新一批自貿區開列制度創新清單

2019-10-18 20:01: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我國自貿試驗區擴容已經兩月有餘,各地正在加快趕制施工圖。《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目前包括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等在內的新一批6個自貿試驗區以及臨港新片區,正在根據實際情況開列制度創新清單,在市場準入、證照分離、金融創新等多個領域醞釀優化措施,其中財稅、土地、人才等方面的多重利好已經陸續落地。另外,自貿試驗區作為開放的橋頭堡,將加快推進金融領域擴大開放的先行先試。

  自2013年我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落戶上海以來,自貿試驗區便承擔起改革試驗田的作用,6年時間裏,形成了200多項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在全國進行複製推廣。産生了全國第一張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第一個自由貿易賬戶……

  今年8月份,新設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以及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相繼獲批,自貿試驗區建設再添新軍。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正因為自貿試驗區在改革開放方面的突出成就,在我國全力推進擴大開放的關鍵時刻,新一批自貿試驗區的建設也就更加備受矚目。

  自批復以來,新一批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就已經在拼速度比深度。記者從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了解到,10月12日片區發佈了促進外商投資20條新政。其中,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將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對外商投資準入進行限制;推動電信、科研和技術服務、教育衛生等領域的開放,放寬註冊資本、投資方式、經營範圍等限制;並在土地供應、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優化市場營商環境,也是本輪制度創新的重點。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相關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日前該片區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堅持刀刃向內,以企業和群眾需求倒逼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企業開辦整合服務“零成本”,持續為企業鬆綁減負,企業開辦最快實現“半日辦結”。並在落戶、立項、規劃、土地、環評等方面開闢綠色通道;租用自用辦公用房及廠房,實行3年免3年減半政策,每年最高補貼不超過500萬元;需要供地的企業優先保障土地。

  廣西則提出,將圍繞對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範區建設、構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三大重點工作,通過實施金融改革創新、開展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提高政務水準等手段,加快推動廣西自貿試驗區發展和建設。

  另外,金融業作為我國開放的重要領域,也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發力點。上海作為我國的金融中心,一直在金融業開放方面走在前列。10月17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宣佈,與浦東新區政府共同研究制定指導意見,以金融支援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提出支援中央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舉措在浦東率先落地。

  臨港新片區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吸收借鑒上海原有的金融業發展經驗,在金融創新方面已經出臺多項舉措。近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佈的支援金融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選擇國家戰略需要、國際市場需求大、對開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重點金融領域,建設一批更高開放度的功能型金融平臺。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崔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的金融業對外資開放政策,是全國適用的,對自貿區和其他地方是同步開放的。但是自貿區往往是金融行業企業集聚度比較高的地區,監管力量也比較強,金融人才多,金融業務活躍。“因此,在自貿區,特別像上海自貿區這樣的經濟中心,切實承擔著比其他地區更重的探索和創新任務。”崔凡説。

  朱克力認為,除了臨港新片區,新設的6個自貿區在金融業創新方面也具備一定的後發優勢。因為金融領域有了前期自貿區先行先試的創新積累,克服了很多難點和痛點。“目前,各自貿區正在全面清理過往金融領域的限制措施,落實好負面清單承諾,構建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朱克力説。

  對於金融行業制度創新的具體做法,崔凡認為要注意幾點,一是應該在制度創新中結合自貿區本身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例如,上海目前正在進行離岸貿易境內結算制度試點,就結合了上海推動開展離岸貿易的現實需求。二是應該在制度創新中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企業是政府進行制度創新的推動者和合作者。

  另外,崔凡還建議,金融制度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制度創新,要儘量有利於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推動高品質發展。

  南京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指出,自貿區的建設不僅要比速度還要比深度,需要更多瞄準下一輪新興産業的發展、新貿易功能的開拓和新舊動能的轉換,要突出自貿區為實體經濟服務,為創新驅動服務,為開放轉型服務。

  韓劍建議,各地要結合單個産業開展定制化、個性化的制度創新,做更加細緻的差別化探索,包括貿易便利、投資開放、功能升級與監管創新。同時,由於自貿區遍地開花,應加強各自貿區的聯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探索一體化的開放創新新模式。(記者 王文博 何磊靜 何欣榮)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