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見證七十載 草原新發展】全景探尋馬鞍山林場 築造祖國北疆“綠色長城”

2019-10-17 13:14: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16日赤峰訊(記者 臧夢雅) 10月15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網路評論工作局指導,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主辦,赤峰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承辦的“見證七十載草原新發展”線下走訪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啟動。

  赤峰地處東北、華北交匯處,緊鄰京津冀,是首都地區重要的綠色生態安全屏障、草原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地。新中國成立初期,赤峰市的生態狀況十分惡劣,森林覆被率僅有5.2%,“風沙曾使田廬沒”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多年來,赤峰市大力開展森林草原保護與建設,實施植樹造林生態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退化林分改造修復、城鄉綠化美化等工程,對境內渾善達克、科爾沁兩大沙地進行了集中治理。

  馬鞍山林場,位於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始建於1962年10月,地處燕山山脈七老圖山東麓,距赤峰50公里,距承德160公里,距北京376公里,距天津465公里,大廣高速、省道206線緊靠林區,交通十分便利。馬鞍山林場是以管護為主的生態經營型林場,全場總經營面積10.8萬畝,其中林地9.2萬畝、灌木林地1.5萬畝、疏林地735畝、宜林地630畝、苗圃地75畝,主要經營樹種為油松、白樺,具有“塞外黃山”美譽的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坐落于林場管轄區內。

  建場57年來,馬鞍山林場始終堅持“大力造林、普遍護林”的辦場方針,幾代務林人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鬥志、樂觀的態度和必勝的信念,一代接著一代幹,發奮圖強,開拓進取。現在,馬鞍山林場森林面積逐年增加、森林品質明顯提升,年均新增造林面積300余畝,終於在祖國北疆築起了防風固沙的綠色生態安全屏障,也形成了一道令人矚目的綠色風景線。

  從“沙進人退”到“沙退人進”,經過半個多世紀艱苦卓絕的生態治理,赤峰人在並不適宜人類生存的荒漠化十分嚴重的地區建成了一座“國家森林城市”。如今,良好的生態已經成為赤峰市最靚麗的名片,也是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2017年,赤峰市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現在的赤峰,森林面積達到4540萬畝,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加了3860萬畝,森林覆被率達到35.7%,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加了30.5個百分點,人造林面積達到2248萬畝,佔全市森林面積的50%,天然草原植被蓋度達到58.8%,沙化面積由4010萬畝減少到2830萬畝。

  可以説,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草原兒女的不懈奮鬥,才築就了祖國北疆這片堅實的“綠色長城”,也正是由於半個多世紀的辛勤付出,才譜寫成赤峰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這部不朽的“綠色詩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