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是世界的重要機遇”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佈的《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持續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紛紛表示,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近14億人民生活水準總體達到小康水準,這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成就證明,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來説是重要機遇。
“造就了從貧窮走向富強的奇跡”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伊朗德黑蘭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貝赫扎德 沙罕德赫表示:“70年來,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令世界驚嘆。按世界銀行的國際貧困標準,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認為,《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白皮書對70年來中國取得的建設成就進行梳理,內容數據翔實,具有説服力。“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中國留學,幾乎走遍了中國的每一個地區,見證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給人民帶來的好處。印度正從中國發展中汲取經驗。”
巴西裏約聯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蒂西亞娜 阿爾瓦雷斯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上百倍,人民收入和社會福利水準得到空前提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表明,中國的發展模式符合中國實際情況,造就了從貧窮走向富強的奇跡。”
尼泊爾共産黨國際部門負責人賈吉埃爾表示,70年來,中國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在經濟社會領域。與此同時,中國並未故步自封,而是選擇將中國的發展成果拿出來與其他國家共用,包括尼泊爾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均因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而受益。
“為人類發展事業提供有益借鑒”
立己達人,兼濟天下。中國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始終不忘回饋國際大家庭,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更好公共産品。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更是“全球市場”,全方位對外開放讓各國切實分享“中國紅利”。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副教授奧列格 季莫費耶夫表示,對外開放為中國帶來了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顯著提升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水準。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參與和推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
馬達加斯加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部長呂西安 拉那利維魯説,自2007年起,在中國專家的幫助下,馬達加斯加開始種植中國雜交水稻,培育出的雜交水稻種子既能幫助出口創匯,還能在當地播種,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中國的雜交水稻正在改變馬達加斯加的面貌。中國發展是世界的重要機遇。”
巴基斯坦開伯爾—普什圖省投資與貿易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哈桑 達烏德表示,隨著對外開放水準的不斷提高,中國不斷降低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持續為國際貿易發展注入活力。“中國的發展為人類發展事業提供了有益借鑒。”
義大利米蘭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蘭珊德表示,義大利産品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和升級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中國的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以及電商平臺也給義大利許多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所經濟史教授理查德 格裏菲斯説,中國經濟成就有目共睹,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産品,讓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分享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帶來更加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一個國家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並不容易。在幾十年艱辛探索中,中國始終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發展的成功,提振了發展中國家實現國富民強的信心,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越南社科院中國研究所原所長杜進森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在國家建設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中國不斷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達烏德説,巴基斯坦迫切需要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特別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和脫貧經驗。“如何通過改革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釋放發展潛力,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對於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有重要意義。中國是我們的好榜樣!”
阿爾瓦雷斯説:“走符合自身國情的道路、團結全國人民的力量、全社會協同合作等,中國的發展模式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借鑒,特別是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解決方案。”
拉那利維魯表示,正如白皮書所説,中國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中國發展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經驗和借鑒。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促進了中國的發展,而且還為世界其他國家打開了新視野。
季莫費耶夫非常認同中國所倡導的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在他看來,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有巨大影響力,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世界期待,“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互動”的中國,“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帶來更加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本報北京、開羅、新德里、裏約熱內盧、加德滿都、莫斯科、約翰內斯堡、伊斯蘭堡、羅馬、布魯塞爾、河內10月15日電 記者于景浩、周輖、苑基榮、李曉驍、趙益普、殷新宇、呂強、丁雪真、葉琦、張朋輝、劉剛)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