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大制度的歷史由來和演變,你知道多少?

2019-09-18 13:13: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在一個國家的各種制度中,政治制度處於關鍵環節。

  以什麼樣的思路來謀劃和選擇政治制度模式,關係國家的前途命運。

  01

  各種西式藥方都不靈

  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為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底該向何處去?

  在那個風雲變幻、苦難深重的亂世,各派政治人物紛紛登場,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西式藥方,都未能醫治疾病纏身的舊中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不觸動舊的社會根基的自強運動,各種名目的改良主義,舊式農民戰爭,資産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都不能讓中國的政局和社會穩定下來,也都談不上為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02

  中國共産黨帶來了答案

  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使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有了正確答案。

  中國共産黨高高擎起馬克思主義大旗,從一開始就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從一開始就探索適合中國國情、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新型政治制度。

  大革命時期,我們黨領導工農運動,在城市建立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市民代表會議,在農村組建農民協會,進行了政權建設的最初探索。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蘇維埃政權,實行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大會通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選舉産生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告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工農民主政權,是中國共産黨在局部地區執政的重要嘗試。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領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陜甘寧邊區實行了以“三三制”為原則的參議會制度。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中提出了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構想,但由於歷史條件所限,這一構想未能在抗戰時期實行。

  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在各解放區相繼召開人民代表會議。1948年8月,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河北石家莊召開,大會選舉産生了華北人民政府,為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中央人民政府進行了探索性試驗。

  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通過具有臨時憲法地位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宣告新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這次會議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來。

  03

  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就能更加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

  “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後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