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
中華民族要站起來,要富起來,要走向強起來,要建成一個強大而又使人可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的奮鬥歷程及其光輝前景。
新中國成立這70年,實實在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難奮鬥歷程中一個扭轉乾坤的歷史階段,是中國為“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而砥礪奮進的輝煌歷程。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的悠久傳統,在全新歷史條件下得到最新發揚。
中國人民要建設的“大強國”,應是習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重真情、尚大義”、使人可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中國人民前進的道路上仍將充滿風險和挑戰。但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新時代,我們將迎來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重大意義的戰略機遇期。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想起了毛澤東同志在上世紀50年代、在我國進入社會主義之初説過的一句話:“中國會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短短一句,總共16個字,卻使人感到一種內涵深刻的強大歷史貫穿力。一代偉人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殷殷期望,貫穿著從那時起直到今天以至爾後多少年。
這裡一個基本的歷史聯繫,就是中華民族要站起來,要富起來,要走向強起來,要建設一個強大而又使人可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這也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的奮鬥歷程及其光輝前景。我們今天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就是要進一步振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繼續全民奮起,發揚鬥爭精神,向著這個光輝前景邁進。
近代以後200年民族復興的歷史追求和新中國70年愛國主義的最新發揚
大家知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産黨鄭重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奮鬥綱領。
之所以在這裡突出提出“復興”,是因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經磨難。中國近代史起于1840年鴉片戰爭,正是那場戰爭,一巴掌把中國打入半殖民地。從那時起,經過109年多少重大回合的浴血奮戰,才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以30年為一代人來計算,這109年就是三四代人啊!而新中國成立後到今天的70年,則是兩代人還多;如果再加上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今後30年、一代人,又是一個100年、三四代人啊!所以,算一筆總賬:從鴉片戰爭到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共計210年,總共要有七代中國人的艱苦奮鬥。
這就叫做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和正在書寫的中國當代史。或者説,這就叫做中國近代以後200年的“愚公移山”史。或者再換句話説,這就叫做有幾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傳統在近代以後200年中的最新發揚。
説到這裡,必須強調一點,在這200年中真正起決定作用並且真正成功的,是從1921年起步的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中國人民發揚愛國主義所進行的偉大鬥爭。
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國共産黨成立,“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正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改革開放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今天,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條件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再分兩步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樣,我們面前又有一筆“兩個一百年”的總賬:一是從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頭一個100年;二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第二個100年。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200年中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這70年,放到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偉大奮鬥的近百年中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這70年,可以體會到,這70年實實在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難奮鬥歷程中一個扭轉乾坤的歷史階段,是中國為“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而砥礪奮進的輝煌歷程。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的悠久傳統,在全新歷史條件下得到了最新發揚。
新中國70年和中國近代以來的三次偉大民族覺醒
觀察當代中國問題不可或缺的一個視角,就是中國的歷史命運既來自中國的大變動,又同世界的大變動相聯繫。具體地説,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大變動的三次大轉折,同世界範圍三輪經濟全球化的曲折發展密不可分。
第一輪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始於16世紀、盛于18世紀中葉,當時中國正處於“落日輝煌”的“康乾盛世”,而英國的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發生鴉片戰爭的1840年,恰恰是英國國內鐵路網建成之年。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年,不是偶然的,恰好説明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之日,即是中國被一巴掌打入半殖民地之時。
從那時起,為了救亡圖存和振興發展,從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到喊出“振興中華”口號、領導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的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中國人從未止息可歌可泣的戰鬥。
第二輪經濟全球化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但是在20世紀上半葉30多年間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使得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斷了。
中國人抓住時機起來革命。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卓越領導下,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並且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
第三輪經濟全球化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蘇聯也在阿富汗戰爭中受挫。有資格打世界大戰的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全球戰略先後遭受重大挫折,世界逐漸形成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新格局。
中國人又抓住了新的時機。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為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鬥。經過40多年努力奮鬥,中國共産黨人成功地開創了一條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
這就是三輪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命運的三次歷史性大轉折。在這個曲折而複雜的進程中,圍繞“救亡圖存”和“振興發展”,中國人先後認識到“天朝大國”已經腐朽,必須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以圖強;認識到照搬西方道路走不通,必須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建立人民共和國以圖強;又認識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必須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路、實行改革開放以圖強。正是“中國會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的夢想,推動著中國人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這三次偉大覺醒相連接,並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不屈不撓的持久奮鬥中開闢了一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抓住新時代新的歷史機遇,走向“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的明天
對偉大革命最好的紀念,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待完成的革命任務上來。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標誌著近代以來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這個“強起來”,展開地説,就是建立一個作為“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的中國。
建成“大強國”,關鍵在於發展生産力、市場力、創新力、國防力、社會治理力和文化力。中國一定能夠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實現國民經濟從“高速度”到“高品質”的轉型,形成高端生産力;中國一定能夠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下實現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新格局,形成更加旺盛的市場力;中國一定能夠在工業化和資訊化相結合進程中實現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發展,形成可持續的創新力;中國也一定能夠在軍隊改革中實現新軍事變革,形成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國防力。關於社會治理力,這裡只想著重指出中國扶貧事業的成功發展,已經成為改變中國面貌且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大亮點。至於文化力,這裡需要特別説到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從未中斷的曲折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舉世無雙的偉大文化力。這樣的文化力,乃是中華民族基於歷史積累而形成的強大凝聚力、生命力和創造力,以及由此産生的強大吸引力、親和力。它是“大強國”的綜合國力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際上是“大強國”能夠“使人可親”的前提條件。
“使人可親”,體現在國內,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形成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體現在國際,是中國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在和平發展道路上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和諧相處,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説到這裡,我們可以讀一讀習近平同志在2017年春節團拜會上所説的一段話:“真情,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需要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來滋養。真情,是不虛、不私、不妄之情。真情不虛就是要忠誠老實、誠懇待人,真情不私就是要砥礪品德、剛正無私,真情不妄就是要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唯有如此,親情、友情、愛情、同志之情才能高尚恒久,才能有益於自己,有益於親人、友人、所愛之人、同志之人,也才能鑄就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間大愛。我們要讓真情大義像春風一樣吹遍神州大地,吹進千家萬戶,給每一個中華兒女帶來溫暖。” 由這一大段話得到啟示,中國人民要建設的“大強國”,正應是習近平同志所要求的“重真情、尚大義”、使人可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毫無疑問,中國人民前進道路上仍將充滿風險和挑戰。但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壓。別的不説,只就當前國際範圍猖獗一時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而論,我們就決不相信這類逆時代潮流而動的東西能夠得逞。恰恰相反,這類醜惡東西只能使中國更加警覺、更加清醒,從而更加牢牢把握新時代的戰略機遇期。
新時代,我們將迎來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重大意義的戰略機遇期。就國際大局來説,它將是一個同經濟全球化向著新一輪(第四輪)發展相聯繫的戰略機遇期;它將是一個同世界格局向著多極化發展相聯繫的戰略機遇期;它將是一個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大批發展中國家共同和平發展相聯繫、並同一批發達國家再發展相聯繫的戰略機遇期;它將是一個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按照總體佈局、戰略佈局向上躍升相聯繫的戰略機遇期;它還將是一個同個別大國單邊主義、霸權主義不可避免走向相對弱勢以至沒落相聯繫的戰略機遇期。
就國內大局來説,這個新時代的戰略機遇期,除了前面説到的“六大力”的大發展之外,這裡還要強調一點,就是今天中國正在迎來一個“新的群眾的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已經落到“新的時代的群眾”身上。“80後”“90後”和即將進入社會的“00後”作為“新的群眾”,正在成為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中國共産黨黨員9000多萬人,其中30%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這樣的朝氣蓬勃的“新的群眾”的先鋒力量,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正在以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的當代愛國主義,挑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重擔。這可是中華民族在新時代興旺發達的帶有根本性的動力源泉,也是黨的工作必須緊密聯繫的新興力量。
這就叫做天下大勢,這就叫做時代潮流。
成為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關鍵在中國共産黨
中國共産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人是堅定的共産主義者,同時又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正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大革命,使得“佔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改革開放,使得中國和中國人民“富起來”了。中國共産黨也一定能夠領導我們偉大的民族從“富起來”邁向“強起來”。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中國共産黨。這首先指的是,關鍵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同時指的是,關鍵在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在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中實現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建設、改革獲得的重要歷史經驗。
擔負著新時代重任的中國共産黨人,將始終恪守中國共産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具有中國共産黨人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這是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實現“站起來”和“富起來”的法寶,也是中國共産黨在新時代能夠進一步帶領中國人民邁向“強起來”的明天、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法寶。
還要指出的是,建設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的國家不可能一帆風順。正如習近平同志近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的:“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能否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將越來越取決於我們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中的作為,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路線、戰略和實際工作。歷史的經驗已經反覆證明這一點,今後的發展將更加有力地證明這一點。我們應當努力。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