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丨留學生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逾八成選擇回國發展——中國教育“引進來”“走出去”取得新成效

2019-09-17 09:1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

  留學生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逾八成選擇回國發展——中國教育“引進來”“走出去”取得新成效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題:留學生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逾八成選擇回國發展——中國教育“引進來”“走出去”取得新成效

  新華社記者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準合作辦學。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教育在“引進來”的同時大踏步地“走出去”,通過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培養高層次人才等舉措,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加強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

  以開放的心態走出去

  “剛到國外,身邊所有人都在説英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口音,連重音都不一樣,聽起來真的有點暈。”

  “老師,那您是怎麼適應的啊?”

  “沒有捷徑,只能硬著頭皮去聽,就像做英語聽力一樣。一旦融入了,就很快能理解,包括裏面的專業詞彙。”

  ……

  開學伊始,面對十多位研究生,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太學院副教授王超講了一堂生動的“思想第一課”。

  王超是材料力學領域的青年學者,一直關注材料和力學的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幾年前,他曾到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攻讀博士。

  “有時候,國際交流是種很好的互補。聯合科研,會讓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科技工作者産生‘化學反應’,迸發出新的研究成果。”王超説,彼此交流、相互學習能促進雙方對科學問題産生全新的認識,從而打造更加開放、多元的國際科研生態。

  博士三年級的趙一凡正在準備申請出國留學,這堂課她聽得格外認真。“聽了老師的故事,我想以後出國學習,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要努力開拓學術視野,積累科研經驗。”

  “有大擔當才能成就大事業,科技報國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追求和夢想。”王超説,眼下國家鼓勵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給予的條件和環境都是前所未有的,“應當説,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數從最初一年選派數百人,發展到2018年的3萬餘人;每年出國留學人數從不到千人,發展到2018年的66.2萬人。

  如今,中國留學生遍佈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時代正在見證新中國70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留學人才“歸國潮”,2018年留學回國人數達到51.9萬,從改革開放至2018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365.1萬,逾八成選擇回國發展。

  培育新時代的馬可波羅

  “那是我的‘高光時刻’。”回憶起收到習近平主席回信的那一刻,今年剛入學昆山杜克大學的齊遠航説,“主席希望我們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成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他的話我一直銘記在心。”

  齊遠航畢業于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今年初,他和同學們一起給習主席寫了封信。“在我們學校,中文是必修課。”齊遠航説,“給習主席寫信,就是想告訴他,義大利有很多年輕人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並且在很努力地學習漢語。”

  “在義大利,很多大學都有中文專業。”今年23歲的喜想來自威尼斯大學中文系,現在是蘇州大學國際商務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的最後一年,她來到蘇州這座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水城做交換生,最後乾脆留下讀研。

  “一開始,我每天都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選中文專業,為什麼會來中國?”喜想説,“我曾以為自己是為了工作,但後來我明白了,跟工作沒有關係,我只是愛上中國了,我捨不得離開這裡。”

  “每次從威尼斯回蘇州的時候,反而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喜想打算畢業後在蘇州為義大利企業當翻譯,她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新時代的“馬可波羅”。

  今年8月,在學校“金鑰匙計劃”的全額資助下,東南大學的經濟困難生鄭平洋前往義大利都靈,參加聯合國青年領袖暑期精英班。

  “很遺憾,我沒有那麼勇敢,沒能用英語公開發言。”這個來自安徽農村的女孩不無失落地説,“也許是因為恐懼未知,也許是因為害怕失敗,怕丟掉那點自尊心。但我看到了各個國家的優秀同學開朗、積極、勇於嘗試,他們鼓勵我大膽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這次經歷大大拓展了我的認知半徑,讓我明白,要勇敢地邁出那一步,走向更廣闊的世界。”鄭平洋説。

  開門辦學,融通中外

  走在高校林立的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你很容易錯過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學校和周邊街區難以看出明顯的區隔,這裡就是中英合作創辦的西交利物浦大學。

  “開放辦學,是要更好地為我所用。”西浦校長席酉民認為,“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西浦不是外國大學的中國分校。我們要做世界認可的中國大學和中國大地上的國際大學,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探路。”

  “我們學校不僅沒有物理上的圍墻,在理念和資源上也沒有圍墻。”西交利物浦大學研二學生陶韻吉説,“我們沒有固定班級,沒有班主任;老師有八成是外教,採用全英文授課。”

  “目前我們超過80%的畢業生選擇升學,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進入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名校深造。”席酉民説,從第一屆只有163名學生的“一棟樓”大學,到13年後擁有兩個校區的萬人大學,西浦正以“嚴進嚴出”的教學管理和國際化特色成為中外合作辦學的一張名片。

  在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達人”“80後”教授白雪發表的SCI論文已達119篇,而8年前,她還是一名普通講師,一度處於迷茫期。

  “要感謝學院‘金種子計劃’,讓我在學術生命剛開始起步的時候有機會接觸到國際前沿課題,得以迅速成長。”2011年,白雪被學院選派到葡萄牙阿威羅大學做博士後。

  每天早八晚九工作是常態,她巴不得整天泡在實驗室裏。

  白雪説,也正是這段經歷,讓她對實驗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以前在國內,我們做實驗是為了儘快取得進展和結果。而歐洲同行卻把做實驗當成樂趣,對每次出現的新結果都能保持兒童般的好奇心。”

  “很多人認為,實驗失敗了重做一遍就好,失敗的結果毫無用處。但我從歐洲同行那裏得到的啟示是,失敗也許包含新的可能性。”白雪一直試圖找到能夠高效發光的熒光粉,在一次失敗的實驗中,實驗器皿沒有密封好,導致反應過程中溶劑揮發。

  她沒有把殘留物一扔了之,而是懷著好奇心,用紫外燈照射,“結果我發現了高亮度的白光。”白雪説,這次失敗更促使她要尋根究底,並與合作者調整思路,研究了半年之久,終於在製備高效熒光粉的方法上取得突破。

  “在與國際同行的交流中,我開拓了學術視野,明確了將白光照明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包括白雪在內,現在吉林大學“金種子計劃”已經産生了4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執筆記者:劉亢、陳席元;參與記者:李雙溪、楊思琪、胡浩)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