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應對颱風的經歷(寶島紀行)

2019-08-18 12:5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地處西北太平洋的臺灣,因位於颱風行經路徑,每年7到9月便有颱風密集來訪。防颱風,是臺灣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與颱風共處的日子,可説是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在心頭。

  當颱風開始逐漸形成、不斷逼近臺灣,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便不斷地播送颱風動向,上班族開始引頸期盼“颱風假”。這時候,最糾結的就是各縣市,要不要放“颱風假”呢?

  所謂的“颱風假”,並非真正的假期,而是各縣市在颱風來襲時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提前公告當地是否停班、停課。大多數的公司都會按照地方政府的公告來決定是否正常上班,於是民眾就有了放“颱風假”的錯覺。

  因為放“颱風假”須提前一天預告,變幻莫測的風雨常常讓縣市“放錯假”。就拿最近一次的利奇馬颱風來説吧,之前預測為強颱風,臺灣各地嚴陣以待。臺北、新北、基隆三市都在8月8日晚間7點多宣佈次日停班停課,結果颱風中心半夜北偏,次日三地風雨並不大,臺北甚至出了會兒太陽。有網民説:放了一個超心虛的“颱風假”。事後,有人批評地方誤判形勢錯放“颱風假”,有人質疑宣佈放假的時間過早。三市的市長則堅稱“都是照相關氣象數據、標準和程式來做決定。”

  雖然放錯假也會被批評,但如果沒放假造成民眾生命財産損失,會被批評得更慘,所以他們大多寧可錯放,好過不放。這也是臺灣特有的“颱風政治學”的一部分,各縣市都怕在這門“必修課”上失分。

  利奇馬颱風警報解除後,臺北市防災應變中心統計,共287輛汽機車因未在水門關閉前兩小時移出遭拖吊,除要繳交拖吊費、保管費外,還將依法開罰。

  “水門”是什麼?跟汽機車有什麼關係?原來,臺北四週河川眾多,水門並非閘門,指的是進出河川堤防區的大門。沒風沒雨時,民眾可穿過水門進入河邊玩耍、嬉戲,河邊空地上也規劃了許多大型停車場供民眾停車。颱風帶來豪雨造成水位暴漲可能漫過河堤,相關部門會預告水門關閉時間,要求河邊停車的車主提前移走車輛。

  颱風來時,各縣市還會宣佈紅黃線暫時開放停車及免收停車費的時間。據臺北市民鄭先生介紹,在臺灣,紅線是禁止停車標誌,黃線則是晚上8點後可以停車。颱風天很多社區的地下車庫都會淹水,汽車被泡。地方相關部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會開放一些平時不能停車的位置讓大家把車停到地面上。災情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開放高架橋的部分道路讓民眾停車。

  遇雨淹水,始終是臺灣老百姓的痛點。高雄市民謝先生説,臺灣南部大多是透天厝(獨棟的小樓),每次淹水要花好幾天時間清理善後,一樓的傢具換一次就是十幾萬(新台幣)。

  “颱風來襲,你擔心出外覓食會淋成落湯雞,又怕叫外賣會讓外送員身處危險之中嗎?也許你可以在颱風登陸前去超市囤貨。”在臺灣,颱風登陸前,生意最好的地方,就是超市了。臺灣某知名超市透露,颱風來的前一晚客流量是平時的兩至三倍,大家搶購的多為蔬菜類、泡麵、餅乾、罐頭等,整體業績至少會增長5%以上,若售完也會馬上補貨。臺北市民周小姐説,颱風過後蔬菜價格多會小漲,颱風天水質也難免被污染,有泥沙,所以要買一些瓶裝水以備不時之需。

  備好乾糧,放“颱風假”的時候就可以美美地宅在家裏追劇了。不過,也有些人會趁著放“颱風假”外出逛商場或看電影。為了抓住這個“商機”,許多百貨公司、電影院和餐飲業在颱風天也會視天氣狀況開門營業。

  除了服務業,颱風天還有消防、電力、醫療等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與“假”無緣,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正是他們的付出,才讓很多民眾在颱風天裏安心享受假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