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重慶七躍山層巒疊嶂、鬱鬱蔥蔥,群山之中鑲嵌著一個美麗的村莊——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如今正乘著新時代脫貧攻堅的東風奔向好日子。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一早從北京出發,乘飛機、轉火車、換汽車,越過千山萬水來到這裡,實地了解脫貧攻堅進展情況,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有沒有真正落地。華溪村的嶄新面貌讓總書記十分欣慰:“看了這麼一個村,我心裏是有底的”。
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的牽掛;擺脫貧困,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大問題,“花的精力最多”。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天寒地凍的隴原大地到人跡罕至的塞外邊疆,從巍峨險峭的大山深處到透風漏雨的棚戶陋室,多遠多難的路也擋不住總書記“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的決心。2015年在延安、貴陽,2016年在銀川,2017年在太原,2018年在成都,2019年在重慶,在脫貧攻堅的一個個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先後6次在基層主持召開跨省區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作出戰略部署,指導我國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分析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關鍵階段的形勢,透徹闡明當前“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辦法,對今明兩年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作出部署,為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科學指導。
全面小康的底線任務
擺脫貧困,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與期盼。縱觀中國歷史,根本就沒有哪一個朝代能夠讓人民擺脫絕對貧困,那些所謂的封建社會“盛世”,也從未真正讓人民豐衣足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映照出千百年來勞苦大眾的艱辛生活。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産黨的重要使命。從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産黨就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讓廣大農民耕者有其田,翻身得解放,有飯吃、有衣穿。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奮鬥,持續向貧困宣戰,堅定向共同富裕進發,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數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原本“千重山,萬層嶺,不通水,不通電”的廣西大石山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右圖為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弄頂屯的孩子們,在陡峭的小道上扛著生活用具去學校(2012年9月3日攝),左圖為已從學校修通到家門口的水泥路(2017年1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將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召開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挂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向貧困發起總攻,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向全黨全社會強調了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黨的十九大後,黨中央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無論是“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還是“三大攻堅戰之一”,都源於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我們黨一諾千金,説到就要做到。如果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還沒有解決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貧困群眾生活水準還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體現不出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彰顯不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一定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習近平總書記堅定的信念。在陜北梁家河,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在河北正定,他甘冒風險也要摘掉“高産窮縣”的帽子;在福建,他探索寧德“弱鳥先飛”的脫貧路,組織推動山海協作、閩寧對口幫扶;在浙江和上海,他一如既往強調扶貧工作,部署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等扶貧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親力親為抓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脫貧攻堅的戰略地位、政治保障、科學方法、工作格局、內生動力、品質保證、全球合作等重大問題,提出一系列具有獨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比如,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明確提出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強調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創造性提出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強調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六個精準”,實施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五個一批”工程,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方面的問題;強調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更加廣泛、更加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貧困宣戰;明確提出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強調擺脫貧困首要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要激勵和引導貧困群眾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反覆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準、實兩個字,要真扶貧、扶真貧,確保脫真貧、真脫貧,實施經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積極倡導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支援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我國脫貧攻堅偉大實踐和寶貴經驗的理論結晶,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全球貧困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了不起的人間奇跡
2019年8月6日,福建省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格外興奮。這一天,鄉親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兩天前寫給他們的回信。總書記在信中勉勵他們發揚滴水穿石精神,走好鄉村振興之路,指出“下黨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鄉親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獲得感,這生動印證了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道理”。下黨鄉位於大山深處,到上世紀80年代末全鄉還沒有一條公路,“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形象地道出了這裡的交通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三進下黨”調研指導扶貧工作。經過30年的不懈奮鬥,如今下黨鄉成功實現了脫貧,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日之中國,像下黨鄉這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捷報頻頻傳來。今年4月,雲南省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3個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宣告實現整族脫貧;5月,革命聖地延安傳來所有貧困縣整體“摘帽”的喜訊,226萬老區人民開啟了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一幕幕人間奇跡正在新時代的神州大地不斷涌現。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四個方面高度概括了我們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從脫貧摘帽情況看,從2012年到2018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239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1.7%,全國832個貧困縣只剩下不到一半。8239萬人是什麼概念?這相當於歐洲大國德國的全部人口。從“兩不愁”情況看,現在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已經普遍做到了,這意味著,中華民族歷史上長期未曾解決的“吃不飽、穿不暖”問題已經徹底一去不復返了。從易地搬遷情況看,古有“愚公移山”,今有“扶貧搬遷”,到去年底全國已完成870萬貧困人口的搬遷建設任務,而且大部分搬遷人口成功脫了貧,今年剩餘建設任務將全面完成。從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看,脫貧攻堅鍛鍊了黨的幹部,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了民心,贏得了人心。
這些輝煌成就,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我們黨帶領全體人民胼手胝足奮鬥出來的,靠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靠的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的強力推進,靠的是在“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4個問題上的協同發力,靠的是無數黨員、幹部、群眾的苦幹實幹拼命幹。習近平總書記身先士卒,站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以釘釘子精神反反覆復地去抓”。各地區各部門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力度,強化資金支援,盡銳出戰,無數黨員幹部奔赴扶貧一線,全國累計選派300多萬縣級以上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參加駐村幫扶,目前在崗的第一書記20.6萬人、駐村幹部70萬人,還有197.4萬鄉鎮扶貧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他們齊心協力,奮力拼搏,揮灑汗水,付出熱血,甚至不惜犧牲生命,贏得了脫貧攻堅戰的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
當前,世界上仍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消除貧困是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發展中國家中,只有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貧困人口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間奇跡。”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這樣的人間奇跡,最根本的就是因為有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大底氣,也是最大優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中國在減貧方面的驕人業績,對全球産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貧困問題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脫貧攻堅戰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打贏的。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當前存在的三類困難和問題,包括直接影響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實現的問題、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問題、需要長期逐步解決的問題。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總書記給出了明確的思路和方法,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輕重緩急,妥善有序解決。對脫貧標準把握不精準、“三保障”工作不紮實等直接影響脫貧攻堅目標實現的問題,要抓緊解決;對一些長期性的問題,要作出總體安排,創造條件分階段逐步解決。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扶貧脫貧,標準至關重要。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這一標準,能夠滿足全面小康生活的基本要求,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和承受能力,在國際上也是比較高的標準。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我國將比世界銀行確定的在全球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時間提前整整10年。
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講話的主題,就是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脫貧攻堅明年就要收官,現在距離2020年底完成任務時間已不多,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及時進行摸底清理,把存在的問題找出來,根據問題精準施策。
當前,我國“兩不愁三保障”存在哪些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要清醒看到,有些貧困人口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對這四個方面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進行了精準精細的梳理:全國還有60多萬義務教育階段孩子輟學;一些貧困人口沒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常見病、慢性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全國仍有約160萬戶需要進行危房改造;約104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沒有解決,等等。
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盧氏縣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8年有29100人穩定脫貧,60個貧困村達標退出。圖為花椒合作社社員在産業分紅大會上領取分紅款。 國務院扶貧辦供圖 聶金鋒/攝
如何解決這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省區市和基層市縣要各司其職,上下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摸清“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底數,明確時間表、路線圖,逐村逐戶逐項查漏補缺、補齊短板,確保脫貧品質;堅持現行脫貧標準,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明顯超出標準的,要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同時也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防止“翻燒餅”。
“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的標準是什麼?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作出明確界定,我們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家庭的孩子能夠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有學上、上得起學,而不是把學前、高中、大學教育都包起來;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需求,確保貧困人口患了常見病、慢性病能獲得及時診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有保障,而不是政府把看病的錢都包起來;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不住危房,而不是一概拆舊房蓋新房,住超標準的大房子;實現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保障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飲水安全達到當地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標準。當然,各地具體情況千差萬別,要結合實際進行把握,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也不作脫離實際的承諾。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是脫貧攻堅。補齊這個短板,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科學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所處的階段,並據此確定相應的“打法”。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進有所區別,最要緊的是防止鬆懈、防止滑坡。”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衝刺階段,越需全力以赴;越是勝利在望,越需專注用心。脫貧攻堅戰的最後階段,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在這樣的緊要關頭,“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他以強烈的問題導向,向各地區各部門提出6條針對性極強的要求:強化責任落實、攻克堅中之堅、認真整改問題、提高脫貧品質、穩定脫貧攻堅政策、切實改進作風。這6條要求,直指當前脫貧攻堅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今明兩年脫貧攻堅戰“打法”的關鍵所在。
位於河西走廊西北端的甘肅金塔縣,利用合作社模式發展特色規模化辣椒種植,走出了一條紅紅火火的脫貧致富路。 國務院扶貧辦供圖 張捷/攝
強化責任,盡銳出戰。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中西部22個脫貧任務重的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唯一一項由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立軍令狀的工作;對脫貧攻堅進行專項巡視,也是到目前為止黨中央唯一一次對一項工作、一個領域進行的專項巡視。這鮮明體現了我們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決心、堅定信念。完成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必須強化責任落實,合力攻堅,把精銳部隊派上戰場,在那裏摸爬滾打,衝鋒陷陣,幫助改變貧困落後面貌,取得讓黨和人民滿意的脫貧戰績。
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攻克最後堡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程度深、基礎條件差、致貧原因複雜,民族、宗教、維穩問題交織,是決定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的關鍵。”特別是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這“三區三州”,仍有17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佔全國現有貧困人口的12.5%,脫貧成本極高、難度極大,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細化措施,全力以赴,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嚴把貧困退出關,確保脫貧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品質。要嚴格執行貧困人口和貧困縣退出標準和程式,確保脫貧成色真實,脫真貧、真脫貧。而且,脫貧之後還有一個鞏固脫貧成果的問題,不能“一脫貧就撒手”,既要打好脫貧的攻堅戰,又要打好防止返貧的持久戰,防止“飽而復饑、暖而復寒”的情況出現。
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內生動力。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既要用好“外力”,又要修煉“內力”。要在思想發動、宣傳教育、感情溝通上做到位,引導人民群眾樹立“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觀念,克服“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重心不移,頻道不換。“扶開工”後,還要“送一程”,脫貧了也不能鬆勁懈怠,不能有厭戰情緒,更不能著急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篇重要講話中強調:貧困縣黨政正職要保持穩定,做到摘帽不摘責任;脫貧攻堅主要政策要繼續執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貧工作隊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幫扶;要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監管。這“四個不摘”是總書記反覆重申的要求,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不能有絲毫含糊。
整改突出問題,不斷改進作風。脫貧攻堅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那一套。根據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成效考核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當前脫貧攻堅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一是沒有把脫貧攻堅當作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二是貫徹精準方略有偏差;三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對這些問題,要全面排查梳理,確保整改到位。對那些畏苦畏難、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的幹部,要加強教育管理,該撤換的要及時撤換,該問責的要堅決問責。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完善和落實抓黨建促脫貧的體制機制,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裏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莊嚴承諾和豪邁宣示,道出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