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路上,那一盞盞馬燈
新華社貴陽7月12日電題:長征路上,那一盞盞馬燈
新華社記者李驚亞、張瑞傑、黃可欣
貴州北部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茍壩村茍壩會議陳列館內,有一尊毛澤東身披外套、提著馬燈疾步行走的雕塑,還原的是茍壩會議期間毛澤東夜半趕往周恩來住處共商大事的情景。
小小馬燈,在漫漫長征途中,照亮著前進的道路。
馬燈:閃亮長征路
一位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的老人,臉龐消瘦,顴骨高隆,鬍鬚垂胸,黑夜中提著馬燈,拄著手杖,大步前行……長征途中林伯渠的形象,生動再現于黃鎮《夜行軍中的老英雄》這幅繪畫中。
作為“長征四老”之一的林伯渠,長征夜行中,總是一手提小馬燈,一手拄著那根從瑞金帶來的拐杖,或前或後地照顧著同志。黃鎮説:“林伯渠的馬燈,一直在長征路上閃亮。”
紅軍女戰士李堅貞回憶:在險隘難行的路上,林老舉燈照耀著,讓同志們走過去,還交代後面的同志要注意險路;每次遇到溪流沼澤,他都用那根棍子,走在前面探路,引導大家安全地通過……
記者再走長征路,在紀念館、展覽館、會議舊址等地都能看到灰黑色的小馬燈。馬燈燈芯已經乾枯,但是它們照亮過歷史的夜空、非凡的征程,引領著人們向著遠方、向著勝利前行。
燈光:溫暖百姓心
江西境內的于都河。85年前,中央紅軍8萬多人在北岸集結,渡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條河。
當時,為了便於在漆黑的夜晚搭建浮橋,漁民建議在每條漁船上挂一個馬燈,當馬燈連成一條線,浮橋也架成了。這條用馬燈點亮的浮橋,凝結了百姓的智慧、對紅軍深厚的感情。
紅軍一盞馬燈的故事,流傳在湖南通道侗寨。當地侗族老人楊正益的父親楊再能曾經為紅軍指路。楊正益回憶:父親送紅軍到了牙屯堡後,告訴紅軍通往貴州的道路,準備回寨。當時正值冬季,晚上沒有月光,路上什麼都看不到,紅軍回贈父親一盞馬燈照明,讓他平安回家。
這盞馬燈,成為楊家傳家寶。楊再能去世時,把馬燈傳給了兒子楊正益,並要求他將來入伍當兵,做紅軍傳人……
小小馬燈,銘刻著紅軍與廣大群眾的魚水深情;微弱的燈光,溫暖著廣大百姓心田,點亮人民群眾革命必勝的信念。
舉燈:見證大時刻
在“通道轉兵”會議舊址的恭城書院,一盞馬燈擺在桌子中間,格外顯眼。那盞馬燈,見證了毛澤東西進貴州的主張得到多數同志贊同,從危機中挽救3萬多中央紅軍的場景;
黎平會議紀念館裏的那盞馬燈,見證了中共中央在長征中召開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的歷史時刻,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錯誤戰略方針……
小小馬燈,在一個個歷史的重大時刻劃破黑夜,和廣大紅軍和人民群眾一起迎接光明。
在茍壩村,有個“紅軍馬燈館”,陳列著紅軍使用過的各式各樣的馬燈,向訪客講述紅軍的不凡事跡。
“馬燈,照亮長征的路!不能忘卻這一盞馬燈!它照亮了漫漫長夜,指引了曲折的道路,見證了中國革命偉大詩篇的誕生。”展館前言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