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成功“入遺”!這座古城,總書記為何如此關心

2019-07-08 09:3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産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認同

  隨著大會主席、亞塞拜然文化部長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法槌,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當地時間6日下午,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中國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入遺”。

  中國代表團全體起立鼓掌,揮舞國旗相互祝賀,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的笑容。多國代表也紛紛上前,送上誠摯的祝賀。

  7月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中國代表團在世界遺産大會上慶祝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新華社發

  大會挪威代表説,祝賀中國,這是對《世界遺産名錄》的新貢獻。亞塞拜然代表表示,中國良渚遺址是中國5000年文明的證據,我們對此表示祝賀。

  世界遺産委員會則給良渚古城遺址劃了三個重點:

  ——代表中國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

  ——是傑出的城市文明代表

  ——填補了世界遺産名錄東亞地區新石器時代城市考古遺址的空缺

  良渚古城遺址入遺,意味著它所代表的中華文明5000年曆史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同,意義重大。

  文明實證

  做好良渚遺址的保護工作,是習近平很關心的一件事。

  他在浙江工作時,兩次到良渚調研。2003年7月,他在良渚遺址了解到“影響遺址安全的湖州市德清縣6家石礦關停困難”後,次日就趕往湖州調研。很快,這6家石礦被關停。

  總書記為何如此重視這處古城?

  他曾表示,“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81歲的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康橋大學退休教授科林倫福儒對此也表示認同。在他看來,良渚遺址“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良渚遺址證明文明已達“國家”標準

  無論是精美玉器、古城規模還是宏大的水利工程,均表明良渚是“一個組織度極高的社會或國家形態”。

  ——良渚遺址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

  打破此前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的“中國歷史從商朝算起”的固有認定,“讓中國文明社會,或者説國家社會的出現提前了1000年。”

  ——良渚遺址將中華文明推到同古巴比倫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同等程度

  按照此前的研究,中華文明相對其他古文明更為“年輕”。但在倫福儒看來,“和古老的良渚文化相比,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都顯得更‘現代’”。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展示的良渚古城宮殿的模型(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世界遺産大會各委員國一致認為,良渚古城遺址為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無可辯駁的實物依據和確鑿的學術支撐。

  歷史傳承

  倫福儒曾在2013年、2017年兩赴良渚遺址考察,對大型水利工程遺跡和玉器的精緻印象深刻。

  週邊大型水利系統等遺跡,正是近10年來良渚考古取得的進展。一系列保護和開發,讓世人重新看到這座五千年前的文明都市。

  週邊水利系統分佈圖(圖片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倫福儒説,中國的考古工作近年來發展迅猛。中國各級政府和專家在考古挖掘、遺址開發、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的考古工作細緻而成功。”

  2013年12月5日,新發現的棧橋碼頭考古遺跡發掘現場。(圖片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的戰略高度關心和推動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無論是對遺産的傳承,還是對自然遺産的保護,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大運河到鼓浪嶼,從可可西裏到梵凈山……到今天,中國有55項世界遺産,有4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均居世界首位。

  習近平曾指出,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總結成功經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産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中國古代和中世紀史部門主任謝爾蓋德米特裏耶夫表示,中國領導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對中國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發揮重要作用。良渚古城遺址,就是其中典型。

  可以預見,剛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良渚古城遺址,將是中華文明呈現給世界的又一張金色名片。(記者:梁君茜、廖冰清、金晶、張代蕾、殷曉聖;編輯:陳杉、周嘯天;視頻:梁君茜、孫碩)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