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建設護航綠色發展
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以約21%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40%以上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看長江,也是看中國。
作為地處長江上游的內陸省份,貴州省堅持以綠色發展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近年來,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貴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增速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騰訊、華為、百度、阿裏、蘋果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貴州,貨車幫等一批本地重點企業逐漸成長壯大。因數字經濟而蝶變的貴州,正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壯美圖景上的亮麗一筆。
“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魂’,唯有牢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才能切實推動長江經濟帶以及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説,經過這幾年的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共抓大保護的共識進一步增強,綠色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為長江經濟帶注入了新活力。
生態環境保護倒逼了高品質發展。沿江省市一方面做好“減法”,對非法碼頭、化工圍江等“老大難”問題重拳出擊,積極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另一方面做足“加法”,加強改革創新,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發展新動能。
在上游,貴州的大數據産業風生水起;在中游,湖北武漢的“中國光谷”、安徽合肥的“中國聲谷”奏響創新強音;在下游,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在長江沿岸茁壯成長,長江經濟帶正在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生力軍。
龍頭舞起來,龍身才能擺起來,帶動長江經濟帶加速發展。日前, 2019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安徽蕪湖舉行,這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召開的首次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一市三省將聚力推進一體化,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為全國高品質發展、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合作競爭作出更大貢獻。
“按照中央的要求,長三角要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和華東地區發展,形成高品質發展的區域集群,關鍵就在於充分發揮創新的作用。”成長春認為,長三角創新資源集聚、優勢鮮明,這裡坐擁上海張江和合肥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張江、蘇南、杭州、合蕪蚌、寧波溫州等多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及南京江北新區等眾多創新載體,浙江數字經濟發展迅猛,G60科創走廊通過協同創新共建共用串起了“智造”長三角。未來,在進一步推動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産業化,引領高品質發展方面,長三角空間巨大。
上中下游的協同發展也在紮實推進。5月30日,重慶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與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飲長江水”的滬渝兩地將全面加深合作,更好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大江流日夜,山水有清音。今年1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發佈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的通知》,從岸線、河段、區域、産業等方面劃出10項負面清單,進一步為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強化制度保障。
經過幾年來的艱苦努力,長江一些重要生態指標發生了積極變化。今年1月至4月,長江經濟帶地表水環境品質總體優於全國平均水準,且呈好轉趨勢。
不負綠水青山,更有金山銀山。2019年一季度,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産總值達95970.8億元,約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5%,11個省市中有9個經濟增長表現優於全國平均值,其中雲南、貴州、江西、湖北等省份增速均在8%以上。“從一季度的經濟指標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成長春説。(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