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原標題: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出版發行,這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一件大事。《綱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全面系統闡述,是幹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綱要》文化建設部分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特別是對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進行了深入闡述,鮮明提出“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大論斷,有助於我們深化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論述。
1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進一步凸顯了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佔得先機。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其領土可能會發生變化,其人口規模會增長或減少,其血統甚至會隨著通婚而有所改變,但它會因長期以來形成的文化傳統保持相對穩定而得以延續和發展。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遭受了深重的民族災難,甚至一度瀕臨亡國滅種的危險,但每當處在危難關頭,偉大的民族精神總能煥發出強大的力量,各族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團結一致,自強不息,英勇鬥爭,使中華民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文化具有構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傳統、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文化及其認同是維繫民族團結統一、國家穩定發展的紐帶。共同的文化、理想和價值追求,將一個群體緊密團結起來,超越血緣、種族、地域的差異而構成穩固的共同體。中華民族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歸屬感。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完整,最根本的是提升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文化安全事關國家的總體安全水準。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滋養,尤其是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必定要考慮文化利益。在一些特定的時刻,文化會成為決定國家、民族及個人命運的關鍵因素。對文化資源的佔有和控制也逐漸反映到國際競爭中,文化利益衝突成為引發國際衝突的重要因素。以文化安全促進國家安全,是提升國家總體安全水準的重要途徑。從國家內部看,民眾越是認同自己國家的文化,就越能增進彼此的團結。從國際上看,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理念越得到國際社會認可,就越有利於增強自身的影響力。當今世界,一個國家要想增進自身國家安全,在國際社會中産生影響力,就必須立足國情,面向世界和人類未來發展,確立起具有強大感召力,能夠獲得國內民眾認同、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文化價值觀念。
2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表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充滿信心,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充滿信心,才能有堅持堅守的定力、奮起奮發的勇氣、創新創造的活力。相反,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今天,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都離不開文化所激發的精神力量。而要繼承好、發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
文化自信絕非對自己的一味讚美而罔顧其中顯見的缺陷。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覺,需要人們清醒認識自己的文化從哪來、現在處在什麼方位、又將走向何方,並在此基礎上自覺承擔起文化責任。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人們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擁有科學的理性的認知,才能形成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態度。我們要培育健全的國民文化心態,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同時,對傳統文化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力宣傳革命文化的優秀品質與優良傳統,大力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大進展與蓬勃生機。以更加堅定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胸懷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堅定價值觀自信,積極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説,取決於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一個國家的崛起不僅是經濟的崛起,也是社會制度的崛起,同時還應該是價值觀念的崛起。在國家由大到強的發展過程中,文化的內涵越來越豐富,核心價值觀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這既是我們的價值追求、價值規定,同時也是我們對世界的價值承諾,是國家形象的國際展示。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中國故事講好,把中國聲音傳播好,讓國際社會對我們獨特的歷史傳統、歷史命運、基本國情有深入的理解,對我們道路、理論、制度的特色和優勢有全面客觀的把握,使我國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
文化的內核是價值觀,但價值觀往往通過有形的文化産品來展現。通過將價值理念附著在有形産品上的方式,實現價值理念的對外傳播和輸出,這是現時代價值觀交流乃至較量的重要方式。從這一意義上講,誰的文化産品製作更精良,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誰的價值觀念就會得到更為有效的傳播。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産品在與西方文化産品的較量中處於弱勢,在國際市場的佔有份額比較低。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産業、開發文化産品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就變得十分重要。近年來,我國通過機制和體制創新,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作品,很好地宣介了中國的價值觀。進一步加大文化創意産品的生産力度,創作出富有魅力、能為世界各國廣為理解和接受的文化産品。通過從文化産品“走出去”到文化價值“走出去”,讓世界各國更多地認識、理解和認同當代中國價值。
堅定信心創作文化精品力作,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生逢偉大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創造偉大事業是我們的責任。新時代為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提供了無比廣闊的天地。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有信心、有能力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優秀的文化作品應該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應該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能夠觸及人的靈魂,激發人們的共鳴。只有那些蘊含著思想的力量,充滿道德的光芒,飽含人性溫度的作品,才能堪稱精品力作,才具有無盡的魅力和永恒的價值,才能在世界範圍內産生持久深入的影響。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力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的優秀作品,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文化創作要唱響愛國主義的主旋律,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氣質,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現當代中國人民昂揚奮進、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自覺從人民的創造智慧中産生靈感,從社會生活的無盡礦藏中挖掘素材。只有反映人們的生活、表現人們的情感、體現人們的心聲、表達人們的願望的作品,才能引起人民的共鳴,才能激發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進而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堅定信心講好中國故事,樹立當代中國良好形象。當代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但是,國際上總有一些國家不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試圖誤導世界其他國家和人民對中國發展的認識。有的簡單套用西方歷史上大國崛起的邏輯看待中國的發展,提出“中國威脅論”,有的片面誇大中國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出“中國崩潰論”。這一系列論調的背後是冷戰思維,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們在文化和價值觀推廣與傳播方面存在著不足。與我國的國際地位相比,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依然薄弱,與我國的經濟地位相比,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有待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要更好地梳理自身發展特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講清楚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主動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圓夢鬥爭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資訊化時代,資訊流暢通就是文化活力和生産力的體現。創新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機制,既要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也要發揮好社會力量的獨特優勢,讓社會力量更多、更充分地參與到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當中。既運用好電影、電視、廣播、報紙、文學作品等傳統傳播渠道,又運用好網際網路傳播新平臺,通過動漫、微電影、手機視頻等新興文化傳播手段,開展富有時代特色、現代元素的文化海外推介活動,擴大覆蓋面、形成傳播聲勢,達到更廣泛更深入的傳播效果。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學會通過生活和日常敘事,用人民群眾的語言和人民群眾親身經歷的故事來描述,讓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夢想,通過鮮活的生活敘事和行動故事顯現其理念的光輝和理想的力量,進而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共鳴。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筆:吳玉軍、韓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