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擴大開放正當其時

2019-06-29 10:29: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在6月28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品質世界經濟》的重要講話,並宣佈中國將進一步推出若干重大開放舉措。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最新宣示,對於推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品質發展都意義重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長達30多年的高速增長階段,開放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關鍵的角色。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反覆講開放的道理,他深刻地指出,中國要擺脫貧窮落後,謀求發展,把自己孤立於世界之外是不行的。實踐可以證明,當年鄧小平同志的思想是多麼具有前瞻性,以他為代表的那一代中國共産黨領導集體的決策是多麼英明。在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路上,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又一座里程碑。當時很多人對加入世貿組織是福是禍疑慮重重,不少人認為以中國當時的發展水準,根本抵擋不住西方跨國巨頭的競爭衝擊。但事實證明,中國共産黨人不但能主動打開國門,而且非常善於把握對外開放大局,在其中游刃有餘地掌舵定航,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添上了一筆濃重的色彩。在加入世貿組織的頭十年間,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超過10%,貨物貿易額由世界第六位上升為世界第二位,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出口國。事實證明,抓住機遇擴大開放已經成為我國改革發展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中國為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的重要方式,這一點在高速增長階段如此,在高品質發展階段也必如此。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與此同時,世界經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經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而貿易和投資爭端則持續加劇,世界經濟運作風險和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在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在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中國擴大開放又具有怎樣的特殊重要性呢?

  首先,擴大開放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動力。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就是實現創新發展,使經濟從主要依靠大規模低成本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創新驅動發展。這無疑是萬里征程上的“龍門一躍”,但這一躍卻是困難重重,須有充足的動力保障才有可能成功。動力一方面來自於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就來自於擴大開放。只有擴大開放,才能為創新發展提供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單純依靠仍處於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的國內市場是絕對不夠的。只有擴大開放,才能更加緊密地把我國産業發展融入全球産業鏈,使全球産業鏈發展升級的動力自動傳導到我國産業發展上來,增強我國産業發展和結構升級的外源動力。只有擴大開放,才能充分利用我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發展勢能差,以此對我國産業升級和企業發展施加競爭壓力,同時為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加快趕超步伐提供條件。

  其次,擴大開放是促進改革不斷深化的重要機制。高品質發展意味著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必須以體制機制和治理方式的變革為前提條件。比如,高品質發展最需要營造穩定公開透明、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這就要求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全力攻堅,突破各種利益固化的藩籬,實現以改革促發展的目的。改革走到今天,難度可以説是越來越大,基本上每一項重要的改革都是一次啃硬骨頭的行動。必須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以各種有利的機制為其提供動力,而擴大開放就是促進改革深化的一招好棋。擴大開放意味著我們的視野不會只盯住國內,而是更加積極地對接國際市場,為適應國際規則不斷主動改革體制機制。同時,國際市場也會對我們的體制改革提出要求,這些要求中只要是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的,也應該積極接受和採納。實踐證明,開放的視野越廣闊、開放的步伐越大,反饋回來的改革動力就會越足,以擴大開放促進改革深化的路子我們一定要堅持和用好。

  再次,擴大開放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外部挑戰。在高品質發展階段,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相應地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年來,各種反全球化思潮涌動,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傾向上升,一些國家打壓我國的傾向明顯抬頭。針對這種複雜環境,少數聲音主張我們可以退回來,主要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但這種收縮是堅決要不得的,收縮只會讓我國的國際處境變差,而非相反。對此,黨中央已為我們指明瞭出路,那就是在進一步擴大開放中更好地應對外部挑戰。只有繼續擴大開放,中國市場對世界的吸引力才會更大,其他國家才會更加離不開我國的發展,我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才會更大。只有繼續擴大開放,我們才能團結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和有共同利益的國家,與國際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作鬥爭,為我國應對外部挑戰爭取更多的支援和助力。只有繼續擴大開放,主動積極地參與和引領國際規則的制定和變革,我們才能在國際合作和鬥爭中處於優勢地位,不然就只能把制定國際規則的權利拱手讓人,為別人所擺布。

  最後,中國擴大開放也為世界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源泉。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難題,追根溯源都與發展鴻溝、發展赤字有關。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在發展困難比較突出、各國內部矛盾比較尖銳的時候,各種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傾向就越容易顯露出來。但正如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教訓所示,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甚至陷入惡性迴圈,絕非是應對世界性經濟難題的正確方式。在當前全球貿易和投資爭端加劇之時,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已嚴重威脅到經濟全球化進程和世界經濟高品質發展之時,中國主動參與和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進一步開放市場、擴大進口,積極參與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正是在迷霧中颳起的一陣清風,是帶領走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以擴大開放推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品質發展,必須準確把握擴大開放的正確方向。一是要以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作為擴大開放的發展方向。我國雖然已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但競爭優勢依然主要基於中低端産品。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傳統競爭優勢日益削弱,我國面臨著被發達國家和低成本國家兩面夾逼的風險。必須在擴大開放中加快培育新的競爭優勢,才能真正有利於貿易強國建設,有利於推動高品質發展。二是要科學把握好擴大開放的節奏和順序。擴大開放是總的方向,但同時要充分注意擴大開放的可能風險,科學把握開放措施推出的時機和順序。有些開放措施,比如製造業和一些拿得準的服務業的開放,應該先行推出和擴大推出;有些開放措施,比如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開放,對制度條件和管理水準的要求很高,在條件還未成熟前就要更加謹慎。在這個問題上,一些發展中國家曾犯過很大的錯誤,造成本國經濟被外資控制或者經濟動蕩,我們要引以為戒。三是要在擴大開放中牢牢把握合作共贏的大方向。我們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是以合作共贏為旨歸的,這一點必須始終堅持。否則,不能合作共贏的對外開放根本無法持續,沒有任何一國會願意從事長期對自己不利的經濟交往。當下,一些西方國家基於偏見和特殊目的,對我國的擴大開放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出種種非議。對此,我們更要以合作共贏的事實予以堅決回擊,在捍衛我國合理合法的國際經濟交往權利的同時,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均衡合理的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