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電商大促交出亮眼成績單 表明國內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大活力旺
天貓“618”啟動1小時,成交量超去年10小時,過百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雙11”;
截至6月19日0時,京東“618十六週年店慶”累計下單金額2015億元;
網易考拉“618環球購物節”開跑僅101分鐘,銷售額突破去年“618”首日……
從6月初就開始的“618”電商大促在6月18日當天迎來高潮,各家電商平臺均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買買買,一串串令人驚嘆的數字,不僅僅體現出消費者的熱情,更是國內市場韌性強、潛力大和活力旺的最好注腳。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頗為感慨:“高品質大牌和進口商品廣受歡迎,低線市場消費活躍,服務類商品成交額比平時增長73%……這些現象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和強大韌性,以及內需蘊藏的巨大潛能。”阿里巴巴行銷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劉博也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天貓618的數據來看,消費升級趨勢還在持續,三四線城市和鄉村地區的增長迅猛,國貨消費蔚然成風,優質優價的産業帶商品受到歡迎,這些都體現出內需的強大活力。”
一小時成交超去年全天
“1小時成交超去年全天”的現象,今年“618”在各大電商平臺激情“上演”,消費市場釋放出巨大能量。
在天貓“618”,美粧門類1分鐘銷售即破億元,57分鐘銷售超去年全天。開場45分鐘,歐萊雅破億元;開場52分鐘,蘭蔻破億元……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開場1小時,眼霜、口紅、香水的銷售分別同比增長300%、239%、290%。在母嬰行業,開售不到2分鐘,成交額破億元,第7分鐘超過去年1小時成交額,第17分鐘成交額突破5億元大關,天貓國際的母嬰孕産品類,用了25分鐘就完成去年同期全天的銷售。
在京東,各品牌也在“618”當日衝擊著銷售高峰,貝親10分鐘成交額為去年同期的19倍;馬爹利10分鐘成交額是去年20倍;伊利1小時同比去年成交額增長531%;福臨門1小時同比去年成交額增長547%;三隻松鼠1小時戰績超過去年全天銷售……
被買買買熱情“佔領”的,既有傳統的電商優勢品類,也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爆款”産品。比如在服裝領域,天貓塑身衣品類的增長翻了整整20倍,防曬袖套24分鐘就售出50萬件,比去年增長了11倍;遮陽帽僅用39分鐘就售出超過100萬件。在食品方面,京東堅果炒貨品類同比去年成交額增長132%,飲料品類同比去年成交額增長261%,休閒零食同比去年成交額增長304%。在電器方面,截至18日中午12點,蘇寧易購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71%。
“電商購物節中體現的是各大平臺在新技術、新物流乃至供應鏈生態上的競爭,無論是品類線的全面拓展,還是全場景零售和服務升級,都體現出電商們力圖在多個維度做到極致。”市場研究機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曹磊表示。
消費升級勢不可擋
審視今年“618”電商大促,除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之外,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勢不可擋的消費升級趨勢。
更貴更好更能提供優質生活的商品廣受好評。在蘇寧易購,“智慧”“換新”成為消費者搜索的熱詞,以彩電品類為例,品類整體銷售增長105%,但65吋及以上大屏彩電銷量增長高達211%,此外,多門冰箱增長77.8%,烘洗一體機增長97.6%。在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最受歡迎的消費品類則是無線吸塵器、家用射頻美容儀和電動牙刷。在天貓,海參、牛排等高檔食材越來越受到“中國吃貨”的歡迎。
同時,個性化、細分化的需求,讓一大批特色商品迎來爆發。作為第一年深度參與“618”大促的淘寶網,60萬商家的驚人增長體現出個性消費大潮:大碼內衣銷量大漲20倍、設計師定制首飾增長超10倍、寵物消費增長近200%、高達模型玩具增長超130%,即使像漢服這樣的小眾特色商品,也在6月16日同比大漲320%。在服裝領域,潮牌和設計師品牌成為年輕人追逐的新熱點,名模呂燕的個人品牌COMME MOI只用1分鐘就完成去年6月18日的全天業績。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艾瑞諮詢的研究報告,將時下的中國消費者直白地稱為“升級一代”,他們在性價比之外,更願意為優質、符合自我表達的産品去支付溢價。“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商品豐富程度的提高,更多時尚設計元素的傳播,國民已不再僅僅看重‘生産能力’,會逐漸培育自我日常審美的‘生活能力’,從而提出更多精細美化日常生活的需求,這一轉變在中國一二三線城市更廣闊市場中同步進行。”艾瑞諮詢在其研報中如是寫道。
下沉市場釋放潛力
今年“618”,“小鎮青年”用雪片般的訂單,表達著他們對智慧生活的嚮往。增加了智慧語音控制的青春版科沃斯掃地機器人,1小時被搶購2萬台。科沃斯家用服務機器人中國區業務總經理劉文寧坦言,“現在能很明顯看到三四線城市年輕人對品質化生活、智慧化生活的高需求,他們正是這款掃地機器人的主要目標用戶”。千元跑步機“億健note”則在聚划算上1小時就賣出了平時全天4倍的銷售量,購買這款跑步機的消費者中,“小鎮青年”佔到七成。
在天貓聚划算,1小時內13款商品成交過千萬元,360款商品成交過百萬元。徐雷透露説,今年“618”,低線級市場消費更加活躍,下單金額同比增幅達全站2倍,開始領跑各級市場。“從渠道鋪設、品牌行銷,再到增值服務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各平臺在‘618’期間,對下沉市場有所側重。”
曹磊表示,低線市場的消費者們,尚有巨大的消費潛力等待釋放,他們是市場的新生力量,“儘管是‘下沉市場’,但消費者也在趨於理性,因此各家電商同樣需要用更加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差異化産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正迴圈”。
市場研究機構數字經濟智庫執行院長黃日涵也認為,電商平臺的渠道下沉,可以滿足更多的三四線城市甚至“小鎮青年”的需求。“低線市場消費者開始享受到數字經濟時代所帶來的巨大的福利,電商只有從大都市延伸到縣鄉村,才能真正響應全民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電商平臺和製造企業對低線市場的響應,並非僅僅是提供低價商品,它也在幫助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曉鵬就表示,低線市場提供了新的海量需求,響應這些需求,就能形成新的價值。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只用兩個月,就在拼多多賣出14萬隻“19.9元3隻包郵”的瓷碗,該公司市場部總經理盧少鑫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看起來虧錢,其實不然。比如過去我們一條窯燒3萬隻陶瓷,裏面會有不同品類、不同大小的産品,空間利用率和良品率都有限制,但如今大量的需求來了,一條窯只燒1個産品,産能利用率至少提升30%以上,良品率也大幅提升。”
商務部流通産業促進中心研究員陳麗芬同樣表示:“低線市場的消費潛力正在推動形成新的産業帶,比如聚划算體系下的‘天天特賣’就孵化出了新的産業帶,浙江諸暨的襪業産業帶、寧波的電動牙刷産業帶就是其中的兩個案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