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好習慣”從哪來?政策要引導,“收費”也需要動動腦筋
6月5日是國際環境日。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近年來,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按下快進鍵,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覆蓋範圍狹窄、配套設施有待完善、居民參與度不高、收費機制不成熟等難點。
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垃圾分類治理試點的具體推進來看,垃圾分類的落地難點很多。表面上來看,是公眾素質問題,簡單地説就是居民對垃圾分類參與積極性不夠,當前真正實行垃圾分類減量成果大都依賴社區保潔員的二次分練,而不是來自於源頭居民的自覺行為,有學者歸咎於社會治理問題。北上廣大城市尚且如此,其他地區可想而知。
進一步深究,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推進瓶頸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其一,是缺乏一整套公共政策予以規制。
從過去一些試點城市的經驗可以發現,很多時候並非居民的素質不高,而是有的時候居民前端分類,但在中端和末端處理又被混合起來,使得前期努力化為泡影,居民分類積極性受到打擊。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完善法律等制度化建設,從環衛、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居民行為約束多方面努力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鏈條。而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垃圾分類管理鏈條仍然處於孤立和碎片化狀態。如何協調不同環節和部門,是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形成的重點問題。
其二,則是經濟手段的利用尚不充分。
最好的經濟手段並不是簡單的補貼或者收費,人們的所有行為在於激勵,不當的補貼或者説收費制度,只會激發其他負面問題出現。要想發揮市場效應在治理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就要將垃圾分類的成本與收益嵌入到整個社會生産與運作之中。具體來説,“生産”垃圾的要從每個環節開始分攤成本,而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的,則應當全鏈條分享利潤。
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涉及多個層面、不同行政管理部門的系統工程,其推進工作需要各個鏈條緊密配合,發揮高效聯動的協同效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的要求,筆者認為,加速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要公共政策和經濟手段共同發力進行“督促引導”,通過差別化垃圾收費機制和完善細緻的公共制度設計,培養市民的分類習慣,雙管齊下地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目標的實現。
生活垃圾分類治理體系的形成,需要建立差別化垃圾收費機制,這套機制應該是將全成本與受益按照“使用者付費”原則分攤到每個環節。與此同時,通過設計細緻合理的公共制度,明確居民垃圾分類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和監管部門的權利與義務。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培育公民的素質與習慣,也是真正實現垃圾分類從而促進綠色革命最需要做的工作。
國外的垃圾分類也是依靠強制性以及市場化經濟手段來培育起來的。過去,在廣州隨地吐痰也是罰款的,但現在則不需要依賴此類強制性約束管理了。同樣道理,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的全面落實和公民垃圾分類意識的普遍提高,也需要公共政策和經濟手段的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