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心足 發展後勁強(經濟發展亮點多韌性足)
核心閱讀
今年一季度,遼寧全省民間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7.3%,遠高於去年全年7.7%的增速。投資再過山海關,遼沈處處有商機。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産、投資200億元的華晨寶馬瀋陽鐵西新廠火熱施工……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濟新動能加速集聚、企業家信心顯著增強,隨著多方合力的釋放,遼寧經濟正爬坡過坎、前景可期。
遼寧省統計局傳出消息,今年一季度,遼寧全省規上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長16.4%;民間投資增長17.3%,佔全省投資比重達到69.2%;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增長11.7%。
相比于一季度GDP增長的6.1%、近5年來首次回到合理區間,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更看重民間投資的增長。民間投資不但高於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速14.1個百分點,也遠高於去年全年7.7%的增速。“投資增速尤其是民間投資快速回暖,對遼寧意義重大,這説明企業家信心回來了,經濟發展的後勁更足了!”
投資再過山海關,遼沈處處有商機。東北振興雖然還處於爬坡過坎、滾石上山階段,但有利條件正在增多,多方合力正在釋放,振興動能正在集聚。當前,遼寧營商環境有哪些變化?當地企業發展有什麼新計劃?記者進行了採訪。
營商環境優化,祛除頑癥痼疾
5月17日,在大連長興島佔地達15平方公里的恒力石化産業園區,年加工能力2000萬噸原油的恒力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産。“從開工到投料生産僅19個月,這是遼寧良好營商環境的例證!”恒力董事長陳建華説。
數據顯示,遼寧營商環境指數位列全國第九,躋身第一方隊。
然而就在前幾年,遼寧的投資還一度呈現負增長。“面對投資下降的情況,以往通常採取降地價、給獎補、抓招商等措施。”遼寧省委改革辦副主任李方喜説,“但那樣治標不治本。省委、省政府決定不向一時一事要政績,出重拳、拿實招優化營商環境,從根本上解決阻礙遼寧發展的深層問題。”
一系列組合拳打出來:分9批取消調整行政職權1077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一律取消,遼寧成為全國行政許可事項最少的省份之一;嚴查招商承諾不兌現、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去年一年清償政府欠款194億元……
“哪營商環境好,生産要素就會向哪集聚。這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必經之路,必須迎難而上!”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局長周軼贏説。
2018年,遼寧為近6000個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配備了項目管家,一對一跟蹤協調解決項目落實中遇到的困難。大連建立了項目服務秘書制度,為719個總投資5000萬元及以上的重點項目配備了378名服務秘書。恒力石化反映某關鍵設備個頭較大、運輸滯後影響工期的問題,相關部門協調公路碼頭各方開闢“綠色通道”,第一批設備不到10天就抵達項目現場。
優化營商環境,成為全省各地的自覺行動。企業擴大産能,當地政府部門免費提供3.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擴容需要建設變電所,政府斥資700余萬元,一個月建好……在營口金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義升看來,政府的保姆式服務讓企業專心致志謀發展。
法治環境是最大的營商環境。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史鳳友説,要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文件,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徹底糾正現行政策中影響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歧視性條款。
重大項目落戶,産業體系優化
東北首個國家級創新改革示範區——沈撫新區火了。
大項目紛紛簽約落地:4月20日,瀚華金融生態小鎮項目在沈撫新區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已經引入10隻基金,募資總規模達158億元;中科曙光超算中心、京東數字産業園、贏朔科技8英寸晶圓片生産基地等項目也一一落戶……
“招商引資,並非抓到籃子裏都是菜。我們堅持專業招商,圍繞‘兩大、兩智、兩高’,即大健康、大數據、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科技金融、總部經濟進行招商。”沈撫新區管委會主任連茂君説。
與以往不同,如今遼寧招商引資圍繞龍頭企業、拉長産業鏈條、形成産業集群展開,引導傳統産業向高端化、一體化發展。
5月17日,在投資200億元的華晨寶馬瀋陽鐵西新廠項目所在地,一輛輛挖掘車正在施工,佔地2.0平方公里的廠區土地正在挖土、填沙、夯實。三年後,寶馬首款純電動車型iX3將從這裡走下生産線。正如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所説,未來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看到寶馬iX3純電動汽車,都一定是“中國製造”,同時也是“瀋陽製造”。
“我們重點建設先進的新能源車生産體系、強大的零部件配套體系、完善的産業支撐體系、優質的産業生態體系,加快把瀋陽打造成全國重要的汽車産業中心。”瀋陽市長姜有為表示。
企業信心歸來,遼寧未來可期
黨中央新一輪振興東北戰略加快實施,東部沿海地區和遼寧對口合作,政治生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提升,一系列利好疊加讓東北區域擁有明顯區位優勢的遼寧,再次成為國內外資本關注的重點地區之一。
3月23日,全球石油巨頭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與我國北方工業集團、盤錦鑫誠集團公司聯合成立的華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盤錦揭牌。項目投資額超過百億美元,預計2024年建成投産,屆時將成為一個年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特大型企業。
隨著越來越多重大民間投資、外資投資項目在遼寧落地,資本市場、企業家對遼寧的信心日益彰顯。遼寧的轉型升級,也讓嗅覺靈敏的民營企業看到巨大商機:
“到2020年,蘇寧計劃在遼寧實現近600家智慧零售新業態的目標。”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
“遼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我們願意在遼寧做更多好項目、好産品。”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遼寧區域總裁周成斌説。
5月23日,在瀋陽渾南區京東“亞洲一號”倉庫,地狼機器人載著貨櫃緊張地穿梭,管理員忙著登記。在這裡,14個管理員管理著近6000平方米的貨倉。“未來3年,僅遼寧區域,公司就將再投資82億元。”京東副總裁、東北區總經理李斌説,“公司在東北區域已有員工11000人,去年自行銷售額增幅超過100%,是全集團增幅最快的區域,集團對在遼寧投資充滿信心。”據悉,京東未來三年在東北將投資200億元,進行智慧物流綜合運管中心、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等設施建設。
遼寧加快推進的國企改革也孕育著巨大商機。全省國企通過增資擴股、出資新設、債轉股等方式,吸引包括民營資本在內的各類資本參與國企改革。去年,全省國有企業共推進引資項目191個,到位資金921億元。去年遼寧方大集團通過二級市場,控股了原瀋陽市屬國企東北制藥集團,讓後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遼寧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到位內資分別增長36.2%和6.1%。不斷涌入的資金,助推遼寧經濟走出了最困難時期,邁向良性發展軌道。前不久,遼寧公佈一季度經濟數據,全省地區生産總值548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增幅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重返6%,回到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