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時代之問” 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貢獻
中國主場外交精彩紛呈,高潮疊起。5月15日,中國又迎來一場國際盛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從茹毛飲血到田園農耕,從工業革命到資訊社會,構成了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書寫了激蕩人心的文明華章。不同文明之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這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文明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平臺,旨在繼承和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更好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彰顯了中國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
這是呈現“美美與共”的中國氣度。中國作為亞洲文明古國,深刻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在五千年不間斷的歷史傳承中,形成了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追求,秉持兼善天下的情懷。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來看,中華文明既是在中國大地上産生的文明,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豐富發展的文明。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在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87萬人。數字的不斷增長,折射的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不懈努力。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下,面對文明交流這個永恒話題,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推動各國加深文明對話,促進相互理解,增進友好感情,實現和諧進步,充分體現了“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和“美美與共”的胸襟氣度。
這是促進“文明互鑒”的中國智慧。每一種文明都從歷史長河中走來,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彰顯著獨具特色的時代價值。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韆鞦,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推動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和促進文明多樣性,為亞洲文明繁榮注入新動力,充分展現出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東方智慧。
這是推動“命運與共”的中國力量。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裏,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圍繞亞洲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維護文明多樣性、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亞洲文明傳承與發揚的青年責任、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亞洲文明互鑒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等議題,深入進行文明對話,這是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有利於世界各國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世界胸懷。(南方網李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