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新作為 釋放新動能——從改革開放新舉措看中國經濟活力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題:奮力新作為 釋放新動能——從改革開放新舉措看中國經濟活力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劉紅霞、申鋮
今年一季度經濟運作數據亮點頻現——全國日均新登記成立企業1.65萬戶、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
這一系列改革開放新舉措令人振奮——外商投資法審議通過、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加速落地、推動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障礙、以高水準對外開放增活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愈加充沛。
改革開放走向縱深 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著力於“減”,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
在去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負1.3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中國推出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
1月1日起新個稅法實施、小微企業迎來普惠性減稅,4月1日起進一步下調增值稅稅率、5月1日起降低社保費率……近2萬億元的“真金白銀”,為企業實實在在減負。
減稅減下來的真金白銀,扎紮實實落進企業口袋。“從去年5月到今年3月,僅增值稅稅率下調這一項,我們就享受到紅利近800萬元。”華潤三九(雅安)藥業公司副總經理劉鐵英算了筆賬,從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再下降3個百分點,加上新增的旅客運輸服務抵扣,預計公司今年可節稅2000多萬元。“藥品研發投資大、週期長,我們將運用國家減稅降費的資金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推進智慧製造。”劉鐵英説。
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援力度,改革舉措持續發力,一竿子插到底。
從5月15日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約千家縣域農商行迎來定向降準,將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並將全部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
著力於“簡”,優化營商環境給市場添活力——
頒布外商投資法,著手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加快通關速度;進一步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從制度層面解決市場痛點。各地政府部門推出“一窗受理”“只跑一次”“零見面”服務等便民舉措,大幅削減各類證明事項。
行簡政之道、革煩苛之弊、開便利之門。一季度,全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6%,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4%,外商企業投資同比增長8.7%、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6個百分點。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説,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有增厚企業利潤、增加市場投資行為、降低消費者價格並刺激消費、鼓勵企業外貿出口等多種功效,將契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著力於“破”,以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
公佈政府投資條例、發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部署加快道路貨運作業轉型升級……5月剛啟,一系列改革新舉措紛紛出臺,不斷釋放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能。
“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固然會對經濟産生一些影響,但不會改變我國高品質發展階段經濟運作的基本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説,當下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主線,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財稅金融改革不斷縱深,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近年來,我國聚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一些醞釀多年的改革頻頻破題,一些久攻不下的難題逐步突破,制約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被進一步掃除。
今年以來,以“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為主線,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我國在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質的提升,更加注重激發市場活力,更加穩妥地在高品質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
“中國發展趨勢的可預見性在當今世界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品質。”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發生巨變的中國,正是中國人勇於改革的寫照。
政策效應顯現紅利 中國經濟平穩運作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壓力挑戰下實現平穩開局,推動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國內外市場需求疊加,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五一”小長假期間,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76.7億元。銀聯網路交易總金額達1.2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長42%。
五月,山東省沂源縣的櫻桃紅了,不少村民以網路直播的形式銷售櫻桃。“一邊直播、一邊發貨,直觀又直接。”沂源縣燕崖鎮燕崖村村民高艷萍在櫻桃樹下拿著手機,當起網店主播。通過網路直播,她今年已賣出近千單櫻桃。
隨著網路直播、遊客採摘等銷路越來越多樣,沂源櫻桃“花樣”賣向全國,果農收入也越來越高。“今年全村櫻桃大棚僅採摘銷售收入就達到了100余萬元。”燕崖村黨支部書記齊元民説。
國內消費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測算,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明顯高於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産品的需求依然旺盛,這得益於中國企業的創新以及技術和加工水準的不斷提高。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51萬億元,同比增長4.3%。
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以創新育動能、以科技促動力,成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一個不斷創新的中國正在呈現更多“新氣質”。
資訊化、智慧化改造令傳統産業煥發出全新的活力。在浙江雅戈爾的生産車間,裁剪、物流、分工全部智慧化,全流程吊挂系統在無人狀態下自動將衣料分發到各個工位,個性化裁剪時間由60分鐘/套縮短到40分鐘/套。在新技術的賦能下,公司近三年銷售量每年增長15%,庫存量降低2/3。
應用5G通信技術的遠端醫療、無人駕駛、無人物流,機器人講解員……在4月底開幕的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創新和科技元素成為一大亮點,是我國推動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重達34.8%,我國創新指數在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7位。今年一季度,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速繼續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增速。
“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等一系列舉措,中國經濟已呈現出新的動能。”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 博克納説。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中國市場依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投資熱土之一——
來自烏克蘭的薩沙夫婦自主創業,在北京開辦了一家健身工作室。“我們按照網上查的地址,帶著護照等必要材料來到石景山區企業開辦大廳打聽消息。工作人員指導我們現場填報申請材料,兩天后就領到了營業執照,效率實在太高了!”薩沙感嘆道。
“一天拿執照、當天領發票”,北京開辦企業時間從2018年的5天全辦好,進一步提速至2019年4月的最快1天全辦好。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0.2個百分點,同時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被上調今年增長預期的主要經濟體。IMF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的動力來源於結構性改革帶來的增長“韌性”。
“中國經濟結構繼續朝著優化、調整、升級的方向發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説。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 緊抓機遇合作共贏
蘋果公司設立大中華區總部、三菱商事設立化學品業務亞洲區總部、霍尼韋爾公司設立汽車零部件全球研發中心、耐克公司設立數字工作室……5月6日,上海,一場聚集全球27家知名跨國企業的頒證儀式頗受外界關注。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22家企業獲頒地區總部證書,其中10家為大中華區及亞太區總部;5家企業獲頒研發中心證書,其中3家為全球研發中心。
開放的上海,是開放中國的一個縮影。一個道理不言自明:經濟全球化時代,哪有市場、哪開放的胸懷更廣闊,企業就到哪去。
首家外資獨資新能源汽車公司、首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首家外資控股保險公司接連誕生的背後,是中國不斷敞開大門搞建設,不斷深化改革主動迎接挑戰、分享機遇。
開放,往往伴隨改革;擴大開放,往往需要深化改革。中國向來深諳此道。
“環顧世界,有人在收縮、有人在‘造墻’,但中國持續推進改革、擴大開放,令人欽佩。”亞洲開發銀行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本 濱瀚説。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同樣進入深水區。一個判斷極其重要: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洞察大變局,方成大格局。形勢愈複雜,定力越珍貴。
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以開放促改革、謀共贏,中國從來不是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建設各國共用的百花園。
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更大力度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國際合作、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更加有效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更加重視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再次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
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中國,將同世界各國一道,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讓世界更加和平安寧,讓人類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