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實踐者】張永紅:一顆行走的螺絲釘
央視網消息:從南到北,這名老兵用雙腳丈量大地;從東到西,這名退伍軍人用行動展現軍人本色。
他叫張永紅,1985年應招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21集團軍,1991年張永紅光榮退伍,進入中交二航局,並跟隨二航人開拓的腳步走南闖北,先後參加了京滬高鐵、西寶高鐵、深湛高速、黃杭高鐵及銀百高速的建設,在此過程中他都發揮著模範作用。
每年要在工地上走八百多公里 鞋子壞了將就著穿
4月17日下午,中交二航局甜永項目部的同事收拾完東西準備去吃飯,突然電工張永紅背著破舊的電工包,一瘸一拐地闖了進來。當大家以為他受了傷時,有眼尖的同事發現他左腳的鞋底沒了,只剩指頭穿洞的鞋面,頓時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張大哥,估計現在舍得換鞋了……”
“摳門的老張,現在把底子都摳掉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打趣著……
原來,他剛從九龍河大橋檢修回來,從施工便道走到大路上時,瞥見路邊有根電線桿,便倚靠上去,抬起左腳,脫下球鞋,倒出裏面的沙土,並在電桿上磕了兩下。誰成想,把球鞋的底子給磕掉了,這就出現了先前的一幕。
對於張永紅來説,這已經是他來到甜永項目後穿壞的第三雙鞋了,每一次都是將鞋子穿到不能穿的時候才舍得丟掉。
“像我們這種爬上爬下、經常混跡于工地的人,鞋子很容易壞,能將就著穿就將就著穿。”張永紅笑著説。
據了解,甜永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北南縱線——銀川至百色國家高速公路(G69)的重要組成路段,土建計劃于2020年6月完工。項目建成後將極大的給老區人民帶來出行便捷,物流暢通,從而給老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每天早上8點,張永紅就要背起他那沉重的電工包,從甜永項目部出發,前往九龍河大橋進行線路檢修,由此開啟他一天的線路檢修工作。
由於線路陣線長、工點多、設備使用也多,在用電上需求量大、鋪設線路複雜,因此在檢修的過程上要面面俱到、精益求精,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在施工中如果因為某一處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該工地無法施工,會加大工期、增加人力成本和設備租賃成本。”張永紅説。
為了方便檢修,他選擇了在漫天黃土的工地上徒步旅行,加上全線的電力設備都是他負責,這樣一來,鞋子就壞得更快了。據不完全統計,張永紅每年要在工地上走八百多公里。一日,正在施工便道上走著的張永紅,兩隻腳踩在幾釐米厚的黃土地上發出噗噗的聲響,突然他感覺腳下有個東西戳了下,便蹲下身子,扒開灰塵,拾起一顆小指粗的平頭螺絲釘,丟進電工包內。“我覺得它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場,這樣就節省了很多費用。”張永紅笑著説。
工作上的勤儉節約,張永紅不僅僅停留在撿螺絲釘上。
2017年11月,中交二航局銀百高速甜永段正式進場,由於沒有電工,各工點只能用發電機發電,增加了成本。直到次年5月,張永紅所在的杭黃鐵路建成通車後,才被緊急調往甜永項目。
來之前,原來的項目領導就向他提供了甜永項目的生産建設情況,來到項目當天剛放下行李的張永紅就找來了施工線路圖以及物資採購計劃開始研究,並繪製臨電線路圖。經過研究對比,他發現項目部前期計劃採購的線纜均為銅電纜,憑藉多年的經驗,他覺得這是完全沒必要的。
“雖説銅線品質好,用的時間長,但成本高,在分支上,按照相關標準,用鋁線也足夠現場用電的供應。”張永紅説。
第二天,他將自己的想法對項目領導進行了彙報並獲得了領導班子的支援,最終,他的提議使項目部在保障了施工及品質的前提下,減少了材料費用的支出,控制了成本。
哪需要去哪
除了勤儉節約,在突發緊急情況後,張永紅更是一馬當先、不畏艱險。
2018年7月,項目所在地甘肅慶陽寧縣迎來雨季,7月7日後該地區出現連續強降雨。15日淩晨3點15分,正在睡夢中的張永紅突然被一陣電話鈴聲驚醒。
“城北河大橋的洪峰來了,走一起去看看。”項目負責人在電話裏説道。
接到電話後,張永紅從床上跳了起來,迅速披上衣服、穿上膠鞋,大步向著停車場走去……
路上,張永紅透過擋風玻璃,在車燈的照射下,看到原本被水泥澆築的路面此時已被雨水衝來的淤泥覆蓋,分不清哪是路基哪是路面,正行駛著,車輛突然開始打滑,不能前進,張永紅只得下車查看。原來,強降雨將山上的黃土都衝到了路面,形成了淤泥,阻礙了車輛前行。
“既然路上都有這麼厚的淤泥,河道裏更厚了,兩岸的配電櫃及電纜線,都還帶著電,人如果進去搶險,後果不堪設想。”想到這裡,張永紅抓起工具包,深一腳淺一腳地向變壓器方向走去。原本只要10分鐘的路程,這次他卻走了半個多鐘頭。
淩晨3點58分,張永紅順利將電源切斷,而此時的洪峰也過了,雨也停了。他便和同事們將埋在淤泥裏的電纜線、配電櫃搶了出來。“這些線纜都是純銅的,價格貴,我們搶出來後,就能減少項目部的損失。”張永紅介紹説。
早上7點,當張永紅準備休息時,新的任務又來了。原來項目部接到當地政府及居民求助,需要幫助當地政府清理街道淤泥,以及幫助當地居民抽排家中的積水。接到新任務後,張永紅與同事們立即投入到新的任務中。據張永紅回憶,這一次幫助當地政府清淤共派出了四輛鏟車,幫助村民排水共抽壞了3台抽水機,派出人員30余名。
“到最後我們感覺兩條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兩個眼皮也直打架,已經到了站著就能睡覺的地步。”張永紅説。即便如此,張永紅卻依然不能睡覺,因為工地沒停工,他還要架設新的臨時用電,臨時用電架設完成後,他就要重新布設專用電路,由於本次降雨較大,為了保證其他線路的運作,他只能不休息繼續檢修全線電路。
“全線就我一個電工,對於我來説,這次洪峰算是我在項目上的遇到的最大難題。”張永紅説。
張永紅從來到項目部,就如同一個一直轉動的馬達,在這片革命老區不停地轉動。當工友問起他這個項目幹完了再去哪時,張永紅笑著説:“看分配吧,哪需要去哪。”在同事們的印象中,自張永紅來到項目後,除外部因素外,工地還沒因線路老化、用電過載等因素造成停電而影響施工。同時,他還在2017年獲得了項目指揮部頒發的“優秀員工”榮譽稱號。
張永紅也經常與年輕的同事聊天,他説:年輕人要守得住寂寞、幹得了事業,無論在哪,無論多枯燥,幹一件事就一定要幹好,等老了回憶起來問心無愧,這也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則。(曹輝 田本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