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莊,幸福路上的村莊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系列調研
車進張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主幹道入口處懸挂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張莊考察的巨幅照片。甫一下車,就看到主幹道入口處樹立的“幸福路”石牌標誌。
“幸福路”這個名字,是村裏人為紀念擺脫貧困而起的。2017年2月,河南蘭考成為第一批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張莊,也擺脫了貧困,奮鬥在了奔小康的路上。為紀念這個歷史性的時刻,張莊把村裏的主幹道命名為“幸福路”,寄託著村裏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見證著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幸福的種子
160多年前,黃河于河南蘭考縣銅瓦廂決口改道。張莊,曾是九曲黃河最後一道折彎處,84個風口中最大的那個,泥沙沉積、河道風勁,沙丘遍佈,貧困凋敝。據蘭考縣誌記載,新中國成立前的100多年間,蘭考被風沙掩埋的村莊就有63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幸福的種子”種下了。新中國成立以後,黨領導人民戰天鬥地,首先進行了引黃灌溉濟衛工程。它和治理海河工程、荊江分洪工程、官廳水庫工程一起,被稱為新中國初期的四大水利工程。
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同志在考察黃河途中,專門來到當年銅瓦廂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察看,向陪同人員了解了當年黃河決口的情況,並詢問了固堤防洪的一些措施。這個地方離張莊僅數裏之遙。“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正是毛澤東同志在隨後的考察中提出來的,這句話後來廣為流傳,成為動員和激勵幾代人治理黃河的響亮口號。
正是在十分困難的時期,黨把焦裕祿同志派到蘭考擔任縣委書記。1963年,焦裕祿一上任就來到張莊,通過實地調研考察,找到了治理風沙的好辦法——“貼膏藥扎針”,打響了治理“沙害”的第一槍。在他帶領下,蘭考幹部群眾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向“風沙、鹽鹼、內澇”宣戰的“除三害”運動,終於治住了風沙,為蘭考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基礎。焦裕祿精神也因之廣為傳頌弘揚,成為我們黨的寶貴財富。
…………
回看走過的路,我們會發現,歷史,雖有一種不堪承受之重,但幸福的種子卻早已種下;站在歷史的風口,遠眺前行的路,我們才更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幸福日
2014年3月17日下午,正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莊考察。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叮囑當地幹部要切實關心農村每個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産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要進一步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多渠道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村民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這一天,揭開了張莊擺脫貧困奔小康、實現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這一天,是張莊人永遠難忘的日子,是他們的幸福日。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張莊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見事早,行動快。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的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認為,“把農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抓住了張莊擺脫貧困的牛鼻子。“黨是領導一切的”,要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他説,結合工作,我想了很久,越想越感到離開共産黨的領導,啥都做不成,必須把基層黨組織建強建好,想辦法把黨員管起來,把黨員的旗幟樹起來,讓黨員幹部動起來。
5年來,張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堅持“黨建引領、産業支撐、政策助力、旅遊帶動”,在“脫貧攻堅、黨的建設、産業發展、美麗村莊”方面重點發力,産業經濟、鄉風文明、村容村貌、鄉村治理、黨的建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先看張莊擺脫貧困的經濟賬——
“讓有能力的人發展産業,讓沒有能力的人參與到産業發展中,帶動了更多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張莊先後引進洛陽奧吉特菌業、蘭考鑫浩食品、蘭考坤禾農業等企業,發展春秋大棚種植蘭考密瓜171座,小雜果採摘園115畝,南美白對蝦312畝,支柱産業得以培育,脫貧的基礎打得牢。
“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顧了媽,還能掙錢養家”,參與張莊布鞋手工製作的婦女形象地形容道。張莊通過發展純手工製作布鞋等特色産業,實現了1100余名村民就業,300余名外出打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
張莊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實施“鄉村旅遊、紅色旅遊,雙輪驅動”的旅遊發展思路,通過發展旅遊實現穩定脫貧,特色旅遊産業鏈也逐步形成。村民遊文超,作為一名老黨員,不僅帶頭開辦民俗旅館,還積極發揮老黨員的示範作用,帶動33家農戶發展農家小院。
僅僅過去4年,2018年張莊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1600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還要多,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4年的207戶754人縮減到12戶22人,貧困發生率降為0.8%。
再看張莊擺脫貧困的文化賬——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雨天一地泥,颳風一臉土”,亂堆亂放,旱廁露天,蚊蟲滋生,污水橫流,是5年前張莊的真實寫照。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村裏的黨員幹部帶頭,堅持每天早晨六點開始1個小時的義務勞動,帶領群眾打掃村內衛生。90歲高齡,有著68年黨齡的老黨員李大鵬,去世前堅持每天佩戴黨徽,參加義務勞動。
這是什麼的力量?這是信仰的力量。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5年來,張莊在擺脫貧困的同時,也在“洗臉”“洗心”,村容村貌村風改善和村民文明素養提升初見成效。“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張莊寫出了新時代的田園樂章。
如今的張莊:硬化的道路、統一收集處理的污水、水資源再利用;打造花園式庭院、“桐花書館”;舉辦“幸福家園”大講堂;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評選;加強紅白喜事管理;成立“蘭考縣東壩頭夢裏張莊”藝術團,先後排練《焦裕祿》《朝陽溝》《花喜鵲》等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目和一些自編自演的“三句半”等節目,免費為大家演出,特別是編排了以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寄語為主旨,由本村學生進行表演的手語舞《堂堂正正一輩子》,深受喜愛,深深陶冶著村民們的情操。
……
臟亂差的環境、遊手好閒,賭博酗酒等已成過往;孝老愛親、互助友愛、村容村貌村風天天向上。“以文化人”“以德潤心”,正如此時蘭考遍地的泡桐花開,結出了沁人心脾的芬芳。
幾年來,張莊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河南省文明村鎮”、“開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蘭考縣先進基層黨支部”、“蘭考縣美麗鄉村紅旗村、産業發展紅旗村、鄉風文明紅旗村”等榮譽稱號,不僅擺脫了貧困,而且從“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變成了今天的“幸福村”。
破譯“幸福密碼”
基礎差底子薄的張莊,在短短幾年實現脫貧奔小康,豪情滿懷地命名主幹道為“幸福路”。張莊人的“幸福密碼”到底是什麼?
“我會一輩子聽黨話、跟黨走,按總書記給咱繪的圖走。”
——張莊老黨員遊文超滿懷感恩地道出了張莊人的“幸福密碼”,也道出了張莊人對黨、對習近平總書記的無比愛戴之情。
“感黨恩、跟黨走”,這是張莊宣傳欄中的話,也是張莊人發自肺腑的心裏話,因為他們知道,黨是他們“幸福路”的領路人。
就在張莊人擺脫貧困奔小康的2017年,我們黨召開了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為張莊下一步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2019年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和代表們一起熱議鄉村振興,就鄉村振興提出更加明確要求:
“鄉村振興是包括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這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張莊,村民們非常激動,更是滿滿的幸福感。張莊人深知,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為他們描繪了更加幸福的宏偉藍圖。張莊的幸福路一定越走越寬廣,幸福越來越綿長!
張莊,只是新中國千百萬村莊中的一個。透過張莊的變化,我們看到的是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感受到的是黨帶領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幾千年來的中國人每逢春節都會張貼“福”字祈求吉祥幸福,但有時那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積貧積弱反反覆復縈繞著中國。是中國共産黨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才開闢了真正當家作出的幸福之路,是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是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可以自豪地説,中國人民已經昂首挺胸眾志成城地闊步走在了幸福的大道上。回顧過往,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吃水不忘挖井人”“憶苦思甜記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幸福的路上萬年長!”——這就是中國人民的“幸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