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更多孩子實現夢想(愛國情 奮鬥者)
屈膝、揚臂,如箭一般衝出起跑線;加速、過彎,再加速……敏捷的小運動員們在冰面上留下優雅曲線。冰場中央的董延海,手握秒錶、眼觀賽道,正在為我國的短道速滑運動挖掘更多好苗子。
董延海是我國第一枚冬奧會金牌獲得者楊揚的啟蒙教練。如今,作為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少兒短道速滑特色學校總教練的他,麾下仍有300多名速滑小將。
七台河市,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直到2013年才擁有大型室內冰場的煤城,卻培養出了楊揚、王濛等冬奧會冠軍和其他世界大賽冠軍共10名,我國13枚冬奧會金牌中,七台河“承包”了6枚。來自七台河的運動員15次打破世界紀錄,共獲得169枚世界級比賽金牌、459枚國家級比賽金牌。
金牌背後,是一群手握秒錶、奮勇爭先的人在默默奉獻。
上世紀70年代,七台河短道速滑奠基人孟慶余篳路藍縷,自己發明訓練器材、創制訓練方法,天黢黑就要在零下幾十攝氏度的低溫裏拖著一噸多重的自製澆冰車一圈圈澆冰場,只為珍惜短暫的訓練時間……在他的忘我付出下,一群堅韌的礦工孩子就這樣衝出了通往短道速滑巔峰的第一步。其中一部分人則在孟慶余帶領下執鞭于冰場,幫助更多的孩子實現夢想。
市少兒短道速滑業餘體校副校長趙小兵1984年被孟慶余挖掘,走上冰場。因意外受傷抱憾退役,1989年拿起教鞭。“當教練就是曬得比地黑、凍得比冰硬。”趙小兵打趣道,“在孟教練感染下,真的每一秒都不想耽誤!”孩子剛滿月,趙小兵就重回冰場。為了培養一個好苗子,她5次到府求家長“放人”。功夫不負有心人,趙小兵30年來先後培養出孫琳琳、王偉、李紅爽等冬奧會冠軍和其他世界大賽冠軍。
和趙小兵一樣,董延海和他的愛人、世界冠軍張傑都曾受教于孟慶余。2014年,曾在國外打拼多年的夫妻倆回到七台河市,回到冰場上。“陪著孩子馳騁,那種幸福難以言説!”董延海語帶自豪,“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國家選送更多好苗子。”
張傑則從事更為特殊的事業。她組建了七台河特奧短道速滑隊,以異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幫助“折翼的天使”打開認識世界的大門。2017年第十一屆冬季特奧會上,她帶領的孩子們一舉奪得4枚金牌和兩枚銀牌。
2006年,孟慶余在前往哈爾濱冰上基地的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因公殉職。這位手握秒錶的奮鬥者,在冰場上一站就是一輩子。而他的身後,後繼者們不曾停下步伐——幾十年來,七台河一代代教練員們累計為國家和省輸送運動員300多人次;更多的教練從七台河走向全國,為冰雪運動走出山海關、為助力“三億人上冰雪”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奮鬥必然艱苦,但奮鬥者永遠幸福。一塊塊為國爭光的金牌,一個個登上巔峰的身影,一次次衝破世界紀錄的中國速度,便是對這群手握秒錶的奮鬥者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