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發展才是助力臺灣經濟發展的正道
兩岸融合發展,不僅是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方法路徑,也是造福臺灣同胞的康莊大道,是臺灣經濟社會的機遇之路、發展之路。對於這一點,臺灣一些媒體似乎比某些政治人物更加清醒。
3月5日,備受關注的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爐,臺灣媒體不僅關注其中的涉臺內容,也聚焦大陸的經濟發展。例如,臺灣《經濟日報》將報告中“就業優先”“科技支撐能力”“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自主權”等六個新提法,作為觀察大陸經濟走勢的重要風向標。臺灣《工商時報》的評論則指出,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實施就業優先、大規模減稅降費、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等,都是經濟“穩健”元素。
臺灣媒體的關注既是因為大陸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也是因為兩岸經濟上的緊密關係。3月7日在政協界別聯組會議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説,“2018年,大陸與臺灣地區的貿易同比上升了13.2%,逆差為1289.51億美元;大陸批准臺商投資項目4911個,同比增長41.8%;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數據顯示,儘管兩岸經貿往來整體向好,但其中直接從臺灣地區來大陸的投資卻是下降的,而且下降幅度還在進一步加大。
李成鋼表示,這些數據一方面反映出兩岸關係當前的緊張局勢,對臺灣地區到大陸投資的負面影響在不斷加劇。另一方面,臺資企業和臺灣民眾越來越看重大陸市場,因此經第三地來大陸的投資始終保持增長態勢。他説:“在兩岸經貿合作方面業界和民眾的心是熱的,臺當局卻是在拉手剎,開倒車。”
然而,經濟發展的規律決定了臺灣民進黨當局的百般阻撓終將是徒勞的。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大中集團執行主席李大壯指出,“臺灣經濟可發展的範圍是很有限的,經濟靠市場,這是客觀存在的必然規律”。
這一點,在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更是深有體會。蘇奕嘉在2012年來到大陸創業時,曾經在成都遭遇了“落得身無分文”的慘敗,連回家的飛機票都買不起。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選擇留在北京而不是回去臺灣,他説,“臺灣的當局者和一些人還在閉門造車,把自己關在那裏,在臺灣俗話叫‘自嗨’。”
過去五年,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經濟增長乏力。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員周小柯認為,臺灣經濟長期依賴傳統經濟,加之民間消費增長率大都不到3%,消費提振經濟的拉力不足。同時,臺灣經濟高度依賴全球經貿大環境,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短期內實現經濟翻身難度頗大。
放眼大陸,區域開放戰略百花齊放。李成鋼説,“我們鼓勵臺商臺胞積極參與到津京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帶一路倡議等等領域,國家都給予了他們高度的重視和政策的扶持。”
李大壯委員也建議,文創是臺灣的優勢,創業門檻也較低,但臺灣市場太狹小,把文創項目帶到粵港澳大灣區,空間就大多了。“兩岸文化溝通沒有障礙,只要敢邁出第一步,這裡將成為臺灣青年的造夢園。”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劉烈宏表示,在網信領域,過去臺灣企業主要融入蘋果等國際IT企業,但從發展角度來説,大陸有市場優勢,以大陸華為為代表的企業創造了很多新的産業生態。他認為,“臺灣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業型企業,積極融入大陸大型網信企業産業生態,獲得發展機會,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
周小柯也認為,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長期持續保持順差,兩岸經貿已經形成産業鏈,臺灣應該借力大陸新一輪技術産業革命實現經濟解“悶”。他表示,大陸市場是支撐臺灣經濟的重要因素,也具有深厚的基礎,如果臺當局務實調整政策,積極發展兩岸經貿關係,臺灣經濟中短期內會有新的起色,“如果能搭上大陸新一輪技術産業革命,那麼臺灣經濟翻身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當前,大陸正在營造公平競爭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將為兩岸經貿往來、為臺灣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毫無疑問,順應兩岸融合發展、加速兩岸融合發展,將有利臺灣抓住機遇,讓機遇變為現實。而阻礙兩岸融合發展,無疑是阻斷臺灣經濟的機遇之路、發展之路,也就是阻斷臺灣民眾的幸福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