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幸福年心裏話
一
上世紀80年代,改革先鋒項南去探望老帥聶榮臻。談話間,聶帥跟他提起河北阜平縣,一座當年晉察冀邊區的革命老城。聶帥説:“老百姓保護了我們、養育了我們,我們打下了天下,是為老百姓打下的天下,阜平的鄉親們現在生活還沒有明顯改善,我於心不忍,一定要把老區的事情辦好。”
老帥話裏有故事。戰爭時期,阜平人口不足9萬,養活了超過9萬人的部隊。超過1/5的阜平人參軍參戰,5000多人再沒回來。
“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説這話時,老帥流淚了。
這個故事是項南講給習近平聽的,習近平深受觸動:“我們對脫貧攻堅特別是老區脫貧致富,要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要帶著感情做這項工作。”
2012年12月30日,距離北京300公里的阜平駱駝灣村,地處深山,氣溫零下十幾度,雪還沒消,貧困戶唐榮斌家裏的木門和上面貼的福字一樣,被時光侵蝕得掉了色。門外寒氣逼人,簾子一掀,走進來的是滿臉笑容的習近平總書記。
此時,距離黨的十八大閉幕剛剛六周。外頭天冷,老唐兩口子跟孫子在炕上擺了火盆,添了些炭。習近平盤腿坐上炕,跟老人拉起家常:一年掙多少錢,糧食夠不夠,生火的煤存了多少,小孩上學遠不遠。他説:“元旦快到了,我特意來看看大家。”
阜平是他擔任總書記之後出京考察的第二站。第一站在深圳,他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向外界傳遞堅持改革開放的訊息;第二站就到了阜平。他説,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他鼓勵大家:“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到困難群眾唐榮斌家看望。
二
六盤山區,寧夏涇源的貧困戶馬科記得,習近平來家裏那一天,把三間房挨個看遍,問他屋頂鋪沒鋪防滲漏的油氈,又問他家裏電視有多少個臺,學校裏有沒有營養午餐,農村合作醫療能報銷多少。
他還問了一個多少出乎意料的問題,是給馬家小兒子的:“你常洗澡嗎?”
看似突兀的問題有來歷。1997年,在福建任職的習近平去了“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在一戶人家裏,他看到家徒四壁,沒什麼值錢的東西,窯洞頂上吊了一根繩,拴著一捆發菜,在當時那就算比較值錢的了。老百姓用水很困難,澡也洗不上。
習近平回憶:“雖然窮地方我見過,也住過,但是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還有這麼窮的地方,我心裏受到很大衝擊。”
從西海固回來,他拍板敲定了閩寧合作的幾件事:修梯田;發展馬鈴薯生産,加工成飼料,賣給東部地區飼養鰻魚;抓井窖工程,解決群眾用水;“移民吊莊”,把不宜居地區的群眾整體搬遷,建立新村。為了紀念福建與寧夏的合作,他給新村命名“閩寧”。
上圖為閩寧鎮建設早期開發建設者的住房;下圖為現在的村民農家小院
馬科所在的六盤山區,和老唐家鄉所在的燕山-太行山區,都屬於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根據2011年印發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這些地區多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在全國綜合排名最低的600個縣中佔了86.8%。
2015年,網上流傳一篇“世界上最悲傷的作文”,文章的作者是大涼山地區一名父母雙亡的小女孩。看到文章後,習近平要求有關部門深入調研。讀了10份調研材料,習近平心情沉重:“應該説,全國極端貧困現象雖然不多了,但仍然存在。”
這個故事,是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講給幹部們聽的。他讓廣大黨員幹部牢記一句古語:“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北到雪域高原,南至西南邊陲,2013年至今,習近平走遍了10多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他坦言:“40多年來,扶貧工作我花的精力最多。”
經過20年發展,習近平命名的“閩寧”,從8000多人的貧困移民村成了6萬多人的“江南小鎮”,搞起大棚和養殖。鎮裏農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開發初期的500元增長到2017年的11976元,翻了22.8倍。馬科家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家裏專門辟出了淋浴區。
十八大之後的5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在原世界銀行行長金墉看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7億多人脫離貧困,世界極端貧困人口從40%下降至10%,主要貢獻來自中國。
“上下同欲者勝。只要我們13億多人民和衷共濟,只要我們黨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習近平如是説。
三
北京東城,南鑼鼓巷,長度不足800米。巔峰期,這裡一天要迎來10萬遊客。即使在平日,也有2萬多遊人,摩肩接踵。
莊保在旁邊的雨兒衚同住了幾十年,看慣了遊人拍照,熟悉南鑼鼓巷喧嘩與安靜的每一個瞬間。大雜院的鄰里家常、生活冷暖,和外面的熱鬧非凡不是同一個世界。對他來説,2014年2月25日這一天很不一樣。
當天,莊保在自家院子裏見到了習近平。他回憶道,經過廚房,習近平問他,地磚是不是自己花錢弄的,每家每戶是不是都安了水管子,換煤氣罐的地方遠不遠。“總書記日理萬機,還把這些‘小事’挂在心上,真是沒想到。”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在東城區雨兒衚同與居民合影。
前一年的2月3日,在國家級貧困縣甘肅渭源,年過八旬的老黨員馬崗家,一進門,習近平首先關注的是屋門口的水缸。吃的水哪兒來?是泉水。“我嘗嘗。”接過水瓢,習近平喝了一口:“這水味道不錯,硬不硬?”
甘肅之行,習近平專門去了引洮供水工程工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省最大的水利工程,更是無數普通民眾最日常也最宏大的夢想。他叮囑隨行同志:“民生為上、治水為要,要讓老百姓早日喝上乾淨甘甜的洮河水。”2017年,一期工程順利通水。
老百姓發現,習近平親自擔綱的中央深改委、中央財經委等高層級會議中,出現了很多民生議題:北方冬季取暖、垃圾分類、養老院服務品質、規範住房租賃市場、抑制房地産泡沫……在江蘇鎮江考察鄉鎮衛生院,他説:“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小事”乘以人口基數,就是天大的事。習近平經常引用鄭板橋的一句名詩:“一枝一葉總關情”。
201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面對全世界的目光,新任總書記習近平的話很樸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與宏觀、制度性的詞彙相比,“美好”一詞微觀而具象。在觀察中國政治的人看來,最高領導人用這樣的柔性詞概括執政目標,是作風和理念的轉變。
5年後的十九大,“美好”一詞再度寫入中國政治綱領性文件。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被概括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有心人統計發現,這份報告14次提到“美好生活”、200多次提及“人民”。
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週年華誕。回顧70年披荊斬棘、風雨兼程的歷史,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説,“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
“人民”是關鍵詞,更是主題詞。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四
在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此前經歷過許多次領導考察,2013年的那一次讓他們記憶尤為深刻。沒見著隆重的車隊長龍,就見著兩輛中巴;迎接領導慣用的橫幅標語都不見了,沒有彩旗,也沒有鮮花。
那是新一屆黨中央定下的幾條規矩。簡單易行,短短幾年內剎住了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
2013年7月,在武漢的港區,碼頭上風大雨急,地面積水。習近平卷著褲腿,自己打傘,襯衫濕了。微博上的這張照片,引來無數網友點讚。
入鄉隨俗,是習近平在全國各地考察調研時的習慣。2018年,震後10年的四川映秀鎮,他跟群眾一塊炸酥肉,笑言“挺練臂力的”;在海南考察,他順手接過黎族群眾遞上的斗笠戴在頭上;赴井岡山革命老區,他同群眾一起打糍粑;在北京吃傳統小吃,像其他顧客一樣排隊取餐。現場的顧客回憶:“那種感覺好像是在街頭遇見了老朋友。”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習近平“盡顯非同尋常的親民一面”;《紐約時報》則發表評論稱,習近平自上任以來,一直以“接地氣”的樸實風格被外界所熟知。
但每逢群眾利益受侵害,習近平卻總是扭住不放、一抓到底。
2018年7月,吉林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事件爆發。正在非洲出訪的習近平第一時間作出嚴厲批示:“一查到底,嚴肅問責,依法從嚴處理,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在習近平的指示下,有關部門迅速組成調查組奔赴吉林。20多天后,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題聽取“疫苗案”調查及有關問責情況彙報。有媒體感嘆,這麼高層級會議專題研究疫苗問題,查處速度之快,力度之大,真是罕見。
70年前,面對即將到來的全國勝利,毛澤東在西柏坡向全黨發出號召: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同樣在西柏坡,習近平説:“幾十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但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五
2014年,習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羅斯記者專訪,頗為感慨地説:“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説,問題在於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佔去了。”
習近平的時間去哪兒了?人們很好奇。2016年9月4日,鏡頭記錄下了典型的“習式一天”。這一天G20杭州峰會開幕,習近平從早到晚就沒停過——
早上7:45,到湖畔茶居,15分鐘吃完早飯。8:00,他已經在會見埃及總統塞西了。畫面開始跳轉,節奏很快,每一次的會見都精確到分鐘。15:00開始,4小時不間斷會議、主持晚宴、接著又是一連串的外事活動。一天下來,工作時間15小時以上,19場活動、會見國際政要80人次以上。
2016年9月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是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嘉賓國領導人、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集體合影。
在習近平看來,每年的出訪和接待外國領導人來訪,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了中國,鞏固了友誼,增進了信任,擴大了中國的朋友圈,也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傳得更遠、贏得更多贊同和支援。
2015年新年賀詞,回顧過去一年的成績,習近平感慨:“為了做好這些工作,我們的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其實,要説拼,總書記最拼。
曾有媒體統計,當普通人都在過週末和節假日時,習近平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忙公務。出訪就更是如此:即便出訪與中國時差十幾小時的遙遠國家,一下飛機便開始工作、不倒時差,屬於“日常操作”。一位近距離觀察習近平外事活動的記者寫道,習近平每天所要做的,實在是一項“高速運轉且極費精力”的系統工程。
《秘書工作》雜誌的一篇文章透露,總書記要求中央辦公廳的同志“案無積卷、事不過夜”。報送給總書記的請示,不管多晚,即使到了夜裏12點,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有人説,總書記勸“年輕人要少熬夜”,自己卻是“夙夜在公”。
繁忙至斯,他還是花了很多時間“在路上”。
當大家讀到這篇文章時,春節就要到了。無論再遠都要回家,是中國人心底的牢固情結;奮鬥一年後闔家團聚,也是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精神根脈。而在過去幾年,每次春節前,習近平更習慣去往腳步不易抵達之處——
內蒙古阿爾山,冬天零下30多度,官兵睫毛上都結了冰。頂風踏雪而來的習近平跟戰士講:“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
從四川西昌出發,來到大涼山腹地海拔2500多米的彝族村落,需要經過坡急溝深的盤山公路,往返4個多小時。見到貧困村民,習近平説,我一直牽掛著彝族群眾,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各族人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還有一些細節令人難忘。紀念唐山大地震40年,他望著紀念墻上鐫刻的地震遇難同胞名字,問當地幹部:“24萬人的名字都刻上去了嗎?有沒有遺漏的?”在南疆,他關心反恐一線的官兵:“既要敢於衝鋒陷陣、不怕犧牲,又要善於保護自己、保護同志。”2019年新年賀詞,總書記的一句話更是讓普通勞動者們暖心: “這個時候,快遞小哥、環衛工人、計程車司機以及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還在辛勤工作,我們要感謝這些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大家辛苦了。”
“人民”是個複數詞。要裝下全中國,心裏要有無數個群體。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來到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迎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
六
2015年1月,外媒所言的中國“反腐風暴”正如火如荼。在中央紀委全會上,習近平問所有與會同志:“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還是怕得罪13億人民?”答案很明確:“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
其實,早在2012年12月,十八大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審議八項規定時,習近平就對同事們説:“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十八大之後5年多,正是從元旦、春節、中秋等每一個時間節點開始,從月餅、粽子、禮品卡、煙酒等“小節”抓起,才能在全黨範圍內剎住“四風”、遏住不良風氣,贏得黨心民意。
這還不夠。中國要全面深化改革,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頭緒繁雜。
於是我們看到,十九大報告、全會《決定》等中央重要文件,起草組組長都是習近平;事關全局的重大議題,如深化改革、財經工作、國家安全、網路安全等,習近平擔任中央議事協調機構第一負責人;影響全局的改革規劃,如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習近平都親自謀劃、親自部署推動。
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例,在2019年初的考察中,習近平説,十八大以來,自己已經“到京津冀考察調研6次,主持召開相關會議9次”,並且表示“今後我會時不時過來走一走,看看你們階段性工作的情況”。雄安新區的規劃,也一次次擺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會議桌。習近平反覆告誡:“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不要留歷史遺憾。”
在他的構想中,這一戰略必須從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擘畫、推動,跳出“一城一地”得失思考發展路徑。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新城,是為北京發展構建“新的骨架”,稱得上“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即將開工建設的雄安新區,更是體現了“謀定而後動”。
政令要出中南海,各級幹部是關鍵。2015年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22個中西部省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層層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是習近平的要求。立下軍令狀,就意味著要實施問責制。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這些年,人們發現,小到地方一條河流的“河長”,大到反腐、環保、扶貧、宣傳等事務,習近平的要求都一樣:“‘一把手’要親自抓、親自管”。中國幾十年發展經驗,核心一條就是,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黨”。
2017年和2018年,兩份中央通報引起輿論廣泛關注。通報點名的分別是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區破壞、秦嶺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別墅事件,向全黨全國傳遞強烈警示意義。
事實上,這些年,包括陜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島湖違規搞建設、新疆卡山自然保護區違規“瘦身”、騰格裏沙漠污染、青海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和木裏礦區破壞性開採等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事件,習近平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嚴肅查處。
為什麼“盯住生態環境問題不放”?習近平的答案是:“如果不抓緊、不緊抓,任憑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不斷産生,我們就難以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就是對中華民族和子孫後代不負責任!”
善為國者計當下,更計長遠。
七
那年習近平13歲,剛上初中一年級。
課堂上,政治老師給同學們讀《人民日報》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當聽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習近平“受到深深震撼”。
16歲那年,習近平帶著鋪蓋插隊到了陜西延安梁家河,一住7年。他自己回憶:“什麼活兒都幹,開荒、種地、鍘草、放羊、拉煤、打壩、挑糞……幾乎沒歇過。”當初的過往凝結成記憶,更轉化為無窮的財富。習近平説,這段經歷“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
多年以後,井岡山的毛竹依然蔥翠。在村民張成德家,習近平看了廚房、臥室,也看了羊圈、娃娃魚池、水衝廁所。張成德的老伴拉著他的手:“感謝您來看我們,您可是國家的當家人啊!”習近平答道:“人民當家作主,我們是人民的勤務員,幫你們跑事的。”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到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群眾,還到訪了位於羅霄山脈深處茅坪鄉神山村的貧困戶張成德一家。
“人民的勤務員”,一個帶著時代烙印的稱呼,濃縮了中國共産黨不變的初心。
中國共産黨95歲生日那天,習近平總結説,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繫,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2018年春節前在四川映秀鎮,習近平更樸實地概括“勤務員”的職責——“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共産黨人的初心、宗旨。”
與乘務員、炊事員一樣,勤務員也是“員”,是勞動人民的一分子;更要“勤務”,勤於政務、勤於所從事的事務。
習近平在參加河南蘭考縣委民主生活會時,再度提出縈繞心頭多年的問題:“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並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麼多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給後人留下什麼樣的精神財富?”
其實,他已經給出答案。“人民勤務員”的工作原則和追求便是這番話——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