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聚焦“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9-01-17 13:1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運作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這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指明瞭航向。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場必須要打贏的硬仗。總的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如在穩增長過程中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的難度加大,市場主體活力尚未得到充分釋放,新舊動能轉換的長效機制仍不健全,與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尚有差距等。當前,我們要緊扣戰略機遇期新內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深入理解“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的要求,並切實加以貫徹落實。

  鞏固,就是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加大破、立、降力度。當前,我國經濟運作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若供給體系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經濟就難以實現良性迴圈。聚焦這個主要矛盾,必須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通過破産程式的完善,推動更多産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等。

  增強,就是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破除各類要素流動壁壘。在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深化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幹的就讓企業幹。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公平競爭原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堅決破除民營企業發展障礙,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準確把握政府在創新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簡政放權,下大力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過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降低電信資費,降低交通、物流領域收費等途徑清理規範涉企收費;加快探索形成負面清單和産業準入的審管分離制度,取消不合理、繁瑣的行政審批制度,以政府服務的“加法”換創新發展的“乘法”;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與雲計算等數字技術推進政務資訊化,推廣智慧辦公,提高行政效能;以業務外包等方式與市場主體開展合作,提高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效率;消除阻礙市場主體創新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加快形成行政效率高、審批少、收費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依規實施嚴格的市場監管,消除資訊不對稱,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提升,就是要提升産業鏈水準,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加快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培育和發展新的産業集群。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切實引導和支援土地、金融、創新、人才等要素向傳統産業改造提升集聚,促進傳統産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升級;推動製造業産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促進高新技術産業化,推動大數據、新能源、奈米材料等戰略新興技術與産業發展的跨界融合,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帶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支撐引領新興産業的集群式發展;加大金融支援力度,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探索投貸聯動、科技保險、專利質押融資等融資形式,為製造業企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提供中長期資金供給,促進我國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暢通,就是要暢通國民經濟迴圈,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産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迴圈。要加快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推動創新融通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規劃和重大科技專項的牽引作用,通過制定規劃和建立産學研合作基地等創新平臺,引導科教資源逐步釋放,調動各類創新主體深度融合的積極性;升級各類“雙創”平臺載體,支援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智慧財産權歸屬和利益分享機制;扶持科技型小微企業,引導其在科技成果應用、技術創新、創造就業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鼓勵企業發展智慧財産權和擁有知名品牌,形成智慧財産權創造、應用、産業化的良性迴圈;深入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紮實推進國家物流樞紐網路建設等。

  (執筆: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馬一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