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漢峰: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企改革中心地位

2019-01-09 12:1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核心觀點:當前,國企改革已經走到一個至關重要的關口,迫切需要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魄力大膽務實向前走。第一,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第二,堅定不移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第三,強化市場化經營機制;第四,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2016年7月4日,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就國有企業改革作出重要指示,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兩年多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指引下,中央和各地奮力推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但同時,我們也要正視目前存在的困難:

  第一是體制機制不夠靈活。體制性機制性問題的集中表現是國有企業的發展動力與競爭活力不足,仍存在政企不分、政資不分以及管理錯位、越位、缺位等問題。國企總體收益絕對值大,但資産收益率不高,資産經營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第二是創新能力不夠強。近年來,一批國有企業伴隨著時代大潮乘勢而上,成為各領域領軍企業。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中的大多數距離世界一流企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一些國有企業負責人在擔當的魄力、幹事的能力、創新的品格、企業家精神等方面不夠突出,還有一些國有企業領導在把握新時代機遇與挑戰、把握經濟發展規律與企業發展規律等方面能力不強。

  當前,國企改革已經走到一個至關重要的關口,必須在積極穩妥原則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這要求國有企業準確研判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新變化,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魄力,紮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

  第一,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是逐步發展而成的。我國于上世紀90年代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確了“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十六字方針,通過完善現代企業治理機制,實現了政企分開,落實了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今天,我們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需要發揮好黨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的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

  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處理好黨的領導在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優勢所在。要充分發揮這個根本優勢,就要積極探索把黨的領導、黨的建設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要明確黨組織在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使黨組織成為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組織架構上要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在決策程式上將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式。此外,還要落實好“四同步四對接”的要求,做到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與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與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建工作同步開展;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和工作對接,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和加強。

  第二,堅定不移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為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作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必然選擇。混合所有制經濟一方面允許民營資本加入國有企業的經營,另一方面也允許國有資本進入民營企業的經營,這種混合是雙向混合。

  需要特別明確的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關鍵在於科學把握治理機制的市場化、規範化原則。在混改試點企業中可以看到,股權多元化與治理機制市場化能夠釋放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力。比如,中國聯通引入民營企業資本作為其戰略投資者,在深化改革中逐漸顯示出成效。

  第三,強化市場化經營機制。

  改革市場化經營機制需要著重解決好人事、勞動和薪酬三項制度。其中的重點之一是加快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統籌用好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各層級幹部職工積極性。從薪酬制度上看,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是落實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目的是進一步建立健全靈活、高效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推動國有企業全面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率。一系列文件的出臺標誌著與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國有企業工資分配製度體系基本建立起來。

  推行混合所有制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是另一項重要內容。職業經理人是企業管理經營的關鍵性人才,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市場導向的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選聘職業經理人依法負責企業經營管理,暢通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的身份轉換通道。職業經理人按照市場化原則決定薪酬,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探索中長期激勵機制。嚴格職業經理人任期管理和績效考核,加快研究建立退出機制。

  同時,要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為擔當負責的國有企業的企業家“撐腰打氣”,把那些想改革、謀事業、善經營的企業家大膽用起來,把有思路、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人提起來,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第四,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改革中要堅持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基本要求,多措並舉降杠桿減負債,堅決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準,提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劉漢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