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正定:找準定位 接續奮鬥(慶祝改革開放40年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

2018-12-16 09:2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河北正定縣塔元莊村,緊鄰滹沱河北岸有個“木屋小鎮”,小鎮周邊現代化農業産業園、水上嘉年華、美食街等一應俱全。

  “這是村裏重點打造的旅遊民宿項目,集吃住行遊購娛于一體。”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尹計平高興地説,“今年以來接待了上萬名遊客。”

  變化的不只是塔元莊村。改革開放40年來,正定縣GDP總量由1978年的8648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326.26億元,年均增長13.7%;每人平均GDP由201元增長到65964元,年均增長12.3%;財政收入從996萬元增加到34.4億元,年均增長16.2%……

  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改革開放初期,正定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糧食産量高,老百姓卻很貧困。“高産窮縣”的狀況如何扭轉?

  1982年至1985年,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探索發展“半城郊型”經濟的新路子,並總結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的“二十字經”。“城市需要什麼,我們就種什麼;城市需要什麼,我們就加工什麼”,距離石家莊市僅15公里的正定,找準了自己的發展定位。

  1984年,全縣經濟實現“九翻”“十超”:工農業總産值、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等9項指標比1980年翻一番,糧食總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等10項指標超過歷史最好水準。

  塔元莊村距石家莊僅10公里,由於人多地少、交通不便,一度掙紮在溫飽線上。在發展“半城郊型”經濟思路指引下,塔元莊村依託毗鄰城市的優勢,推動土地流轉,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村民們種起了大棚蔬菜,建起了養殖場,生活日漸富足。

  “目前塔元莊村年集體收入達1000多萬元,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2萬多元。”尹計平説,村裏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起了集農業生産、觀光旅遊于一體的現代科技示範園,搭建電子商務産業園,註冊了自己的商標,正將綠色農産品銷往各地。

  30多年來,正定縣堅持走“半城郊型”經濟發展之路,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産業比例由1978年的56.3:29.3:14.4調整為2017年的9.7:40.1:50.2;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90元增長到2017年的17001元,年均增長14.4%。

  創新發展,形成人文旅遊“正定模式”

  正定是歷史文化名城,文物資源豐富。僅古城墻6.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分佈著隆興寺、開元寺等38處文物古跡,其中有9處是國家級文保單位。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大力推行“旅遊興縣”,發展文化旅遊事業。縣裏抓住電視劇《紅樓夢》拍攝良機,建成榮國府景區,成為一個旅遊熱點。這既是正定旅遊業蓬勃發展的開端,也為之後“旅遊+文化”的發展模式奠定了基礎。

  “針對正定旅遊配套設施相對落後,遊客大多為一日遊、半日遊的問題,正定提出以古城為龍頭,加快古城風貌恢復,打造文化旅遊名城的目標。”正定縣縣長孫鵬雲介紹,正定圍繞打造全域旅遊的目標,加快發展“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美麗鄉村”等新業態、新模式,依託正定古城、正定新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滹沱河等旅遊資源,不斷發掘豐富古城文化內涵。

  2017年9月,正定承辦石家莊市首屆旅遊産業發展大會,精心打造“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的“古城古韻、自在正定”,正定旅遊業實現井噴式增長。2017年,全年接待遊客527.02萬人次,同比增長113.9%;旅遊收入22.32億元,同比增長95.1%。

  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正定的文化旅遊正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體驗旅遊”轉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從“旅長遊短”向“快旅深遊”轉變。

  民生為先,生態宜居共用幸福

  漫步村中,百貨商店、綜合超市、老年公寓等為民服務設施齊全,聽著生動細緻的講解,看著一張張紀實照片,塔元莊村的變化讓遊客讚嘆。

  “村子發展好,經常有人來學習參觀。”村裏的講解員張金霞告訴記者,如今村裏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領養老金,米麵油每月都發,物業費、採暖費、水費全由村裏解決。

  從漫天黃沙的土路到通暢整潔的柏油路;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僅限救助城市孤、老、殘、幼人員和農村“三無”人員到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一項項改變,見證著正定百姓獲得感幸福感的持續提升。

  滹沱河、老磁河沿岸的河灘地,過去大風一刮,漫天黃沙。正定通過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實現環省會經濟林、美麗鄉村環村林、縣域所有道路綠化,打造滹沱河流域生態休閒農業示範區,全縣森林覆蓋率28.06%,清潔能源普及率達100%。抓住石家莊北跨發展的機遇,正定對標省會主城區,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潔凈城市。

  改革開放初期,正定教育資源匱乏,教師緊缺,教學設施落後,學生自帶凳子,趴水泥板、土坯臺上課……通過實施科教興縣戰略,正定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不斷增強,教學品質和水準顯著提高。目前全縣114所小學教學品質差距明顯減小,最大差異率穩定控制在10%以下。

  正定還探索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形成縣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私營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網路,基本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