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調查顯示90後更有幸福感 一線城市幸福感最低
“改革開放40年”大型青年調查顯示——
80後更多獲得感 90後更有幸福感
城鎮或縣城受訪者幸福感最高,一線城市幸福感最低
對於我們當代中國人來説,過去的40年是一段值得特別紀念、值得向後人講述的時光。祖國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遷。出生、成長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青年,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親歷者、創造者。當此之際,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志願中國”和共青團中央官微進行“改革開放40年”大型青年調查,旨在記錄全國青年對這段歷史進程的豐富感受。
為了從青年這個視角,更具體、真實地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本次調查將青年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作為重點評估對象。結果顯示,受訪青年為自己的“三感”都打了7.5分以上(滿分為10分)。他們確認,自己是改革開放的充分受益者。
分析不同年齡段群體對“三感”的評分,我們可以看出,90後是“更幸福的一代”,而80後則成為“獲得的一代”。
青年為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分別打了7.5分以上
90後女孩黃亦恬(化名)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專業大三學生,她的父親算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父親小時候家住農村,奶奶去世得早,冬天連件棉衣都沒有,經常要從學校“蹭”柴火回家取暖。考上大學後,因為國家有補貼,父親終於有了走出農村的機會。1992年市場經濟開始,適逢他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紡織廠,開始給公司做外貿,一步步地積累,如今一家人已經在省會城市安家立業。
“我家雖然沒有那種非常傳奇的‘白手起家’的故事,但也是普通人通過個體努力實現了還不錯的生活。”黃亦恬很確認,自己一家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認為自己是“典型的改革開放的同齡人”。1976年出生於江西農村的他,感到改革開放給他的最大個人印記,“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才能夠通過一步步的努力,抓住或者説順應了改革開放的潮流,從一個江西農村的孩子,到了今天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他感到,自己個人境遇的變遷,其實很有代表性。絕大多數這一代中國人也都有類似的生命軌跡,這就是改革開放的軌跡。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並列提出,深化了我們對改革目的和發展歸宿的認識。
調查中,全體受訪青年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分別為7.59分、7.89分和7.82分。
這樣的結果可以揭示,這一代在改革開放後出生、成長的中國青年,確實是改革開放的充分受益者,他們對於改革開放帶來的美好生活,有著清晰感知並且樂於表達,這也將成為繼續深化改革的動力之源。
90後是“更幸福的一代”,80後顯然是“獲得的一代”
調查發現,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在“三感”上存在差異。對比80後和90後兩個群體受訪者:獲得感上80後更高;安全感同樣也是80後更高;幸福感則是90後更高。由此我們可以看出,90後是“更幸福的一代”,而80後則成為“獲得的一代”。
90後的獲得感、安全感更低而幸福感更高,這或許是因為,獲得感和安全感是跟個人閱歷有關,年齡更長的群體因為有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閱歷和體會,通過縱向對比,會有更明顯的獲得感和安全感。而90後由於生活閱歷,對比感受沒有那麼明顯,但他們活在當下,他們覺得這個時代很幸福。
對這一發現,胡小武表示可以理解。90後的幸福感更強,是因為他們是典型的改革開放後的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通常是70後,給他們創造了比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他們屬於消費的一代。90後的安全感稍弱,是因為他們還處在人生成長和奮鬥的起點或初期,他們獲得的社會資本、保障性要素和支撐性條件,都還不夠多,因為他們還沒到真正擁有自己一方天地的時候,相對來説安全感就會弱一點。
通過對不同性別群體的分析,調查認為男性與女性在“三感”上均存在差異。男性受訪者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均高於女性。男性的安全感更是達到了8.06,明顯高於女性(7.55)。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孫柏瑛分析,女性對生活的各種要求本就高於男性。這是由她們的感知水準、審美情緒、對外部環境的敏感度所決定的。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獲得感通常是由兩個指標決定的。第一個指標是現實的服務提供品質,這是客觀因素,還有一個指標就是期望,期望值高,獲得感就會低。
縣鎮受訪者幸福感最高,一線城市幸福感最低
結合居住地的分析顯示,獲得感上,二線城市受訪者打分最高(7.67),農村受訪者打分最低(7.53),排在中間的是城鎮或縣城(7.62)、一線城市(7.55)和三四線城市(7.54);幸福感上,城鎮或縣城受訪者打分最高,達到8.01的高分,一線城市受訪者的打分最低(7.73),排在中間的是二線城市(7.91)、三四線城市(7.89)和農村(7.85分);安全感同樣也是城鎮或縣城受訪者最高(7.91),一線城市打分最低(7.70),排在中間的是二線城市(7.86)、三四線城市(7.79)、農村(7.78)。
農村受訪者的獲得感較低,孫柏瑛認為,這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有關。農村的養老、基本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還是不夠到位,需要很多政策手續,機構也不夠完備。至於大城市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低,“我們都有體會。通勤時間這麼長,大家節奏這麼快,誰還能有很多幸福感呢?”
二線城市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相對更高,胡小武表示,這基本符合他的判斷和研究發現。在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生活節奏帶來的焦慮感,人口規模和密度帶來的擠壓感,肯定會影響人們的幸福感。而二線城市的整體發展要素比較充分,又不像一線城市那樣忙碌焦慮,生活的舒適度便利性要好一些。所以他們生活的感覺可能是最好的。
“中小城市的人際互動比較密切,人們可以經常面對面交往。”孫柏瑛説,社會學講究“業緣”“血緣”和“地緣”,在中小城市,“地緣”中人際交往的密度比較高,又經常有血親之間的“血緣”互動,由於工作壓力不那麼大,“業緣”也還存在。這“三緣”在中小城市都能得到滿足,也就可以極大地提高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調查説明
本項調查是由中國青年報社發起,聯合“志願中國”和共青團中央官微,共同推出的改革開放40年大型青年調查。調查從2018年11月20日20時整開始,至2018年11月28日16時28分截止。樣本來源為中國青年報社全媒體平臺、共青團中央官微、“志願中國”網站及App。最終合計回收有效樣本量為6081。樣本覆蓋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六大區。
具體樣本構成:
性別:男性佔52.4%,女性佔47.6%。
年齡:18~28歲的佔73.4%,29~35歲的佔8.7%,35歲以上的佔17. 9%。
學歷:本科佔57.1%,大專/高職佔20.7%,高中/職高/中技佔12.1%,初中及以下佔4.6%,碩士佔4.5%,博士佔1.1%。
居住地:一線城市佔14.0%,二線城市佔23.1%,三四線城市佔29.6%,城鎮或縣城佔20.9%,農村佔12.4%。
所屬行政區:華東地區佔33.5%,華北地區佔20.9%,中南地區佔19.6%,西北地區佔10.5%,西南地區佔10.0%,東北地區佔5.5%。
中國青年報 中青線上記者 黃衝 杜園春 實習生 李丹妮 周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