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何有如此之魅力?
“平易近民,民必歸之。”最近,一場思想文化盛宴引發人們廣泛熱議。“原聲微視頻”“思想解讀”“經典釋義”“現場訪談”“互動問答”“經典誦讀”,豐富的形式和內容,讓《百家講壇》系列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提起典故,往往有人會覺得艱澀難懂。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何有如此之魅力?讓人想聽、愛聽、願聽,讓人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用得上,忘不掉。總書記是如何引用中國經史典籍中的華章佳句的?又是如何賦予典故以新的時代內涵,讓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成為百姓喜聞樂見的貼心話?
10月18日,光明日報邀請參與《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專家、節目主持人、朗誦家和相關學者、行業代表、青年學生齊聚一堂,細論總書記典故運用之妙,探討如何讓傳統文化別開生面,讓中國故事歷久彌新,讓理論思想入腦入心。
“《百家講壇》系列特別節目用一種特別的形式,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以富有魅力的風格呈現出來,受到大家的歡迎。”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説,“平‘語’來自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來自對百姓的深切了解。近人的領袖,人民才愛戴。”
點鐵成金:傳統文化別開生面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我們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樹立了典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説,“點鐵成金、舉一反三,讓傳統文化別開生面,是總書記用典的一大特點。”他舉了總書記解讀成語“滴水穿石”的例子。這個成語一般是形容持之以恒必有成效。總書記在這個基礎上發前人所未發,賦予這個成語新的時代內涵。
一滴水,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犧牲的瞬間,雖然未能看見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赴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總書記用這個例子説明,領導幹部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在一個經濟落後地區的發展進程中,都不應該追慕自身的顯赫,應尋求一點一滴的進取,甘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康震認為,“鐵”是我們對於滴水穿石的一般性理解,“金”就是總書記點出來的“前赴後繼、勇於犧牲”的思想境界。
“新思想在經典中綻放,經典在新思想中得到傳承。”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説,“新思想和經典交相輝映,使得經典名句和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建構“中國風格”話語表達方式,習近平總書記的落腳點在於古為今用。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教授朱康有認為,“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總書記多次強調古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並提出黨性教育是共産黨人的“心學”等論述。
黨建讀物出版社一編室主任郭召志認為,《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成功,給圖書出版界帶來深刻啟示。如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總書記身體力行作出了示範,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
以小見大:中國故事歷久彌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主持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康輝認為,總書記善於以小見大,從小故事中引發大哲理,讓中國故事歷久彌新。節目中的一個針線包讓康輝難以忘懷。習近平同志當年到陜北插隊的時候,就是個初中生。為了排解對兒子的思念之苦,母親就一針一線地為他縫製了一個針線包,上面還繡著三個紅色的大字“娘的心”。七年知青歲月,娘的心給他增添了無窮力量。後來,總書記把對母親深深的孝和愛昇華為了對社會所有老人的大孝和大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的范仲淹的名言。節目經典誦讀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員朱衛東説,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讓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節目中我們再次誦讀古代經典,既感動於前賢關心百姓疾苦的內心,更讚嘆總書記心繫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讚嘆之情動於中而形于聲。”朱衛東説,這種朗誦既不是夜間節目的耳語,也不是廣場朗誦的強力喊叫,只能是莊重穩健地説。以其莊重,所以速度稍慢。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總書記這兩句用典讓江蘇省徐工集團的全國“最美職工”孫麗深有感觸。孫麗剛進廠那年,徐工生産了第一台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50噸履帶起重機,此時國外企業已經研發出800噸履帶起重機産品。在國外企業參觀時他們提出對生産現場拍照,接洽人員滿口答應:“用錄影機錄下來也行。”然後小聲嘀咕:“反正你們永遠做不到。”這件事讓孫麗他們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中國研發的起重機站在世界之巔。經過數年努力,徐工集團研製的4000噸履帶起重機讓中國徹底擺脫了大型吊裝設備受制于國外品牌的被動局面。這些經歷讓孫麗對總書記強調的“幸福不會從天降”“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有了更深理解。
融情于理:理論思想入腦入心
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岳文厚認為,總書記用典的背後是他與群眾心心相印的感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簡單明瞭的話語裏,飽含著對人民群眾的真摯感情。
“願做90後的好後生。”看過節目後,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王曉靜發出由衷感嘆。總書記在七年知青歲月裏始終與書為伴。王曉靜認為,正是這種“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學習態度,賦予了總書記日後沉穩的性格,錘鍊了總書記在講道理時語言中蘊含的力量。王曉靜説,青年學生要保持“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清醒,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學習傳承。
“這個節目體現了對青年的重視。”節目思想解讀人、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説,現場觀眾都是高校青年大學生。主持人、經典釋義人、思想解讀人也安排了不少中青年學者和教師,不僅有70後,還有80後。在內容上也有不少青年習近平的故事。徐川認為,這既體現了經典思想需要青年去傳承,也體現了青年需要經典思想做支撐。“我們需要通過話語轉換和思想工作的改革吸引青年、影響青年和引領青年。”
“總書記的語言讓我們青年人倍感親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查懿珊説,總書記的語言魅力,不僅體現在對典故的信手拈來,還體現在讓普通的語言生動傳神。“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土裏”。習近平總書記對網路流行語的運用也恰到好處,“我們的各級幹部也是蠻拼的”“我要為我們偉大的人民點讚”。查懿珊認為,這都展現了總書記的語言魅力和溝通智慧。
“道在人倫日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宋友文認為,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價值觀,特別是仁義禮智信深入人心,就在於它內化於人們日常習慣中。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理念,通過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具有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楊雨林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之所以“近人”,就在於他講的是“關心話”“心裏話”“中國話”。總書記用原汁原味的中國話語講述一個個中國故事,讓傳統文化綻放魅力,走進青年學生內心深處。
“要想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青年學生要把握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就像總書記用典藝術中所體現的那樣。”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李洋説。
研討會發言摘登
光明日報總編輯張政:平“語”來自人民 近人人民愛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還有和人民群眾的交談,都體現出極具個性的語言風格。他的話既有理論蘊藉,又有現實針對;既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又善用民間語匯,深入淺出;既娓娓道來、平實曉暢,又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讓大家想聽、愛聽、願聽,讓人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用得上,忘不了,讓人覺得過癮、解渴、豁然開朗、醍醐灌頂,讓人入耳、入腦、入心、入神。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這個節目,用一種特別的形式,把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以富有魅力的風格呈現出來,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就像一場思想的盛宴,在這裡,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最深沉、最悠久的精神追求,更能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音。
平“語”,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是武裝全黨、推動工作、指導實踐的重要理論依據和根本遵循。平“語”,是平實曉暢的語言,是黨的領導核心與普通百姓的貼心話、連心語,是引領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諄諄教導和暖心囑託。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接與交融,是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的生動範本,更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風範的當代體現。
平“語”,來自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一切為了人民,是我們黨出發的原點,是立黨的“初心”。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的所有講話、文章、訪談,始終高度重視人民的地位和力量。從鄭板橋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到《管子》的“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再到清代學者所説的“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講述了什麼是為民、為什麼為民、怎樣為民的治國理政要道,解讀了“讓老百姓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讓老百姓有更多的實惠,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人民的擁護和支援是中國共産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決定著執政黨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論述,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古代仁政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平“語”,來自對百姓的深切了解,與人民的同聲共氣、心心相印。正是由於始終站在中國大地上,始終在人民中間,始終投身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他才能夠對人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求有深刻的了解。無論是總書記對焦裕祿精神的弘揚,還是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的實踐,都能看出總書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為人民辦實事的真摯情懷。
近人的領袖,人民才愛戴。年輕時的習近平在老鄉那兒,得到了一個評價:好後生。一個好字,多麼簡單,又多麼不簡單。正如節目的主持人和嘉賓所説:“中國的老百姓是最最樸實的,只要你真心真意地為百姓做事,就能夠得到百姓最高的評價。而有的時候這個最高評價,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好!但要得到這個最高評價,又非常的不容易。”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給我們的新聞工作也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我們要與黨和人民共呼吸,與時代同聲共氣;我們要用新的傳播手段、傳播途徑,用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一直以來,光明日報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不遺餘力,作出了不少嘗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們將更加努力,深刻領會、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守正創新,平實平穩,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讓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主持人康輝:建構新型話語體系的典範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體現了對建構新型話語體系的率先垂范,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系列節目可以説是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用典》的一個視覺化、影像化版本。在文本著作的基礎上,《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在以下三個關係上體現了更進一步的處理和表達。
首先是大和小的關係。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應從大處構思,體現宏觀思維,同時還要貫穿到日常生活各個環節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讓老百姓真正地入耳入腦入心,《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就做到了通過講述小故事來闡明大道理。
其次是古與今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名句、典故,正是古為今用的典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依舊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大原因,就在於其體現的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普遍性規律,因此才能實現古為今用,常用常新。節目中所講的道理,在當代依然能夠解決現實問題,並且在重溫習近平總書記所引用典籍的過程中,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新思考,還可能挖掘出之前被忽略的新內涵。
最後是理與情的關係。講大道理容易使人有距離感,只有尋找到人們情感中的共鳴之處,才能使思想真正入耳入腦入心。習近平總書記的眾多論述體現出深沉的為國為民情懷。節目通過展示具有情感衝擊力的細節,吸引人們自覺加強對理論的學習,這也是節目在策劃之初想要達到的目的。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一檔理論宣傳節目,同時也是一檔文化節目。文化有著積少成多、水滴石穿的持續性力量,文化自信的建立更需要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努力。媒體應當為這類節目開拓空間,提供更多具有文化含量與文化意義的産品和內容,做出大家需要的“文化必需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在今天意義非凡,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地將傳統文化與治國理政相結合,就必然會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為了讓更多的青年人認同並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媒體需要在年輕人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搭建橋梁,需要接地氣、改文風,也要把握好宣傳的通俗程度。《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讓觀眾在通過節目學習優秀傳統思想的同時,感受到中華語言之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音指導、新聞主播朱衛東:妙語引乾坤 深情誦經典
在《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系列節目中,本人有幸擔任經典誦讀人之一。接到任務後,很興奮。我十分喜愛古典作品誦讀,能有機會在這麼重要的節目中誦讀經典作品很難得。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文章中引用了“以百姓心為心”的觀點。
要讀好,就要先理解好。上述這段文字出自《道德經》。老子認為,要做一個聖人,就不能感情用事,要有百姓的意識,要對百姓一視同仁。不能從自我意志出發去決定好惡、判斷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既然講的是聖人善良誠信,那麼誦讀時的情感色彩就應是讚美和歌頌,要以興奮積極的語言形態讀。
進一步分析老子的觀點發現,對待“善者”和“不善者”、“信者”與“不信者”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以寬容的胸懷來感化百姓,另一種是“以善對善,以不善對不善”,因為對那些損害人民利益的害群之馬,對他們善則等於縱容邪惡。
我們充滿仁愛的同時,也要有法治保障。有了這層理解,再開口讀,口吻中除去歌頌讚美,還有了一些沉著和底蘊。再深一步理解,今天再提“以百姓心為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黨員幹部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立身、處世、從政。經過層層分析、縱深理解,我給這段話的誦讀情感分寸確定為:春風化雨、語重心長,力爭讀得有些厚度,大氣一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愛國為民的寫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這句名言,賦予新的時代意義,那就是黨員幹部要把人民的冷暖放在第一位,淡化個人名譽、地位、利益。對此,我主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聲音只為傳達真實的情感,避免誇張虛假,今天再次誦讀古代經典,感受到古代賢臣關心百姓疾苦於內心深處,尤其切身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讚嘆之情動於中而外形之於聲;另一方面,語言形態莊重自然,場合時段分寸恰當。在節目中誦讀《岳陽樓記》(節選),既不是夜間節目的耳語,也不是廣場朗誦那樣強力,需要莊重穩健。以其莊重,所以速度稍慢。在這一原則下,最後展現出的就是播出時的形態。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讓思想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這個節目通過視聽説、聲光電等形式,多方位、立體式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如何用典、如何貼近百姓、如何傳承傳統、如何闡釋思想,寓教育、生活于一體,傳達出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一是賦經典以活力。該節目所選用的經典,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學習、工作的積累,也是他長期思考與實踐相結合的體悟。這些內容既充滿哲理,也溫情脈脈,與黨群幹部需要相適應,與當下現實貼近。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中,充分感受到了自然、隨和、真誠的親和力,感受到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學性、針對性,感受到了古人的執政智慧與人民情懷、赤子之心的交融,浸潤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
二是賦語言以魅力。節目中既有口頭語言,又有書面語言。將習近平總書記為何用這個典、用典的目的、用典的效果,以完整的邏輯體現出來,將嚴謹的理論、抽象的經典妥帖地轉化為親民的、大眾的視聽語言。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在語言上既大氣磅薄、擲地有聲如洪鍾大呂,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如閒話家常;既有小故事講大道理,形象比喻、俗文俚語等運用得恰到好處,讓人身臨其境,也有深奧哲理的通俗化,信手拈來的文章佳句、詩詞歌賦與接地氣的群眾語言相交融。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們應從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魅力中汲取智慧,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三是賦思想以生命力。該節目是習近平總書記學習經典、理解經典並活學活用轉化為個人思想的範例。他的思考與實踐、他的用典與闡釋,始終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思想張力,在呼應新時代、回應新要求、適應新形勢的過程中吸納經典精華、化為己用,使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賡續傳統,也契合當下,更指向未來,讓思想之樹常青,讓思想充滿生命力。
四是賦青年以吸引力。該節目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對青年的重視。比如現場的觀眾多為高校青年大學生;在經典釋義人和思想解讀人的選擇上也安排了不少中青年教師和學者;內容選取上也有不少青年習近平的故事素材,等等。這個特質背後的邏輯,在我看來,一是經典思想需要青年去傳承,因為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黨和國家也一直非常重視青年群體;二是青年需要經典思想作為精神的支撐和靈魂的支撐。當“新青年”遇上“微時代”,當“新青年”趕上“快車道”,我們需要通過話語轉換吸引青年、影響青年和引領青年。
黨建讀物出版社一編室主任郭召志:堅定文化自信,做好黨建出版工作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擁有文化的高度肯定和自覺踐行。缺乏文化自信,就容易受到外來文化侵蝕,就難以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就能使全體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對經典語句運用嫺熟、信手拈來,顯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彰顯了身體力行傳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動自覺,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黨建讀物出版社是一家政治性、專業性很強的出版社,承擔著宣傳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為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服務,為黨員、幹部、人才服務的光榮使命。中組部領導高度重視黨建出版工作,要求出版社緊緊圍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精心策劃選題,不斷提高黨建出版品質。近年來,出版社策劃出版了一批覆蓋面廣、指導性強、影響力大的黨建理論讀物,如新發展理念案例選、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案例選、解讀“四個全面”叢書等。還注重深入挖掘、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豐富內涵,鑄造起讀者的精神家園,推出了“史鑒”系列叢書,出版了《官箴》《朱批》《循吏》《法言》《通鑒》等圖書,打造了《紅色家書》《紅色延安的故事》等圖書,策劃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的系列圖書。
新時代賦予黨建讀物出版新使命新責任。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開創新時代黨建讀物出版新局面,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作出應有的貢獻。
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朱康有:建構“中國風格”話語表達方式
徵引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大量的用典,是《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的一個重要語言風格。
這種語言風格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客觀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有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其沉積在千百年來經典中的成語典故、俗文俚語、詩句比喻等。習近平總書記從修身、家風、治國、廉政等各方面,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許多領域的重要講話中,信手拈來的“用典”不勝枚舉,甚至在一個報告中的運用達幾十處亦不罕見。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要的“新釋讀”:讓馬克思主義思想在當代能夠説中國話。
這種語言風格是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那些千百年沉澱下來的經典及其語言,深深紮根在民族的精神世界。汲取這些超越時空的“豐厚滋養”,能夠極大地豐富語匯的意蘊和力量。比如,王陽明的“心學”——習近平總書記將之轉化為黨員幹部的自覺心理意識修養,並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産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這些用典或術語,習近平總書記在運用時已經做了轉化和創新。
這種語言風格反映出“用典”背後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價值。《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中的“思想解讀人”主要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當今時代內涵,“經典釋讀人”則主要從歷史角度闡釋其原始含義及其發展意蘊。這兩個方面都非常必要,體現了繼承和發展的統一。對“用典”背後的潛在含義,專家的挖掘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認真體會“用典”的場合、時機、主題、目的等方面的因素,努力揭示出其“言外之意”。
這種語言風格體現出建構“中國風格”話語表達方式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語言風格上顯示出用典的準確貼切、豐富多樣、高深廣博,服務於其思想表達內容的生動靈活、包蘊深邃。這表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的深刻體悟及其認知——他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文化並提至塑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乃至“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的高度,把中國共産黨自覺定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這樣一種“話語表達方式”建構,亦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形式和內容上的豐厚滋養。
中國人才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岳文厚:彰顯文化品格與時代價值
平“語”近人,蘊含大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善於用典,精於用典,借古喻今,“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管子 牧民》中的這兩句話,顯示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共産黨人永遠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平“語”暖人,滿含大情懷。“像繡花一樣精細”“像石榴籽那樣”……這些接地氣的語言入耳就覺著親切,這樣的語言是真正説給老百姓聽的。聽聞習語,如沐春風,因為這些話都説到了老百姓心坎上,説出了大家共同的心願和嚮往,道出了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與發展方向。
平“語”愛人,飽含感恩心。《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五集,以孝道為主題,選取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一詩,展示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把“孝道”提升到“為人民服務”的國家治理層面上,激勵廣大人民要心繫家庭,心繫國家。
平“語”利人,賦予大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常用打比方、講故事的方式闡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話、大實話等俗文俚語來釋疑解惑,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來提綱挈領,利於人民接受、學習和實踐。對老百姓來説,“平語”使得那些陽春白雪“高大上”的治國施政理念,變得非常“接地氣”,深受人民喜愛。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學習書。要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善於聽取人民群眾的語言,真正將為人民服務幾個字刻進心裏。這就需要我們多學習,把理論功底打紮實、把業務知識學紮實,才能説出專業的話;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真正站在群眾這邊講話。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黨員幹部的“健康藥”。講話杜絕“假大空”,教導大家做人、做事道理,引導黨員幹部走正道、揚正氣,“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説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給我們清楚的提醒、警示。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前進燈。從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中把握思想脈絡與歷史徑流,感受民族發展與文化傳承,以增進文化自知、增強文化自信,樹立篤學精神、加強修身養性,提高思想素質,成為有愛國愛民情懷、有理想信念、實幹肯幹、敢於改革創新、勇於責任擔當的時代英才,在偉大實踐中創造偉大業績。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中華文化傳播話語體系的重要典範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著作中頻繁用典,體現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與深厚的文化積澱。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典故有以下幾個特徵:首先,典故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煉而深刻的概括。典故必須精煉,如果一個典故過於冗長、深奧、玄妙,一般情況下也就不易被理解和使用,就會失去其生命力。其次,典故是既精煉又深刻的道理,在精煉深刻的同時要兼顧通俗,才能為老百姓所喜愛並口耳相傳,習近平總書記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來解釋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指出國家間要平等相待。這樣的説法通俗易懂,易於被理解接受。典故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常用常傳常新,才能實現代代相傳。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重大國際會議上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表達對各國來賓的誠摯歡迎與美好祝願,在這裡“朋”的概念已得到發展與延伸,實現了常用常傳常新。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底蘊深厚、思想深刻,是古為今用的典範。習近平總書記始終身體力行,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通過引經據典充分體現著古為今用的思想。“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出自《禮記 中庸》,是道法自然、天地共生之意,習近平總書記將其引用在中法建交五十週年紀念大會上,表達了中法兩國人民實現互利共贏的熱切期盼,將自然之道的例子應用於人文層面、應用於21世紀大國關係中。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點鐵成金、舉一反三。“水滴石穿”一詞一般用以形容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習近平總書記將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一種前赴後繼、勇於奉獻的人格。一滴水,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可能在其犧牲的瞬間都無法看到自身的價值和成果。但真正的價值和成果恰體現在無數“水滴”前赴後繼的粉身碎骨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中。“功成不必在我”,習近平總書記用這個例子説明,共産黨員不應追逐自身的顯赫,而應追求一點一滴的進取,敢於成為總體成功的鋪墊。這裡的“鐵”是我們對於“水滴石穿”的一般性理解,而“金”則是習近平總書記點出的前赴後繼、勇於犧牲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喜聞樂見、耐人尋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曾用三句詩詞概括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道路。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概括了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道路;以“人間正道是滄桑”概括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情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概括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這也成為構建中華文化傳播話語體系中的重要典範。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理論大眾化的新探索
理論傳播重在也難在入腦入心。《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在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眾化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在“貫通”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好的效果。
一是貫通古與今。從習近平總書記嫺熟地巧用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經典名句,觀眾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從習近平總書記妙用、化用中國古代經典名句治國理政,就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不但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比如,在《國無德不興》這一集,通過對“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等用典的解讀,觀眾既加深了對用典出處和原初意義的理解,又更加堅定了在當代中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信。
二是貫通知與行。這檔節目從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入手,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作了深入闡釋,既讓觀眾學習重溫了古典名句,又增強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認同。節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每一集既講清了“是什麼”“為什麼”,又講清了“怎麼做”。特別是在闡釋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思想內涵基礎上,又講明瞭習近平總書記如何身體力行、知行合一。這樣,觀眾聽起來既明白道理,又懂得如何去做。比如,在《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集,觀眾既懂得了“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等用典的深刻道理,又懂得“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努力做一名新時代的實干家。
三是貫通事與情。好的節目,往往是因事而化,以情感人。在內容的安排上,節目注重講故事,既有代代相傳的歷史典故,又有生動鮮活的真人真事。除了講述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也講述與習近平總書記相關的人的故事,比如,有被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稱為“老阿姨”的龔全珍的故事、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的故事等。通過這些故事,觀眾能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祖國、對人民的摯愛,這些故事真實感人,富有感染力。
徐工集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全國“最美職工”孫麗:力學篤行,艱苦奮鬥,打造大國重器
作為堅守在製造業一線的研發人員,見證我國大型履帶起重機的發展歷程,《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進一步加深了我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的理解。
首先是立志——要為中國裝配製造業爭口氣。“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徐工集團曾派人到一家國外企業參觀,當我們提出對生産現場拍照時,接洽人員滿口答應,之後卻小聲嘀咕“反正你們永遠做不到”。此事對我們觸動很大,我們發誓:一定要讓中國起重機站上世界之巔。
2002年我接到150噸履帶起重機的塔臂研發任務。為獲得實踐數據,我們在全國調研幾個月。一年後,當時被譽為“中國第一吊”的徐工QUY150順利問世,之後我和團隊一鼓作氣,相繼完成了260噸、350噸等多款産品的總體設計以及13種起重機臂架系統的設計,解決了多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産品的瓶頸問題。中國裝備製造開始挺起腰桿,這再次證明了本領只能在“幹”中、在實踐中提高。
其次是創新——以自主創新打破國際壟斷。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工集團考察時指出:“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在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的設計過程中,我發現橋塔的受力模式和履帶起重機的受力模式相似。我和團隊深入研究大型工程的施工工法,對每個部件都進行了數輪優化,配重方案做了七種,臂架形式更超過了十種。歷經4年的艱辛過程,我們製造出了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該産品創下3項國際首創技術和3項國際領先技術,擁有80多項國家專利,也讓我國徹底擺脫了大型吊裝設備受制于國外品牌的被動局面。
最後是堅守——為製造強國夢貢獻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無數的實干家。我們徐工人將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勇於創新、專注堅守,不斷用工匠精神去打磨産品、打磨企業,推動工程機械産業向中高端製造升級轉型,為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宋友文:從傳統文化資源中汲取智慧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節目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治國理政文化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具體來説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注重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上向善”的道德資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上向善的內容,並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特別是挖掘治國理政“修養論”的道德資源,發揮其價值引領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修齊治平”的傳統政治智慧有著同構關係,弘揚了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産黨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堅定弘揚者。
二是注重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化機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道德理想或者説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文化,更為重要的是,它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去,成為中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傳統社會人們的文化水準普遍不高,傳播手段也不是很發達,為什麼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價值觀特別是仁義禮智信深入人心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通過禮儀和制度來發揮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治國理政要從制度層面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用而不知”的做法,真正做到成風化人。
三是具有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文化自覺。從總體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富滋養和精神支撐,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準、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今天看來,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社會治理等還存在需要協調適應的地方,必須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