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誠信建設萬里行】信用讓融資更方便——中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2018-10-14 09:2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誠信建設萬里行】

  信用讓融資更方便

  ——中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中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是地方信用體系建設中的一項重點工程。近年來,人民銀行通過為中小微企業和農戶建立信用檔案,聯合地方政府部門與市場機構進行信用培育和信用評價,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正向激勵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發放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提高中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可得性、降低融資成本。

  因地制宜化解企業融資難題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痼疾”,也是金融服務的難點所在。

  為有效提高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可得性,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組織蘇州市中心支行探索“政府+市場”的企業徵信發展模式,推動地方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更好地滿足了金融機構對徵信産品與服務的需求。一方面,政府發力打好政策“組合拳”,統籌資訊資源,歸集了70多家政府部門的中小微企業信用資訊,並配套了政府信保基金、投貸(保)聯動引導基金、並購引導基金等20多項政策和資訊應用等機制,讓政策為企業“增信”。另一方面,市場快跑,依託市場化的專業徵信機構,搭建地方徵信平臺。3年多來,蘇州地方徵信平臺為全市3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採集資訊9685萬條。“一庫N用”的架構體系,以及徵信報告、信用評分、風險預警等産品累計為全市近百家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提供50余萬次查詢服務。

  徵信和金融同頻共振,中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不斷提升。據統計,截至2018年8月末,蘇州徵信平臺共篩選並推介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約2.5萬戶,累計為8348家企業解決4844億元融資需求,其中,1800余家企業獲得了超119億元的“首貸”資金,1158家企業累計獲得1108億元信用貸款。

  與此同時,湖南通過共用企業納稅誠信資訊,也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極大便利。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在永州市祁陽縣開展企業納稅增信業務試點,以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為抓手,優選誠信企業,對中小微企業納稅誠信狀況進行等級評定。當地人民銀行聯合稅務部門根據納稅信用等級,每季定期向金融機構推薦誠信狀況良好企業名單,引導金融機構發放免擔保免抵押的信用貸款。截至2018年8月末,通過該模式已對祁陽縣85家中小微企業累計授信4.4億元,實際投放“兩免”信用貸款3.1億元。

  在中小微企業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各地因地制宜,由點及面推進工作,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做法。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為261萬戶中小微企業建立信用檔案,累計有近52萬戶中小微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貸款餘額達到11萬億元。全國累計建立信用檔案農戶數1.78億戶,累計已有9500萬農戶獲得銀行貸款,貸款餘額達到3萬多億元。

  信用體系建設讓農戶受益多

  10年前,廣西百色田東縣作為全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縣,以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切入點,探索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發展“田東模式”,基本解決了農村金融“更缺服務、更缺資本、更缺信用、更缺支援”的難題。如今,這裡又構建了信貸業務與農戶信用的大數據應用場景,打造農村金融、産業、服務、監管的閉合迴圈圈,成為“田東模式”升級版,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保駕護航。

  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服務深耕信用體系建設,讓“信用”成為農村地區叫得響、拿得出的金名片。

  浙江省景寧縣三枝樹村是遠近聞名的省級信用村,該村有142戶信用農戶,佔比高達81%,累計獲得3000多萬元信用貸款,而且利率較保證類貸款低2.17個百分點。該村在金融支援下,發展成了重要的茶葉、竹林、食用菌基地,每人平均年純收入達1.8萬元,高於當地平均水準。

  三枝樹村的實踐是浙江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秉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創新精神,浙江省積極探索形成“人民銀行主導、地方政府支援、金融機構參與、廣大農戶獲益”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通過資訊徵集、信用評價、信用産品應用等工作,不斷優化農村地區信用和金融環境,為推動精準扶貧、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提供了堅實保障。通過深入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信用縣”四級信用體系創建活動,浙江全省目前共創建信用村7401個、信用鄉286個,12個縣成為首批省級信用縣創建地區。廣大農戶、農村企業信用意識明顯增強,形成了村民共守信用、共用信用建設成果的良好氛圍。

  通過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銀農資訊不對稱問題也得到有效緩解,金融機構從被動支農變為主動惠農。浙江省針對農戶推出了“整村批發、集中授信”等信用貸款服務,較好地緩解了農戶融資難題。目前,全省對參與信用評定的631萬農戶發放了貸款,覆蓋面逐年增加。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14日 03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